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譜特征,當太陽光經過大氣層到達地物表面,一部分太陽 光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還有一部分穿過地物。光譜學就是研究一定波長的電磁波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輻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的科學。在研究地物光譜特征的時候必須首先知道光譜范圍,在這個范圍內必須充分包含能解決問題的光譜吸收段,然后再看它的光譜帶寬、光譜采樣間隔和信噪比。
光譜帶寬是分光計單個光譜通道的寬度,帶寬越窄,在鄰近譜段能測到的波譜樣本越多,測量越精確,帶寬太寬,損失有用的信息,影像測量精度低。光譜采樣間隔是相鄰兩個光譜通道之間的波長間距,采樣間隔越大,對局部吸收特征反映越差。信噪比是傳感器的信號功率(SP)和噪聲功率(NP)之比,它取決于探測器的敏感度、光譜寬度、被測量物表面反射和發射光的強度。
隨著成像光譜技術的興起和迅速發展,不僅極大的增強了遙感對地觀測能力和對地物的鑒別能力,而且促使高光譜遙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在各種遙感平臺都出現了高光譜遙感的身影,高光譜影像在地理環境分析、目標屬性探測以及地形圖、影像圖以及其他專題圖測制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為了更好的利用高光譜影像數據,地物光譜特征分析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
高光譜遙感圖像目標檢測
地物光譜特征分析是對地物進行分類和匹配的基礎。由于高光譜數據的特點,在高光譜影像上對地物的定量分析成為可能,現在利用高光譜影像對地物進行分類和匹配的研究越來越多,對高光譜影像地物進行分類或匹配都需要使用高光譜影像上地物的光譜曲線和光譜庫中的標準曲線相比較。因此,地物光譜特征分析的研究水平和成果對高光譜影像進行分類和匹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我們打開一張遙感圖像,然后讀取其中的波段信息,會發現不同的地物對不同波段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在理想情況下,可以說每種地物都有其特定的光譜,有了特定的特征,便可以通過光譜識別地物。
遙感圖像
因此在遙感中,測量地物光譜反射波譜特性曲線主要有三個作用:
1、是選擇遙感波譜段,設計遙感儀器的依據;
2、在外業測量中,是選擇合適的飛行時間的基礎資料;
3、是有效地進行遙感圖像數字處理的前提之一,是用戶判讀、識別、分析遙感影像的基 礎。
責任編輯:tzh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