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設計了使用波分復用的車載通信系統,并研究了其在各種環境下的特性。由于單根光纖可以傳輸多個波長的光,因此假設與傳統的同軸電纜相比,這將導致通信所需的電纜數量和重量的減少。因此,車輛維護和燃油效率得到了改善。以同軸電纜數據為參考,在車載環境下測量和比較了單模光纖(SMF)、波分復用(WDM)系統的傳輸特性和光纖的傳輸特性。
Introduction?介紹
近年來,由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車輛安全要求的提高,每輛車中使用的電線數量和重量都在增加[1]。這降低了車輛的可維護性和燃油效率,這已成為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1985年發明了控制器局域網(CAN)通信協議,該協議用單根電線連接每個電子控制單元(ECU)。車輛中使用的CAN協議是一種總線類型的協議,稱為CAN總線通信。CAN總線、CAN星形和CAN環協議目前被廣泛使用[2]。這種CAN總線通信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車輛布線。然而,即使采用了CAN協議,車輛電線的數量和車輛的整體重量也在繼續增加。
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使用CAN通信和光分復用的車載通信方法[3]。這將解決問題并提高車輛的可維護性和燃油效率。在傳統方法中,每根同軸電纜傳輸一個電信號,但在所提出的方法中,由于不同波長的光可以通過光纖,因此可以通過單根光纖發送和接收多個信號。這將消除傳統同軸電纜引起的布線和重量增加,從而提高車輛維護和燃油效率。
另一方面,該方法的缺點包括
1.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光信號到電信號)時的信號衰減
2.由于振動引起的光纖耦合的物理衰減。
但是,關于信號衰減,可以通過增加放大器來抑制衰減,并且可以相對容易地解決此缺點。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將測量光纖在各種環境下的傳輸特性以及波分復用(WDM)的使用。
Proposed Methodology and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擬議的方法和常規技術
在傳統方法中,每根同軸電纜發送和接收一個電信號,以在每個ECU之間進行通信。在所提出的方法中,多個波長的光通過一根光纖以減少電纜的數量。
A. Optical fiber?A. 光纖
光纖是用于1970年代開始實施的通信系統的方法。與 1970 年代之前使用的同軸電纜相比,光纖具有重量輕、損耗低、延遲和噪聲等各種優點。
光纖大致分為兩類:單模光纖(SMF)和多模光纖(MMF)[4]。
SMF 是一種光纖,其中光僅通過光纖的中心。核心系統小至9μm,因此傳輸損耗低[5]。因此,可以一次傳輸大量數據。此外,由于只有一個波長通過光纖,因此具有不受不同波長光影響的優點。一個缺點是核心系統小至9μm,使其容易彎曲,不適合安裝在布線困難的地方。此外,為了實現大量數據的傳輸,使用高純度玻璃材料作為核心材料,使得SMF的價格不經濟。
MMF是具有多個透光路徑的光纖。核心系統比SMF大50μm或62.5μm[6],可以傳輸各種數據。與SMF不同,由于多個波長的光穿過光纖內部,因此無法發送和接收大容量數據。但是,其大型核心系統和抗彎曲性使其可以安裝在布線困難的位置。缺點是,MMF中的光在穿過光纖時會反復經歷全反射,因此在長距離通信的情況下,傳輸速度可能會因每個波長而異。
B.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B. 波分復用
WDM是用于傳輸大容量信號的光通信技術之一。在WDM的傳輸側,準備多個發射不同波長光的半導體激光器,并對每個激光器進行調制以產生信號光。然后,這些信號束通過使用組合設備在單根光纖中傳輸。在接收端,信號光使用解調器分成不同波長的光,然后由光電探測器接收。使用的波長越多,可以傳輸的信號就越多。本研究利用這一特性來減少電線的數量和重量。WDM可分為兩大類Corough WDM(CWDM)和Dense WDM(DWDM)[8],[9]。
CWDM 是一種 WDM,它使用 18 個波長,分為 20nm 間隔,從 1271nm 到 1611nm。然而,在實踐中,很少有使用所有18個波長的情況,并且通常使用從1471nm到1611nm的8個波長或從1531nm到1611nm的4個波長。它適用于中短距離傳輸。DWDM是一種WDM,它使用160個波長,分為1.6nm的間隔,從1531nm到1611nm,產生的波長是CWDM的9倍,能夠傳輸更廣泛的波長。傳輸距離長,數據傳輸可達1000公里。
使用時分復用等傳統多路復用方法,如果在之后傳輸另一個數據,則在該數據傳輸完成之前無法使用線路,但是使用這種波分復用方法,可以更快地傳輸數據。此外,由于多根光纖可以集成到一根光纖中,因此該系統在易于維護和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傳統方法使用電信號進行車載通信。因此,每個信號需要一條接線線。所提出的方法將第二節中描述的兩種常規技術應用于車載通信。通過使用光纖和WDM,可以使用單根光纖電纜傳輸多個信號,從而減少布線重量和電線數量。
SECTION III.?第三節.
Experimental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
實驗設備與環境
在本實驗中,我們將使用SMF測量一個信號的誤碼率(BER),使用WDM測量兩個信號組合的誤碼率,基于同軸電纜信號的BER這是傳統方法。脈沖信號使用MATLAB生成,并通過GNURadio發送到Lime SDR(軟件定義無線電)。然后通過RoF-Link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轉換后的光信號在接收之前再次轉換為電信號,從而測量光信號中的誤碼率。
A. Transmission signal generation
A. 傳輸信號生成
MATLAB用于創建傳輸信號。發射信號是隨機信號 0 和 1 的 10,000 位脈沖信號。產生的脈沖信號以波形文件(.wav)輸出,生成的信號通過讀取GNU_Radio中的波形文件進行傳輸。
B. Radio Over Fiber (RoF)-Link
B. 光纖無線電 (RoF)-鏈路
RoF-Link是一種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的設備[10]。
本實驗中使用了兩種類型的RoF-Link,波長分別為1310nm和1530nm。使用這些RoF-Links,SMF中的傳輸特性和使用WDM的兩個信號將與傳統方法中使用的同軸電纜進行比較。
當RoF-Link的光輸入電平降低1 dB時,RoF-Link的增益降低2 dB。因此,為了穩定輸出,當光接收電平在+6 dB至-1.5 dB范圍內變化時,在系統內部插入一個放大器,以將增益穩定在一定范圍內
C. LimeSDR and GNU_Radio?C. LimeSDR和GNU_Radio
LimeSDR發送和接收MATLAB中產生的脈沖信號。在該實驗中,該設備在每個波長(1310nm和1550nm)下使用。GNU_Radio是控制上述LimeSDR的軟件,將用于調整LimeSDR的發射功率(增益)以及檢查輸入和輸出信號。GNU_Radio通過連接用C++和Python編寫的塊來實現通信。每個用C++編寫的信號處理模塊都有一個輸入和輸出接口,通過組合這些模塊,可以實現信號的發送和接收。在實驗中,通過操縱該模塊屏幕來調節傳輸功率(增益)。
D. WDM Fiber?D. 波分復用光纖
與普通光纖不同,WDM光纖將兩種波長的光聚合成一根光纖。通過結合本實驗中的兩根光纖,將兩個波長組合成一個波長,隨后組合成一個波長的信號恢復為兩個波長。此外,由于采用了RoF-Link設備,本實驗將使用自適應波長為1310nm和1550nm的WDM光纖。
各波長帶寬±15.0nm,最大發射功率1W,偏振損耗依賴性≥0.2dB。方向性為≥60dB,光纖在波長組合前為SMF。
SECTION IV.?第四節.
Experimental Circuit and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實驗電路及實驗參數
在第四節中,我們結合了第三節所述的實驗設備,并使用常規方法同軸電纜和提出的方法WDM光纖對傳輸特性進行了實驗。
A. Connection circuit (Non-Vibration)
A. 連接電路(無振動)
在非振動實驗中,創建并測量了三個連接的電路。無花果。圖1.顯示了使用傳統同軸電纜(SMA)的拼接電路,圖。圖2.顯示了同軸電纜被光纖(SMF)取代的電路,如圖所示。3. 顯示了使用 WDM 光纖的電路。
在圖所示的WDM實驗中。
3.,通過使用安裝在PC中的GNU無線電同時將不同波形的信號發送到兩個LimeSDR,偽輸出兩個不同的信號。
SMA電纜實驗和SMF實驗之間的電路沒有重大差異。唯一的區別是發射和接收之間是否存在RoF-Link從電信號到光信號的轉換。因此,在SMA電纜實驗和SMF實驗中使用相同的GNU Radio設置來發送和接收相同的信號。此外,圖中的TX和RX接線。
2. 使用與圖中使用的SMA電纜相同的接線進行測量。
在具有單波長信號的電路中,使用1310nm的光波長進行測量,而在使用WDM的電路中,除了1310nm波長外,還使用1530nm的光波長。
SMA circuit?SMA 電路
SMF circuit?SMF 電路
WDM circuit (Non-Vibration)
波分復用電路(無振動)
B. Connection circuit (Vibration)
B. 連接電路(振動)
使用WDM電路(圖)進行了振動實驗。3.) 在 A. 節中描述。
4.顯示實驗的電路圖。在使用WDM系統的點執行振動。
5.顯示所用電機的頻率和轉矩特性。電機的頻率特性用于測量多個振動頻率的誤碼率。
WDM circuit (Vibration)?波分復用電路(振動)
WDM motor characteristics (Vibration)
光纖固定點
振動裝置如圖所示。
6.振動裝置由連接到下部的電機和連接到上部的光纖組成。連接到底部的電機通過改變電壓來旋轉以產生振動,振動被傳遞到連接到頂部的光纖。
圖7.顯示了附著在設備頂部的光纖的視圖,其中WDM光纖的接頭固定在設備上,以檢查振動環境中光通信的衰減
C. Connection circuit (High Temperature)
C. 連接電路(高溫)
SMF circuit (High Temperature)
SMF 電路(高溫)
D. GNU Radio parameters?D. GNU 無線電參數
GNU Radio 發送和接收信號并進行調整。
表 1 顯示了每個參數。
在該測量實驗中,接收器發射功率固定為50dB,發射器發射功率在10至50dB之間每5dB變化一次。傳輸的信號是第三節所述的10,000位脈沖信號。
SECTION V.?第五節.
Experimental Results?實驗結果
BER (Non-Vibration)?誤碼率(無振動)
BER (Vibration)?誤碼率(振動)
BER (High Temperature)?誤碼率(高溫)
從GNU Radio獲得的非振動接收信號也如圖所示。
10. 與傳統同軸電纜 (SMA) 相比,在 SMF 和 WDM 情況下,當光纖被光纖取代時,在傳輸功率低的情況下觀察到很大差異。這可能是由于在低傳輸功率情況下,由于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電到光信號)時的衰減,信號沒有很好地恢復。在同軸電纜的情況下,由于信號沒有轉換,即使在傳輸功率低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相對保存的BER進行通信。另一方面,當傳輸功率較高時,使用光纖和同軸電纜(SMA)獲得低BER。此外,SMF和WDM光纖之間的誤碼率性能沒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即使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并通過單根光纖接收多個波長的數據,也可以準確地發送和接收數據。
從GNU無線電獲得的振動接收信號也顯示在圖中。
11. 比較振動和非振動時的誤碼率,可以看出,當光纖振動時,隨著傳輸功率的降低,誤碼率低于非振動時的誤碼率。可以推斷,噪聲是由振動在光信號中產生的,噪聲的影響使BER隨著傳輸功率的降低而降低。在前一種情況下,由于當傳輸功率低時光信號無法恢復為電信號,誤碼率惡化。此外,WDM光纖通信在振動環境下工作,在每種發射功率下,波長1和波長2的誤碼率均無顯著差異。此外,誤碼率不會因振動頻率而發生顯著變化,當振動發生時,誤碼率惡化,任何頻率的誤碼率均無明顯變化。
12. 顯示每個溫度下的 BER 測量結果。比較室溫下的SMF和高溫條件下的SMF,90°C和100°C時的誤碼率與室溫下的誤碼率沒有顯著差異。然而,誤碼率在110°C和120°C時增加。這可以被認為是由于SMF的高溫引起的光纖內部結構的輕微變形,導致BER增加。不過,這種趨勢可以通過將發射功率提高約5 dBm來解決。此外,當恒溫室內的溫度達到130°C或更高時,一部分光纖涂層熔化。在操作汽車應用的光纖時,必須使用能夠承受高溫的涂層。
Conclusion?結論
本文重點介紹了車輛布線,提出了一種光纖波分復用方法,該方法減少了布線的數量和重量。實驗結果表明,與傳統同軸電纜的傳輸效率相比,使用光纖的WDM方案可以充分適應車輛布線。此外,無論振動環境中的振動頻率如何,誤碼率都會降低,但降低并不顯著,可以通過增加傳輸功率來補償。在熱環境實驗中,當溫度達到110°C或更高時,BER降低,但下降幅度不大,可以通過增加傳輸功率來補償。
綜上所述,光纖是一種完全適用于車載通信系統的通信方式,光復用的使用使得減少車載通信天線的數量和重量成為可能。未來,我們將在振動和熱環境下進行光復用實驗,以獲得更可重復的結果。
審核編輯:劉清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