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層面說,當今社會無疑已經進入到了5G時代,2020年更是被稱為5G商用元年。5G網絡發展的終極目標是萬物互聯,其三大技術特征包括:極高的速率、極大的容量、極低的時延。得益于5G架構采用云生化設計思路,以及采用控制面與用戶面分離(CUPS)設計方法,使5G網絡系統可以基于網絡切片技術、MEC技術滿足各行各業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5G產業現狀
ITU確認的5G的3大業務場景包括: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RLLC(Ultra-relai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認為5G的關鍵詞是“開放合作,全球標準?!保?G的應用是2/8分布,20%是用于任何人的通訊,80%是用于物和物的通訊。技術路徑發展演進需要時間,3GPP R16標準剛剛落地,因此mMTC與uRLLC相關產業還處于技術儲備、驗證階段,產業化尚早。目前5G產業主要聚焦在與eMBB相關的業務,例如我們常說的新基建,3大運營商鋪攤子占位子式的5G建設。截止2020年6月底,移動與電信兩家5G終端用戶總和剛過一億,相對于近13億總數用戶數,5G用戶轉化率并不高。
5G在行業如何布局
從一開始5G就許過行業用戶一個美好的未來,5G在行業中的應用,一般采用以下三種網絡類型:
網絡架構一(共享公網):在園區建設5G無線網絡,行業用戶與公網用戶完全共享頻率和設備,通過QoS、網絡切片技術等功能性技術與手段做到業務優先保障,滿足網絡速率、時延、可靠性優先保障的需求,達到業務邏輯隔離、按需靈活配置的效果。這種模式主要面向大部分廣域業務和部分局域業務,且對網絡能力和隔離保障有一定要求,網絡部署成本較低。
行業5G-共享公網
網絡架構二(公網專用):在公網基礎上,通過數據分流和移動邊緣計算等技術手段提供專用切片和專用用戶面下沉園區,滿足企業用戶數據不出廠、超低時延、專屬網絡的需求,達到數據流量卸載、本地業務處理的效果。這種模式主要面向局域業務,且對網絡時延和隔離保障有較高要求的應用,網絡部署成本較共享公網方案更高。
行業5G-公網專用
網絡架構三(專網專用):通過基站、頻率、核心網設備專建專享,來進一步滿足超高安全性、超高隔離度、定制化網絡的需求,達到專用5G網絡的效果。這種模式主要面向局域業務,且對網絡覆蓋、速率、時延和可靠性等部分或全部網絡關鍵性能指標和安全隔離保障有極高的要求的應用場景,網絡成本較公網專用方案更高。
行業5G-專網專用
現實中,由于SMF與UPF之間的N4接口未完全標準化,導致異廠的SMF與UPF無法做到PFCP消息的完全互聯互通,如果采用同一廠商的UPF則導致大量部署UPF時商業成本上的被動。有些行業用戶園區往往缺少承載網的接入且數據一般不出園區,同時,專網用戶往往對時延及數據安全性要求比較高。因此,現階段行業用戶基本不采用網絡架構一和二的實現,而是采用架構三即專網專用方案。
5G行業專網對5G核心網的要求
專網專用的行業5G專網方案要求在行業園區部署一套完整的5G系統,包括:5G無線系統,園區光網,5G核心網與行業應用服務器。一談到移動通信核心網,SS7、MAP、信令點、路由等關鍵詞就會在老通信人腦海里閃現,電信通信行業局外人看到這些詞則懵圈。然而通信技術在不停演變中,5G核心網采用新的ICT技術,采用服務化架構將網元功能拆分為細粒度的網絡服務功能節點,5G 核心網,在網元形態、網絡架構、信令協議、業務能力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5G核心網徹底改變了過去幾代核心網以點到點的信令控制為主、各種業務綜合緊密耦合封閉的設備形態,而變成了一種全微服務架構的軟件化的功能形態,分布式的網絡功能替代過去的層級節點。5G系統架構采用原生云化設計思路,網絡功能虛擬化(Net w o r k F u n c t i o n Virtualization,NFV)是實現5G系統云化組網的關鍵技術。虛擬化給核心網帶來了很多好處,比如非常容易擴容、縮容、升級、割接,可以大大節約資源,降低維護難度和成本,為核心網設備的小型化、輕量化提供了可能。小型化核心網可廣泛應用于中小型電信運營商、政企專網用戶、高校和科研院所、搶險救災、應急保障等。
正是架構上的改變,使得5G核心網從技術實現角度上來說,變成了泛IT技術,降低了5G核心網的門檻。由于技術門檻的降低,除了華為、中興、愛立信等傳統核心網設備廠商、許多新玩家也開始自研5G核心網,特別是適合行業專網的輕量化小型化5G核心網。
深圳千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輕量化小型化5G核心網供應商,不同于新進的玩家,千通科技公司一直專注于移動通信相關產品的研發及創新型應用研究研發。
千通科技的主要產品是基于虛擬化技術的低成本低功耗的小型核心網,是一家能夠提供2G/3G/4G/5G(NSA/SA)核心網全網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其核心團隊來自美國硅谷Interwave Communications 公司(1999年商用GSM網絡,納斯達上市,代碼IWAV)。
千通科技與華為合作,是華為的海外優秀合作伙伴,由華為提供無線接入網方案,配合千通核心網以及增值服務系統,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部署,目前已在國外小型運營商中獲得廣泛的應用。
千通輕量化5G核心網
千通科技輕量化5G核心網 (5GC)遵循3GPP 技術規范建議,支持 Standalone(SA)和 Non-Standalone(NSA)兩種系統架構。其5G核心網已經與華為、中興、大唐、京信等主要5G基站設備成功對接,實測單終端上下行速率分別達到:240Mbps/1.4Gbps。
千通科技5G核心網架構如下:
千通科技5G核心網架構
因為采用云生化設計,千通科技的5G核心網支持各種虛擬化、云化部署方案:
千通科技5G核心網支持以下業務:
eMBB
VoNR (+千通自研IMS)
SMS
該圖也列出了5G支持語音及短信業務的千通科技自研產品IMS及短信網關。千通IMS系統同樣基于虛擬化云化技術設計,支持高清VoLTE、VoNR及VoIP業務,該產品已經多套部署于海外運營商、虛擬運營商及國內4G專網系統。
不同于新進5G核心網伙伴,千通公司有著豐富的移動通信網絡方案設計、系統規劃及運營經驗,因此能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并提出相應最優解決方案。千通科技將緊貼5G行業用戶需求,跟蹤5G技術發展,為行業用戶提供優質5G產品、解決方案及定制化需求研發。
5G行業專網展望
5G行業專網大致包括以下應用場景:
1、工業互聯網
2、電力、鐵路、銀行等政企專網
3、5G智慧園區
4、醫院、高校和科研院所
千通5G專網方案已落地國內多個5G行業專網項目。以煤礦解決方案為例,千通建立三層通信架構:控制中心-> 作業點 -> 終端手機,相互之間都能實現通信,通過層級結構+下沉節點功能保障通信暢通。而通過控制中心連接運營商公網,讓煤礦作業人員即使在礦底都能與家人通話。
5G的一個巨大優勢,就是上升空間沒有天花板,更多的企業投入其中,就能把蛋糕做大,攜手合作5G才能在行業應用中帶來更好的前景 。千通科技愿與移動通信產業鏈的各位同仁和友商共同合作,積極投身5G新基建。
審核編輯:湯梓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