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2020年轉瞬已逝。這一年,5G成為發展速度最快、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而5G的快速發展,則離不開背后的設備商們。
2020年接近尾聲之際,愛立信公布了5G商用合同數量:122個5G商用合同,其中71個可公示、77個已正式運行。而在2019年底,愛立信的合同數量只有78個,一年之內凈增44個,2020年愛立信在5G市場斬獲豐厚。
蓄勢而發,增長顯著
能夠在一年之內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得益于全球5G市場大繁榮,以及愛立信在移動通信領域多年的積累。
根據GSMA的數字,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全球124家運營商在51個國家/地區商用5G網絡。在經濟并不景氣的2020年,5G領銜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我國,截至今年11月底已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成為全球最大的5G網絡。在全球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而陷入低迷的2020年,5G引領數字經濟,成為為數不多的發展亮點。
從1G時代開始,愛立信持續深耕,目前在蜂窩技術方面獲得了5.4萬多項授權專利,所提供的網絡承載著全球40%以上的移動業務。在5G時代,愛立信繼續深化技術創新,贏得了眾多競爭優勢。
例如,愛立信的動態頻譜共享利用既有頻譜為用戶提供更廣的5G覆蓋;載波聚合大幅提升網絡速率;雙模式5G運營核心網,可通過軟件升級把4G核心網升級為雙模式。愛立信還在毫米波和700MHz領域深耕,并與垂直領域深度合作,探索5G賦能行業的無限可能。
除了5G合同數,愛立信在5G設備市場份額方面也處于領先水平。根據Dell’Oro Group統計,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愛立信的5G通信設備市場份額達到30.7%,與2020年第二季度的20.7%相比大幅增長了10%,與排名第一的華為僅相差2.1%的份額。
“高質量”道路:規模、份額雙雙快速增長
總結愛立信2020年在5G合同數和5G設備市場份額的變化,有兩大特點值得關注。
第一,無論5G合同數還是5G設備市場份額均快速增長。
從合同數來看,從2019年底的78個,到2020年2月的81個,再到2020年12月的122個,愛立信加快速度將更多5G合同納入囊中。從5G設備市場份額來看,愛立信擁有的占比從2020年第二季度的20.7%增長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30.7%。能在競爭激烈的5G市場獲得份額的大幅增長,愛立信的表現實屬不易。
雖然華為自2020年2月公布了91個5G合同、中興自2020年6月公布了46個5G合同之后,兩家公司就沒有再對外公布過5G合同數量,但是從與自己比賽的角度看,愛立信今年收獲的5G合同也相當可觀。
第二,走出了“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2020年是5G大發展的一年,同時也是5G市場蘊育變局的一年。特別是在5G設備市場份額方面,從2020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變化巨大,愛立信與華為的差距從23個百分點縮減到2.1個百分點,追趕勢頭非常迅猛。而在漲跌之間,中興、諾基亞和三星的份額排名也出現了變化。
如果說運營商規模有大有小,網絡規模各不相同,單純的合同數量并不能完全反映設備商的實力以及合同的價值大小,但是5G設備份額就能比較真實準確地反映設備商的實力。愛立信份額從20.7%增長到30.7%,表明其實現了“高質量”的增長:既重視合同數量的增長,也注重設備份額的擴大。而這背后,是眾多優質領先運營商對愛立信的信任和支持。
下圖是愛立信可公布的5G商用合同情況。不難看出,各國龍頭運營商,如我國的三大運營商,美國的AT&T、Verizon、Sprint、T-Mobile,歐洲的沃達豐、英國電信、Telia、Telenor,中東的Etisalat,亞洲的LG U+、SK電訊、KT、KDDI、KT等都選擇了愛立信。
2021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如果說2019年是5G商用元年,2020年是5G規模爆發的一年,那么2021年將繼續是5G大干快上的一年。放眼全球,隨著5G商用逐步走過導入期,未來網絡建設將逐漸提速。在我國,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近日表示,2021年將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及應用,計劃新建5G基站60萬座。同時,工信部提出要推動形成建設好、發展好、應用好5G良好生態,這對于設備商也意味著更廣闊的的舞臺、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然,2021年全球經濟、政治、貿易等仍將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設備商之間的角逐將更為激烈,排名座次仍將發生變化。
? ? ? ?責任編輯:tzh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