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成為支撐數字經濟向縱深發展的新動能,數據量的爆發式增長對數據中心的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數字中國戰略發表重要論述,“十四五”開局之年提出了“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這一新發展目標,也向世界做出 2030、2060年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莊嚴承諾。
在此背景下,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通過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有利于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平,促進綠色發展,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這既是推進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有效助力,也是我國在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率先探索,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如今,東數西算”已逾周年。這一年來,數據中心項目如雨后春筍,算力產業底座持續夯實,算力資源結構日趨完善,“東數西算”持續賦能千行百業。
本期“算力大咖談”通信世界全媒體特別邀請兩位專家,以大局觀把握“東數西算”落地棋盤,同時聚焦數據中心投建中的微觀話題,探討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興通訊劉金龍: 以算網創新全面助力“東數西算”工程
? 截至目前,“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已一年有余,一年多以來,八大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以及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數據中心項目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算力產業底座持續夯實,算力資源結構日趨完善,“東數西算”賦能千行百業……
“‘東數西算’”工程已從系統布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八大‘東數西算’全國一體化算力樞紐節點均取得階段性成果,算力集聚效應初步顯現。”中興通訊副總裁、產品MKT及方案總經理劉金龍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體‘算力大咖談’采訪時表示。
“東數西算”工程建設需重點考慮兩大方面
不可忽視的是,在取得階段性成績的同時,“東數西算”工程仍然面臨諸多發展難題。在劉金龍看來,后續建設需要重點考慮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以新型算網基礎設施,促進算力遷移。“東數西算”工程不僅是數據算力的遷移,還要有配套的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東數西算”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中,PUE值(數據中心能源效率)是核心指標,如何通過供配電融合、新型致冷技術實現PUE降低到1.2甚至更低,是數據中心建設亟需考慮的問題。光傳輸網絡是信息貫通的基礎,如何利用全新光網絡傳輸方案滿足數據中心間大容量互聯、長距離傳輸需求,也是“東數西算”提高運能的關鍵。
二是以算網融合解決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目前,數據中心區域分布和規模類型仍存在結構性失衡,東部多中西部少、中小型多大型少。算力網絡包含算力、存力和運力,三者協同構建起算力網絡基礎設施的底座,也是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前提。算力時代,云網融合或者算網融合會變成剛需。“東數西算”的均衡發展,不管是“東數西存”“東數西訓”,還是“東云西庫”,都需要將網絡和算力做好融合,把無序、異構的算力,通過網絡進行重新組織編排,從而提供服務,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經驗豐富,鍛造“東數西算”全棧建設能力
劉金龍表示,中興通訊定位于“數字經濟筑路者”,憑借在ICT領域38年的技術積累和自主創新,在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算力產業發展、傳輸網絡建設、數字化轉型與場景應用、生態合作等領域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具備“東數西算”全棧建設能力的科技創新企業。
中興通訊以綠色高效數據中心,為“東數西算”供能。數據中心作為承載算力的基礎設施,是提供綠色算力、降低成本的關鍵。中興通訊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立足于解決數據中心土建周期長、投資大、產品交付周期長等難題,遵循工程產品化、產品模塊化原則,實現快速部署,交付周期縮短約40%,并且能夠靈活擴展,減少初期投資約30%,能源消耗下降約30%,整體電源使用效率(PUE)小于1.25。2021年起,中興通訊攜手國內某大型互聯網公司打造的數據中心項目群,覆蓋包括成渝、貴州、京津冀、粵港澳和長三角五大全國一體化算力國家樞紐節點。中興通訊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也成功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2年版)》。
中興通訊以算力傳輸網絡體系,為“東數西算”運力賦能。光傳輸網絡是信息貫通的基礎。中興通訊Real 400G全新光網絡傳輸方案能夠滿足數據中心間大容量互聯、長距離傳輸需求,目前已創造400G QPSK無電中繼現網傳輸距離世界紀錄。中興通訊光交叉連接方案,構建以數據中心(DC)為核心的分級超低時延圈,完全適配東西算力樞紐間20ms時延、京津冀等算力集中區10ms時延、省內傳輸網絡5ms時延要求。為數據快速調度提供強力支撐。中興通訊推出CLOUD IP解決方案,致力于構建簡潔、敏捷、開放、融合、安全、智能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推進算力資源和網絡設施融合,形成一體化供給、運營、服務體系。
中興通訊以創新數字化方案,為“東數西算”開拓場景。中興通訊深入推進自身數字化轉型,在數字化研發、數字化辦公、數字化供應鏈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首批通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字化可信服務:企業智慧運營中心(平臺)服務》能力評估,并首家通過智慧辦公評估測試。中興通訊創新推出新型云電腦解決方案,結合全系列云終端,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優勢,基于確定性時延的實時傳輸網絡(RTN)實現云資源可靠傳輸,通過全網部署、算網資源調度,實現云電腦就近服務,保障桌面圖像無損壓縮,提供更高畫質體驗。
攜手產業伙伴,助力數字經濟加速騰飛
隨著我國經濟產業結構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數字生產要素已成為未來經濟發展和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基礎。
在算力布局上不僅是建設綠色大型數據中心,而且需要通過“東數西算”發展數字產業,帶動地方實現跨越式發展。“東數西算”既支撐東部算力需求,又帶動西部發展,不僅有助于打通我國東西部數字產業的大動脈,還將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而這更需要產業鏈各方攜手合作。
比如目前新興產業,AIGC、工業互聯網等,均需要以數據中心作為產業支撐。通過搶抓5G“新基建”機遇,發展大型數據中心集群,提供基礎IT服務,就會形成由上游基礎設施、中游專業服務和下游最終用戶構成的產業鏈,進而帶動當地實現產業數字化。2023年在政策、需求、技術驅動下,算網融合將持續向縱深發展。在國家“雙碳”目標和“東數西算”工程指引下,產業鏈各參與方也都將加大對算力底座的投資落地。
“面對‘東數西算’戰略機遇,中興通訊作為ICT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專門成立‘東數西算’業務部,全面定制‘東數西算’端到端全棧產品和解決方案,提升系統化服務能力,依托強大的生態合作伙伴體系,與‘東數西算’各節點建設投資方、運營方等開展廣泛合作,貢獻全鏈條建設能力,助力數字經濟加速騰飛,全力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劉金龍表示。
?
北京超算甄亞楠:
算力服務由“可用”到“好用”賦能千行百業
?
算力需求日益增長,如何多快好省地獲取算力、使用算力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就目前來看,應對大規模算力需求,以計算能力強悍著稱的超算即“超級計算機”提供了可行思路;兼顧成本考慮實現企業降本增效,借助互聯網將算力資源共享給有計算需求用戶的超級云計算服務備受行業青睞。
聚焦當前超算算力發展現狀如何?超算算力服務有哪些落地場景?實際應用效果如何?對接大規模算力需求,超算算力如何與智能算力一起共謀產業發展未來?帶著這些疑問,近日,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專訪了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以下簡稱“北京超算”)技術總監甄亞楠。
算力賦能!超級云計算由“可用”走向“好用”
不再令人望而卻步,超算算力已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各地方政府與社會資本支持的超算中心興起,超算算力已從原來有限的科研領域拓展到更為廣闊的商業應用中。甄亞楠表示,當前算力共享將惠及各行各業,超算云服務借助互聯網將超算提供給用戶的方式已經得到大量用戶驗證,服務優勢凸顯,需求旺盛,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深耕通用超算領域,北京超算通過自建資源目前已初步形成全國一體化超算算力布局,覆蓋北京、寧夏、內蒙古等地;搭建基于互聯網絡的全棧式超算算力服務平臺,北京超算已經實現了算力服務從“可用”邁向“好用”。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北京超算連續三年蟬聯中國HPC TOP100通用CPU算力第一。
不僅如此,借助按需擴容的建設模式,北京超算不斷擴容算力資源,目前已經擁有國內最大的通用算力資源池,可以提供覆蓋超算以及人工智能計算的服務能力,有效推動超算算力賦能。
超算算力惠及各行各業的同時,面臨的挑戰也不可忽略。“由于各個行業用戶使用的計算應用軟件不同、業務場景不同、計算效率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面對眾多的超算中心資源配置,往往遭遇算力資源選型困難、性能移植部署困難以及技術獲取服務困難等各類問題。”甄亞楠介紹道。
對此,甄亞楠指出,北京超算從真實應用運行特征入手,綜合考慮不同應用場景下各類算力資源及應用計算性能表現,通過精細化分析來選取更適合于用戶的算力資源。同時,面向企業級用戶提供包括算力資源定制、網絡資源定制、存儲資源定制的一系列定制化算力服務,解決各類問題,提升算力服務水平。
保穩供應鏈!拓展國產工業軟件應用前景
近日,信通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云計算發展指數》指出,我國云計算應用已從互聯網拓展至政務、金融、工業、醫療、交通等傳統行業,而且在行業政策推動下,企業上云用云積極性將大幅度提高。
莫愁前路無知己,助力國產工業軟件上云推廣也是北京超算一直在做的事情。北京超算打造的行業云服務,可以實現國產工業軟件的無縫融合,提供包含算力資源、平臺應用到市場推廣三位一體的軟件SaaS化解決方案,助力國產工業軟件的在線推廣與測試驗證。在國產工業軟件方面,北京超算已對接多款來自教育科研、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材料模擬、流體力學、生命科學的自主軟件程序。
甄亞楠介紹,國產工業軟件在北京超算的服務平臺部署后,用戶通過互聯網即可第一時間獲取相關軟件最新功能,有效解決卡脖子問題,隨著軟件開發迭代發展,可以對接部署平臺現有的通用芯片、***資源,實現軟件供應鏈安全、***供應鏈安全。此外,基于北京超算的算力服務可以實現軟件從云化到應用推廣全流程可控,滿足供應鏈安全之余,還能及時將相關軟件匹配推廣至產業鏈上下游,有助于實現智能供應鏈協同,加快產業數字化進程。
從算力資源角度來看,北京超算除了引進通用算力資源之外,還引入了國產算力資源,成功打造了國內最大的通用算力資源池,在保障用戶算力需求的同時,支撐國產算力資源替代,保障算力供應鏈安全。
從軟件部署角度來看,北京超算積極在平臺上部署國產工業軟件,目前已對接了超30種國產工業軟件,行業領域覆蓋材料、工業仿真等細分領域并進行推廣。通過將國產算力資源帶入到國產應用軟件生產和研發的關鍵環節,保障軟件供應鏈安全。
回歸到用戶需求,就算力服務來看,北京超算構建了“7×24(小時)”的全天候技術服務體系,當前已經積累了超過20萬用戶群體。其平臺推廣可以實現不同行業用戶與相應軟件有效對接,打通算力資源、軟件資源及用戶資源三者之間的壁壘,有效推進工業軟件國產化進程。
共謀新發展!攜手智能計算打造算力服務新生態
回顧當前行業發展,算力深度融入千行百業,助推各行業領域完成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發展帶動數據流量增長,使得智能計算規模激增。未來超算算力發展方向一定不是向單一化發展,而是結合算力需求的與時俱進式發展。
置身智能計算洶涌澎湃的“浪潮”之中,北京超算已經站穩腳跟。甄亞楠介紹,自2020年開始,北京超算就開始提供人工智能算力服務,目前已經部署了如A100、V100等在內的多種GPU芯片,優化部署了一批常用的深度學習框架。
在人工智能場景中,北京超算一方面建設以GPU或加速卡為代表的算力資源,幫助加速科學計算以及人工智能計算結果生成。另一方面,面向推理場景,北京超算通過建設大量基于云計算的云主機資源,幫助用戶順利開展在線推理業務。
與此同時,針對ChatGPT一類的大語言模型,考慮到其強勁的算力需求以及預訓練模型的數據處理需要,北京超算具備百卡、千卡規模的算力服務能力,積極尋求與國內頂尖研究機構的合作,通過集成部署通用框架、自研算法等方式來滿足算力需要。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談及智能計算“狂飆”下的算力市場未來,甄亞楠表示,北京超算將立足于通用超算服務,提供超算及智算算力資源,打造平臺級服務,為行業發展營造更好更快更強的計算環境,與行業伙伴一起共建算力服務行業新生態。
編輯:黃飛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