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人工智能(AI),人們并不陌生,從最早的IBM深藍戰勝國際象棋大師,到不久前阿爾法狗橫掃圍棋屆,人工智能不僅越來越聰明,更是隨著神經網絡技術的成熟開始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中嶄露頭角。
正是看到了AI未來廣闊的應用場景與巨大挑戰,ITU把今年電信日主題定為推動人工智能的正當使用,造福人類。
毫無疑問,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而且未來將實現萬物互聯、無所不在的電信網絡能否成功應用AI,將關系到未來人們數字化生活的幸福與否。
在三個層面改變網絡架構
目前,電信行業已經看到了AI未來電信行業應用的前景,并開始在網絡重構的過程中將AI引入到電信網絡當中。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指出,AI將在三個層面改變網絡架構。
在基礎設施層,AI將為有源硬件設施提供AI加速器,實現不同層級的訓練和推理能力,諸如核心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可優先引入AI加速器,滿足全局性的策略或算法模型的集中訓練及推理需求。而接入側可以逐步按需推進,例如在基站內嵌入AI加速器可以支撐設備級的AI策略及應用。
在網絡和業務控制層,AI可以優先集成AI的推理能力,對網絡和業務實現智能網絡優化、運維、管控和安全。實現網絡各層級的KPI優化、路由優化、網絡策略優化等,例如無線的覆蓋優化、容量優化、負荷優化等。
在運營和編排層,AI可優先在大數據平臺上引入引擎,對OSS和BSS數據做更深度的智能化挖掘。隨著虛擬化網絡的部署,編排層上可以逐步疊加AI能力,從而提升產品編排、業務編排、端到端資源編排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進而對業務量的變化做前瞻性的智能預測,實現動態規劃和管理配套的資源。
已在多個場景下應用AI
由于AI對5G與網絡重構的巨大價值,運營商已經開始了AI的部署征程。例如, SK電信公司已部署了一個具有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功能的人工智能輔助網絡(稱為TANGO),它通過自行檢測移動網絡,排除故障,實現優化來增強用戶體驗;西班牙電信推出服務運營中心,主要靠計算機分析和人工智能實現自動化閉環維護;AT&T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令無人機檢修基站。
在國內,三大運營商聯合信通院、華為、中興、烽火通信、大唐電信、云迅智能、云杉網絡、大河云聯等多家單位共同編制并發布了《網絡人工智能應用白皮書》。
白皮書從技術應用的角度對網絡人工智能進行研究和思考,首次給出了網絡人工智能的定義和內涵,總結了網絡人工智能的11個典型應用場景,涉及多個專業網絡的故障告警、性能優化、模式分析、編排管理等方面,并提出了未來網絡人工智能應用框架,指明了人工智能技術在運營商網絡中應用的驅動力、需求、愿景和方向,為后續面向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的研發奠定了基礎。
在應用方面,中國移動推出裝配有高清攝像頭、紅外熱成像、光線傳感器、激光掃描儀、身份證閱讀器、超聲波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10余種傳感器的巡檢機器人。它能識別、讀取各種設備儀表,巡檢、核對儀表數據;還能輔助機房施工管理,對施工人員進行身份驗證和人臉識別,驗證通過后,機器人自動進入隨工監督狀態。
在客服上,三大運營商已經引入AI提升服務效率,如中國電信通過引入智能語音識別等AI技術,在部分省市將10000號客服熱線全面升級為智能語音導航平臺。平臺可自動識別、理解客戶意圖并直達相應服務,大幅縮短了客戶獲取服務時間,一舉改變了傳統按鍵導航層級多、服務少、感知差的局面。
中國移動推出智能機器人客服——“移娃”?!耙仆蕖本邆浠谧匀徽Z言的自動化交流和服務能力,可以應用于微信、網站等互聯網渠道及短信、熱線等傳統渠道,滿足客戶問題咨詢、投訴受理、信息查詢、寒暄聊天等多種需求。
中國聯通采用智能機器人(沃寶)自助服務+在線人工服務(小U)相結合的雙重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業務咨詢、投訴等在線服務。同時,還在部分省市提供了客服熱線語音智能服務,用戶撥打10010后,只需用中文說出需求,由智能客服助理替代傳統按鍵。
5G天然需要AI
作為未來數年運營商建設與發力的重中之重,5G網絡天然是需要AI的。5G網絡未來將面對差異化的接入、組網和應用需求,僅靠人工的方式是難以滿足未來網絡發展的需求的,同時,同時網絡重構、網絡云化也為引入AI提供了便利條件。
例如,AI技術將幫助核心網實現運營、運維和運行自動化。尤其是在5G網絡切片應用場景當中,運營商的網絡會運行著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切片,這將給傳統的人工運維的方式帶來很大挑戰。而AI技術應用于核心網,將能夠構建一個自動化的運維體系,對網絡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對網絡行為進行精準預測、對故障進行自動恢復。
更為重要的是,AI的強大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幫助運營商了解用戶和網絡的行為,并基于此,為運營商提供更加精準的營銷方案,增加運營商收入。這一點對于已經觸碰到天花板的運營商來說顯得至關重要。
IDC認為,主要應用前景涵蓋三個功能領域:網絡運營、網絡配置、業務運營和支持,AI輔助的網絡運營可以直接創造價值,AI輔助的網絡配置能夠有效地推進5G自動化,業務運營能力通過引入AI技術也將得到大幅提升,在工作調度系統、客戶流失預測、服務生命周期分析等領域都將發揮重大作用,以確保以客戶為中心的生產力提升,電信服務提供商在這個過程中將有機會成為AI技術的先鋒。
目前,華為發布SoftCOM AI解決方案,在全云化網絡構架基礎上引入AI技術,力圖打造自動自優自愈“永不故障“的自治網絡。
中興通訊也表示將充分利用AI技術,在5G網絡引入DevOps理念,實現“一鍵定制”網絡、智能運維和網絡切片定制化業務開發。
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在5G智能化、云化重構等場景中,引入AI的運營商占比將顯著提升。咨詢機構Gartner預計,到2022年,50%的電信運營商將在多個領域使用人工智能,應用前景廣闊。
據《人工智能加快未來網絡運營》白皮書預計,未來網絡智能化演進將經歷三個階段:自治1.0階段,到2018年底,預計可實現AI在網絡中的綜合利用率達到10%;自治2.0階段,到2020年前后,結合5G的規模部署,預計可實現AI在網絡中的綜合利用率達到40%;自治3.0階段,到2025年前后,實現全網端到端、全流程自動化和智能化,預計AI在網絡中的綜合利用率將達到100%。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