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漏斗的影子臺燈
它出自設計師 Kevin Depape 之手,不止能照明,還能收納小物件、傳情達意。
這款小臺燈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是一個木質「蓋子」,安置著 LED 光源,下部分則是粗面乳白色玻璃制成的「容器」。它高 312mm,直徑 268mm,在其中放置項鏈、耳環、手表等小物件都是不錯的選擇。
用來傳情達意是它另一個溫馨的用途,你可以寫好留言,放置其中,然后將其點亮。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比在微信上簡單的發一句「多喝熱水」更浪漫呢?
2、一切可流(Panta Rei)臺燈
燈的外殼是一個有著木質正方體框架,里面用透光材料做了多個厚度級別的填充,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形狀,由外向內層層遞進,里面安裝有一個帶磁極滑動軌道的燈管,另外還有一個帶有磁性的小方塊,將方塊放在上部的銀白色磁道上前后滑動,內部的燈管也會隨之滑動,由于燈罩一層層的錯落有致,燈光就會呈現出一種移動的效果。
3、 w103 落地燈
這款燈最初的設計是當作一款桌燈,用于工作和學習辦公,它借鑒了傳統的工業機械燈的設計風格,從外觀上看去特別像一把兒童傘,長長的燈臂架上有一個體積相對小一些的燈罩??雌饋硇∏煽蓯?。不同顏色元素相混合搭配,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燈光體驗。
它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桌面,可以用來放置書和茶杯等物體。它的燈臂采用垂直設計可以上下調節,可根據自己所需調整它的高度,直立或是傾斜,便于用戶根據自己所需調整亮度。
4、浮燈
租房,是在外打拼的人的常態。我們一面唾棄房東的糟糕品位,一面又懶得去購置新物件;一面懷念故鄉家的溫馨精致,一面對租房的冷清嘆氣。想想過段時間就有可能易地而棲,「湊活著過」就是信奉的所謂真理。選擇物件的主要標準是「可用性」。
「浮燈」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它的實木本體重達一公斤卻姓「浮」的詭異反差萌,還在于它允許你對租來的房間的墻壁動手動腳,同時不用擔心在墻上留下明顯犯罪證據。設計師采用了無痕釘的掛鉤固定方式,雖說也會對墻體造成損傷,相比傳統大頭釘鑿墻的損害已經是大大降低。
5、白蘑菇燈
Lampyre 最早是由 Ligne Roset 于 2007 年發布的,這次在燈具展上推出了它的更新版。關于這款燈的設計,它的設計師表示:他們是想要設計一款無論在任何地方都能讓人感到舒適的一盞燈。的確,乍一看 Lampyre,確實讓人有一種溫暖舒適之感。
從設計上來講,它是由兩塊乳化玻璃制作而成,整個燈體純白無暇,讓光線變的自然、柔和。外形上,它看上去就像一朵蘑菇,圓圓的蘑菇頭加上圓柱形的燈體住,全體透明設計,燈體上沒有一點多余的雜物,燈采用觸控設計,輕輕一碰便能調節亮度。燈有大小兩種,小版可以適合在臥室使用,大版則可以在客廳使用。
6、Footmen智能燈
來自俄羅斯的設計師 St.Petersburg 聯合設計公司 Fotogen 設計了一款名為 Footmen 的燈具。他們發現燈雖然給我們提供了照明,但是燈線卻是相當麻煩;但在外的時候我們無法將燈拿在手中,古代燈籠雖然照明效果不佳,但勝在攜帶方便。他們也想要設計一款這樣的燈具,所以誕生了 Footmen。
這款燈采用充電設計,一次充電可使用五個小時,如果喜歡,可在 Fotogen 網站上進行預訂,預計將于本月上市。
7、摩擦就亮的燈
這是一款基于觸摸技感應技術而設計的燈,采用有機面料,作為燈罩。類似于古時人們用木棒摩擦取火的樣子,用雙手捧在臺燈底部摩擦,就可以開啟臺燈。用手蓋一下燈的頂部,即可熄滅臺燈。不像 Nendo 為「谷口?青谷和紙」設計的和紙燈具那么輕薄,也不像可以任意改變形狀的箔紙燈可以任意變換造型,卻別有自己的個性。
8、太陽能便攜感應燈
太陽能便攜燈是一款智能感應燈 ,能夠自動檢測到黑暗中的動靜,隨即亮起。它內部安裝有銣磁鐵,具有吸附力,方便在不同的地方使用。該燈的觸摸調光器支持自助調節光的亮度。
它的太陽能光板和 LED 燈分布在底部。通過太陽能充電一天,其使用時間最長可達 6 個月之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