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哥嗶特導讀】過去五年,中國連接器行業銷售額達2994億元,整體增速高于目標。那么下一個五年,連接器行業又該如何走?
“十四五”是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開啟第二個百年宏偉篇章的五年,在這五年當中,強基礎、補短板、鍛長板將成為整個工業領域發展的主基調,作為我國當前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之一,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可謂重中之重。
近日,《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
《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電子元器件17大分支行業銷售總額達到18831億元,2015-2020年平均增長4.7%,我國電子元器件產銷規模依然居全球之首。值得一提的是,光電連接器、光電線纜本土企業銷售額也居全球之首。
一、乘風破浪 連接器行業增速高于目標
2020年,中國電接插元件行業銷售額達到2994億元,2015-2020年均增速達到6.8%,高于“十三五”規劃的4%的增速目標。
“十三五”期間,我國本土連接器與線纜組件企業茁壯成長,加上龐大的外資企業群體,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接器與線纜組件生產基地,中國生產的連接器與線纜組件產品為全國智能終端、計算機、通訊設備、家電、汽車、工業設備等領域大量配套。
從技術發展來看,“十三五”期間,我國光電接插元件的整體技術水平進步明顯。56Gbps板間高速連接器、高密度光纖連接器、3000米深海水下濕插拔連接器、微間距FFC/FPC柔性電接插件、低電壓駐波比機電射頻同軸開關等“十三五”重點產品均如期實現量產。耐高壓大電流連接器、超高頻同軸連接器等產品也研發成功。
二、研發水平、實質性創新、標準競爭力等仍有不足
雖然“十三五”期間,我國光電接插元件行業的進步十分顯著,但現階段本土企業的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在基礎研究、材料、工藝等方面的研發實力不強,難以支撐高端產品的產業化,造成我國在高速通信連接器、深海連接器、微型輕觸開關等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很低。
而且,行業內中小企業居多,集中度低,自動化、智能化整體水平不高。同時,電接插元件行業是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中受標準和專利制約最嚴重的分支之一,國內光電接插元件行業標準競爭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自主編制的標準還存在體系化不強、制定周期長、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本土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的數量有限,在國際的標準話語權不強。此外,由于研發技術水平受限、實質性創新不足、專利意識差等原因,專利缺失問題嚴重,難以突破國外領先企業的專利壁壘。
三、下一個五年規劃
1、目標銷售額
到2025年,我國光電接插元件行業銷售額達到3967億元,“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長率目標為6%。中國光電接插元件本土企業銷售額達到2843億元,其中,1家(含)以上企業的光電接插元件銷售額達到350億元以上。
2、發展措施
瞄準5G通信設備、大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海洋裝備、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機器人、醫療電子用高端領域的應用需求,推動我國光電接插元件行業向微型化、輕量化、高可靠、智能化、高頻、高速方向發展,加快光電接插元件行業的轉型升級。
加強產學研結合,推動光電接插元件本土骨干企業進一步開展關鍵基礎材料、關鍵設備、關鍵工藝的研究。深化光電接插元件行業上下游企業合作,鼓勵建立由本土光電接插元件和重點系統整機企業主導的標準化組織和專利聯盟,加快行業高質量標準和專利布局。
進一步提高光電接插元件本土龍頭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塑造高質量、誠信經營、和諧用工的中國光電接插元件行業民族品牌。推動行業內中小企業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普及數字化工具,提升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
四、工信部定下的三年規劃
早在今年年初,工信部就已印發《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簡稱“《行動規劃》”)。
到2023年,優勢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業鏈安全供應水平顯著提升,面向智能終端、5G、工業互聯網等重要行業,推動基礎電子元器件實現突破,增強關鍵材料、設備儀器等供應鏈保障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電子元器件銷售總額達到21000億元,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電子元器件企業,力爭15家企業營收規模突破100億元。
《行動規劃》中有以下重點工作:
1、重點產品高端提升行動。其中針對連接類元器件,重點發展高頻高速、低損耗、小型化的光電連接器,超高速、超低損耗、低成本的光纖光纜,耐高壓、耐高溫、高抗拉強度電氣裝備線纜,高頻高速、高層高密度印制電路板、集成電路封裝基板、特種印制電路板。
2、重點市場應用推廣行動。在智能終端、5G、工業互聯網和數據中心、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行業推動電子元器件差異化應用,加速產品吸引社會資源,迭代升級。
3、智能制造推進行動。引導企業搭建數字化設計平臺、全環境仿真平臺和材料、工藝、失效分析數據庫,基于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技術,推進關鍵工序數字化、網絡化改造,優化生產工藝及質量管控系統,開展智能工廠建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4、綠色制造提升行動。推進全行業節能節水技術改造,加快應用清潔高效生產工藝,開展清潔生產,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強度,實現綠色生產。優化電子元器件產品結構設計,開發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產品。制定電子元器件行業綠色制造相關標準,完善綠色制造體系。
5、培育優質企業。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資本運作等方式整合資源、擴大生產規模、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合規履責和抗風險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附加值高、有核心競爭力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此外,還將在人才引育、公共平臺建設、產業配套基礎(關鍵材料、設備等)、知識產權布局等方面開展重點工作。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源
編輯:fqj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