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時代的到來,物聯網、智能設備、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廣泛應用,讓我國水產業從傳統的經驗養殖模式,向科學、智能、可持續的養殖模式發展,漁業產業正在進入智慧時代,我國也正由漁業大國變為智慧漁業大國。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估計,到2030年,世界對海產品的需求將增加40%。統養魚場一般是將養殖籠放置在海岸附近的淺水區,在那里,它們既能夠避免惡劣天氣的侵襲,也利于魚類喂養和維護。但是,這種魚類養殖方式可以導致疾病在動物中間傳播,排泄物可能也會對海洋造成污染。所以,未來養殖籠必須遠離海岸,以保證海水清潔和魚類健康。深海養殖籠可以向魚類提供更干凈、自由流動的海水以及天然食物,由此養殖出來的魚類味道更鮮美。深水海域一般處于人跡罕至的的地方,所以,更“聰明”、更自動化的養殖籠便成為這種魚類養殖方式的關鍵。
行業痛點
傳統深海養殖場的日常管理與信息化無緣,都是靠人工經驗,生產效益低;
深海養殖場距離陸地較遠,傳輸網線無法部署;
4G信號帶寬存在不足,不能滿足視頻大帶寬數字化測控技術的需要。
5G深海養殖遠程監控解決方案
在深海養殖區安裝水質監測儀、水下攝像機、照明、自動喂投等設備,利用5G網絡,智能設備能夠實現養殖區域內的水溫、鹽度、水體pH值、溶解氧等環境數據的實時在線監測;水下攝像機能夠實現對水生動物個體日常活動、進食情況、病害發生等過程進行跟蹤拍攝并記錄存儲,為產業鏈溯源提供有效憑證;自動喂投系統,結合養殖大數據,AI相機評估水生動物的生長曲線,智能調控投喂量,確保高效率投喂。
廣和通5G模組賦能海洋牧場的無線聯網
廣和通FM150(W)/FG150(W) 5G通信模塊,相當于海洋牧場的信息化“高速公路”,通過與離岸5G移動基站建立無線通信傳輸,將從傳感器、智能終端設備采集的數據、圖像、視頻上傳至云服務器,為可視化數據分析提供無線數據傳輸服務,同時負責轉發遠程控制指令。利用5G網絡進行的實時監測,在提高養殖產量的基礎上,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 支持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
· 支持5G Sub 6和毫米波,同時兼容WCDMA和LTE;
· 豐富的接口:USB3.1, PCIe3.0, UART, GPIO, I2C, RGMII, MIPI, UIM, I2S, SDIO, SPI;
· 兼容多種操作平臺:Linux, Android, Windows;
· 功能特性:FOTA/DFOTA, VoLTE, GNSS(GPS/GLONASS/Galileo/Beidou), Audio, eSIM 等。
? ? ? ?責任編輯:tzh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