離心式空氣壓縮機常見故障及其分析
1、異常振動和噪聲:①不對中②壓縮機轉子不平衡③葉輪損壞④軸承不正常⑤聯軸器故障或不平衡⑥密封環不良⑦油壓、油溫不正常⑧油中有污垢、不清潔,使軸承磨損⑨喘振⑩氣體管路的應力傳遞給機殼,由此引起不對中?壓縮機附近有機器工作
處理方法:
①卸下聯軸器,使原動機單獨轉動,如果原動機轉動時沒有異常振動,則故障可能由不對中引起;檢查對中情況并參照安裝說明書;
②檢查轉子,看是否由污垢或損壞引起;如有必要應對轉子重新進行平衡;
③檢查葉輪,必要時進行修復或更換;
④檢查軸承、調整間隙,必要時修復或更換。
⑤檢查聯軸節平衡情況,檢查聯軸器螺栓、螺母
⑥檢查測定密封環間隙,必要時候修復或更換
⑦檢查各注油點油壓、油溫及油系統工作情況,發現異常設法調整
⑧查明污垢來源,檢查油質,加強過濾,定期換油,檢查軸承,調整間隙
⑨檢查壓縮機運行時是否遠離喘振點,防喘裕度是否正確,防喘裝置是否工作正常
⑩氣體管路應很好固定,防止有過大的應力作用在壓縮機氣缸上;管路應有足夠的彈性補償,以應付熱膨脹量
?將它們的基座基礎互相分離,并增加連接管的彈性
2、軸承故障:①潤滑不正常②不對中③軸承間隙不符要求④壓縮機或聯軸器不平衡
處理方法:
①確保使用合格的潤滑油;定期檢查,不應有水和污垢進入油中
②檢查對中情況,必要時應進行調整
③檢查間隙,必要時應進行調整或更換軸承
④檢查壓縮機轉子組件和聯軸器,看是否有污物附著或轉子組件缺損,必要時轉子應重新找平衡
3、止推軸承故障:①軸向推力過大②潤滑不正常
處理方法:
①檢查止推軸承間隙,檢查氣體進出口壓差,必要時檢查內部密封環環間隙數據是否超標,檢查段間平衡盤密封環間隙是否超標
②檢查油泵、油過濾器和油冷器,檢查油溫、油壓和油量,檢查油的品質
4、油密封環和密封環故障,密封不穩定:①不對中和振動②油中有污物③密封環間隙有偏差④油壓不足⑤密封環精度不夠⑥密封油品質和油溫不符合要求
處理方法:
①參閱振動部分
②檢查油過濾器,更換附有污物的濾芯;加強在線過濾
③檢查間隙,必要時應給予調整或更換
④檢查參考氣壓力,不得低于最小極限值
⑤檢查密封環,必要時應修理或更換
⑥檢查油質、油溫,并予以解決
5、密封系統工作不穩定、不正常:①密封環精度不夠②密封油品質或油溫不符要求③油、氣壓差系統工作不良④密封部分磨損或損壞⑤浮環座的接觸磨損不均勻⑥浮環座的端面有缺口或密封面磨損
處理方法:
①檢查密封環,必要時應修理或更換②檢查密封油質、指標不符應更換;檢查密封油溫,并進行調節
③檢查參考氣壓力及線路,并調整到規定值;檢查壓差系統各元件工作情況
④拆下密封后重新調整間隙組裝;按規定進行修理或更換
⑤應研磨、修正接觸面或更換新的備件
⑥消除吸入損傷、減少磨損,必要時更換新的備件
首先,補充一下第五點,因小德個人疏忽,沒寫全,今天在此補上:
5、密封系統工作不穩定、不正常:
產生原因:
⑦密封環斷裂或破壞(組裝損傷或空轉時熱應力破壞0)⑧密封面、密封件、O形環被腐蝕⑨因低溫操作密封部分結冰⑩計量儀表工作誤差。
處理方法:
⑦可能組裝時造成損傷,組裝應注意;盡量減少空負荷運轉;不能修復時應更換
⑧分析氣體性質,更換部件材質或更換新備件
⑨消除結冰,或用干燥氮氣凈化密封大氣
⑩檢查系統的測量儀表,發現失準時檢修或更換
6、離心空氣壓縮機性能達不到要求:
產生原因:
①設計錯誤②制造錯誤③氣體性質差異④運轉條件變化⑤沉積夾雜物⑥密封環間隙過大
處理方法:
①審查原始設計,檢查技術參數是否符合要求;如發現問題應與賣方和制造廠交涉,采取補救措施
②檢查原設計及制造工藝要求:檢查材質及加工精度;發現問題及時與賣方和制造廠交涉
③檢查氣體的各種性質參數,如與原始設計的氣體性質相差太大,必然影響壓縮機性能指標;根據實際需要與可能設法解決
④實際運轉條件與設計條件相差太大,必然使壓縮機運轉性能與設計性能偏移,如發現異常應查明原因
⑤在氣體流道和葉輪以及氣缸中是否有夾雜物,如有則應清除
⑥檢查各部間隙,不符要求則必須調整或更換
7、離心式空壓機喘振:
產生原因:
①運行點落入喘振區或距喘振邊界太近②防喘裕度設定不夠③吸人流量不足④壓縮機出口氣體系統壓力超高⑤工況變化時放空閥或回流閥未及時打開⑥防喘振裝置未投自動⑦防喘振裝置或機構工作失準或失靈⑧防喘整定值不準⑨升速、升壓過快⑩降速未先降壓?氣體性質改變或狀態嚴重改變壓縮機部件損壞脫落?壓縮機氣體出口管線上止逆閥不靈
處理方法:
①檢查運行點在壓縮機特性線上的位置,如距離喘振邊界太近或落入喘振區,應及時調整工況并消除喘振
②預先測定好各種工況下的防喘裕度;防喘裕度線應調整到最佳
③可能進氣閥門開度不夠,閥芯太臟或結冰,進氣通道阻塞,入口氣源減少或切斷等。應查出原因設法解決
④壓縮機減速或停機時氣體未放空或回流;出口止逆閥失靈或不嚴,氣體倒灌;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⑤進口流量減少或轉速下降,或轉速急速升高時應查明原因;及時打開防喘振的放空或回流閥門
⑥正常運行時防喘振裝置應投自動
⑦定期檢查防喘振裝置的工作情況,如發現失靈、失準或卡澀、動作不靈應及時解決
⑧嚴格整定防喘數值,并定期試驗,發現數值不準及時校正
⑨工況變化,升速、升壓不可過猛、過快,要交替進行,緩慢、均勻
⑩降速之前應先降壓,以免發生喘振
?當氣體性質或狀態改變之前,應換算特性線,根據改變后的特性線整定防喘振值級間密封、平衡盤密封和O形環破損、脫落會誘發喘振;應經常檢查,使之處于完好狀態
?壓縮機出口氣體管線上的業逆閥應經常檢查,保持動作靈活、可靠;以免轉速降低或停機時氣體倒灌
8、離心空壓機葉輪破損:
產生原因:
①材質不合格,強度不夠②工作條件不良(強度下降)③負荷過大,強度降低④異常振動,動、靜部分碰撞⑤落入夾雜物。
處理方法:
①重新審查原設計、制造所用的材質,如材質不合格應更換葉輪
②工作條件不符合要求,由于條件惡劣,造成強度降低,應改善工作條件,符合設計
③因轉速過高或流量、壓比太大,使葉輪強度降低,造成破壞;禁止嚴重超負荷或超速運行
④振動過大,造成轉動部分與靜止部分接觸、碰撞,形成破損;嚴禁振值過大強行運轉;消除異常振動
⑤壓縮機內進入夾雜物打壞葉輪或其他部件;嚴禁夾雜物進入壓縮機;檢查進口過濾器是否損壞
9、離心空壓機漏氣:
產生原因:
①沉積夾雜物②應力腐蝕和化學腐蝕密封系統工作不良③O形密封環不良④氣缸或管接頭漏氣⑤密封膠失效⑥運轉不正常⑦密封環破損、斷裂、腐蝕、磨損
處理方法:
①保持氣體純潔,通流部分和氣缸內有沉積物時應盡早清除
②防止發生應力集中,防止有害成分進入壓縮機,做好壓縮機的防腐措施。檢查密封系統各元件,查出原因及時解決
③檢查各O形環,如發現不良和老化應更換
④檢查氣缸接合面和各法蘭接頭,發現漏氣及時采取措施
⑤檢查氣缸中分面和其他部位的密封膠及填料,發現失效應更換
⑥檢查運轉操作指標是否正確,檢查壓縮機運行狀態,發現不正常及時解決
⑦檢查各密封環;發現斷裂、破損、磨損和腐蝕應查明原因,并灰時修復或更換
10、離心式空氣壓縮機流量和排氣不足:
產生原因:
①通流量有問題②壓縮機逆轉③吸氣壓力低④分子量不符⑤原動機轉速比設計轉速低⑥自排氣側向吸氣側的循環量增大⑦壓力計或流量計故障。
處理方法:
①將排氣壓力與流量同特性曲線相比較研究,看是否符合,以發現問題
②檢查旋轉方向,旋轉方向應與壓縮機殼上的箭頭方向一致
③檢查入口過濾器
④測定氣體實際分子量,和說明書的規定數值相比較;如果實際分子量比規定值為小,排氣壓力就不足
⑤檢查壓縮機運行轉速,與說明書對照;如轉速確實低,應提升原動機轉速
⑥檢查循環氣量,檢查外部配管;檢查循環氣閥開度,循環量太大應調整
⑦檢查各計量儀表,發現問題應調校、修理或更換
11、原動機超負荷:
產生原因:
①分子量比規定值大②原動電動機在電氣方面有問題③與葉輪相鄰的擴壓器表面腐蝕,擴壓度降低④葉輪或擴壓器變形⑤轉動部分與靜止部分相碰⑥吸入壓力高
處理方法:
①檢查氣體實際分子量,與設計說明書相比較
②檢查斷路器的熱容量和動作狀況;檢查電壓是否降低;檢查各相電流差是否在3%以內;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③拆開檢查,檢查擴壓器各流道,如有腐蝕應改善材質或提高表面硬度;清掃表面,使表面光滑;如葉輪與擴壓器相碰或擴壓器變形、應更換
④葉輪或擴壓器變形應修復或更換
⑤拆開原動機壓縮機和齒輪箱;檢查各部間隙并與說明書對照;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⑥吸入壓力高,則重量流量增大,功率消耗大;與設計數據對照,找出原因。并解決.
離心式壓縮機常見故障原因
一、軸承溫度升高
離心式壓縮機軸承工作溫度一般在45~50℃,最高溫度不應超過65℃。一般規定65℃為報警溫度,75℃為連鎖停機溫度。造成軸承溫度過高的原因有:
⑴軸瓦與軸頸間隙過小,應進行刮瓦,調整間隙;
⑵軸承潤滑油進口節流圈孔徑小,進油量不足,應適當加大節流圈孔徑;
⑶進油溫度太高。應調節油冷卻器的冷卻水量;
⑷油內混有水分或臟污、變質,影響潤滑效果。應檢查油冷卻器,消除漏水故障或更換新油;
⑸臟物進入軸承,磨壞軸瓦。應清洗軸承和潤滑油管路,并刮研軸襯;
⑹軸瓦破損,應重新澆鑄軸瓦。
二、什么叫“喘振”
喘振是透平壓縮機在流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所發生的一種非正常工況下的振動。離心式壓縮機是透平壓縮機的一種形式,喘振對于離心式壓縮機有著很嚴重的危害。
離心式壓縮機發生喘振時,典型現象有:
壓縮機的出口壓力最初先升高,繼而急劇下降,并呈周期性大波動;
壓縮機的流量急劇下降,并大幅波動,嚴重時甚至出現空氣倒灌至吸氣管道;
拖動壓縮機的電機的電流和功率表指示出現不穩定,大幅波動;
機器產生強烈的振動,同時發出異常的氣流噪聲。
三、影響排氣量因素
影響離心式壓縮機排氣量的因素很多,除與設計、制造、安裝有關外,在壓縮機運行中能夠影響排氣量的因素主要有:
1、空氣濾清器堵塞或阻力增加,引起壓縮機吸入壓力降低。在出口壓力不變時,使壓縮機壓比增加。根據壓縮機性能曲線,當壓比增加時,排氣量減少;
2、空分設備管路堵塞,阻力增加或閥門故障,引起壓縮機吸入壓力升高。在吸入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壓比增加,造成排氣量減少;
3、壓縮機中間冷卻器阻塞或阻力增大,引起排氣量減少。不過,不同位置的阻塞,情況還有所區別:如果冷卻器氣側阻力增加,就只增加機器內部阻力,使壓縮機效率下降,排氣量減少;如果是水側阻力增加,則循環冷卻水量減少,使氣體冷卻不好,從而影響下一級吸入,使壓縮機的排氣量減少;
4、密封不好,造成氣體泄漏。包括:
(1)內漏,即級間竄氣。使壓縮過的氣體倒回,在進行第二次壓縮。它將影響各級的工況,使低壓級壓比增加,高壓級壓比下降,使整個壓縮機偏離設計工況,排氣量下降;
(2)外漏,即從軸端密封處向機殼外漏氣。吸入量雖然不變,但壓縮后的氣體漏掉一部分,自然造成排氣量減少;
5、冷卻器泄漏。如果一級泄漏,因水側壓力高于氣側壓力,冷卻水將進入氣側通道,并進一步被氣流夾帶進入葉輪及擴壓器。經一定時間后造成結垢、堵塞,使空氣流量減少。如果二、三級冷卻器泄漏,因氣側壓力高于水側,壓縮空氣將漏入冷卻水中跑掉,使排氣量減少;
6、電網的頻率或電壓下降,引起電機和壓縮機轉速下降,排氣量減少;
7、任一級吸氣溫度升高,氣體密度減小,也都會造成吸氣量減少。
四、密封漏氣
輪蓋密封與級間密封處的泄漏均屬于內泄漏。嚴重的內泄漏會使壓縮機能量損失增加,級效率及壓縮機效率下降,排氣量減少。不過,兩者的影響機理也有所不同:輪蓋密封的泄漏是使壓縮過的氣體重新回到葉輪,再進行第二級壓縮,從而主要使級的總耗功增加;級間密封的泄漏為級間竄氣,從而會使低壓級壓比增加,高壓級壓比下降。
平衡盤密封的嚴重泄漏雖然對壓縮機的性能影響不大,但對離心式壓縮機的安全運行卻關系很大。
軸封的泄漏屬于外泄漏。外泄漏是指氣體從密封處漏往機殼以外。不言而喻,嚴重的外泄漏將直接造成壓縮機排氣量的減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