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控機為基礎的工業自動化正在成為主流,各行業對工控機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在自動化程度提升和存量市場改造的雙重驅動下,工控機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工控機市場的快速發展同時遇到一些問題。
1、工控機的“角色”變化
“ 中國制造2025”與物聯網的物物相連及大數據正好相呼應,工業現場除了現場數據的橫向聯系、搜集、匯整之外,還需要與決策端雙向溝通,在決策端將數據轉化為資訊與更進一步的商業決策后,反向下達指示到場端執行。在這些過程中,工控機不在僅僅是工業控制基礎,需要進一步整合軟件與固件,轉換不
同接口與協議的數據流,成為各式各樣信息的流通中心的角色。
2、工控機產品“價格為王”
工控機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的“價格戰”,主要原因是把工控機看作是一臺計算機,從而導致工控機產品“價格為王”。要求工控機廠商不斷提升產品價值、有效降低成本,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工控機產品。
由此可見,未來工控機的商業模式將發生改變。即由現在單一的純硬件銷售轉變為硬件、固件、軟件集成度的解決方案的銷售。未來工控機除了要完成原本自動化機臺的角色外,還需要整合軟件與固件來承上啟下,串聯起服務終端需求的生態鏈。工控機廠商要如何適應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商業模式將造成工控機新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
1、高度整合:順應智能制造的趨勢,軟硬件的整合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2、小型化:隨著工業自動化的日趨普及,工控機被應用的行業與領域必然會被拓展,不同的行業與不同的領域會帶來不同的空間限制,因此小型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3、無風扇:在工控機內,風扇受限于其機械結構,往往是壽命較短的機件。而利用風扇主動散熱的機臺,在風扇損毀后,會因為機臺內部溫度急速上升而導致停機,甚至出現工控機損壞的狀況。無風扇的設計,在減少了這個壽命較短的機件之后,可以大幅提升系統穩定度與工控機使用周期。
fqj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