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TCA正在成為嵌入信號處理應用,尤其是高性能的多處理器系統中日益普及的標準。這些標準采用了可滿足“運營商級”電信設備需求的先進中間卡(AdvancedMC),從而找到了進入電信應用的途徑,如無線基帶處理。
無線基帶處理是一種高需求的應用,它需要高能效的解決方案。任何系統還必須柔性地適應多種標準的要求,并適應快速發展的各個電信標準。本文討論了設計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包括處理器、互連和軟件平臺的選擇。
對于這種靈活、高性能的應用,處理器的主要選擇是DSP和FPGA。過去,DSP 是標準的解決方案,但FPGA供應商已經提高了自己的信號處理能力:今天的很多應用得益于一種結合DSP和FPGA的混合式多處理器系統。一個高速互連能夠使一個子系統包含多個DSP(如3或4個)和一個FPGA,使設計者提供正確的性能組合,去滿足自己的系統要求。
當硅片供應商繼續增加自己的DSP和FPGA性能,并增加多個核心來提升馬力時,嵌入系統設計者必須確保自己的數據交換架構能跟上這個步伐。分布式應用需要多種層次上的互連:一塊電路板上的芯片之間、一個背板上的電路板之間以及多個機架之間的互連。
一個具有2x2多輸入多輸出(MIMO)的20MHz WiMAX基帶系統要求大約1.5Gbps的天線數據速率。支持三扇區的典型基站要求超過4.5Gbps的聯合接口速率,它可以通過三個獨立的射頻頭連接或一個鏈式單連接而得到支持?;陂_放標準的接口(如CPRI或OBSAI)可以用于數據的成幀。當支持信道采用擴頻技術編碼(如CDMA)的MIMO系統時,所有基帶處理塊都有來自所有天線的數據。
除了原始性能以外,設計者還必須考慮自己所選結構的成本,包括初始投資費用和運營成本。他們還應尋求標準接口,使自己的設計能夠實現跨不同平臺的重用,包括現在與未來,并且能夠從支持標準的一系列供應商中作出選擇。
無線基帶信號處理的互連
對于高性能信號處理應用,現在一般考慮四種結構:InfiniBand、PCI Express(PCIe)、以太網和Serial RapidIO(SRIO)。
InfiniBand開始有英特爾公司的強大支持,但該公司后來停止了自己的開發支持,轉向支持PCI Express。InfiniBand設計為一種交換式結構互連,可以用于局域網和企業網,但近來更多地定位在存儲應用。雖然從技術方面它提供很好的特性,尤其是在管理方面,但它并未設法在嵌入應用中立足,而且沒有供它使用的AdvancedMC規范。
PCIe是PCI的串行版,提供每通路(lane)最大2.5Gbps的數據速率,一般MicroTCA中每個AdvancedMC限制為四通路。PCIe特別適合作為一種快速低成本的外設、I/O與主處理器的連接方式。它還有良好的支持和不錯的采用數量,有些DSP和FPGA供應商把它作為一種原生接口。不過,在超過一定數量設備情況下,PCIe并不具有良好的縮放性,并且不適合多主處理器環境,如機架互連。
因此,PCIe一般用于與一個獨立數據結構相關的點對點連接,反映在最近公布的SCOPE Alliance AdvancedMC Hardware Profile上。很多情況下,實際上是在以太網(千兆和10GigE)與SRIO之間作數據結構的選擇。
在很多應用類型中,以太網都是一種常見的選擇。WiMax和LTE是以太網上的 IP技術。以太網用于基站回程網的傳輸正在引起注意。千兆以太網今天已發展出不同版本,得到廣泛使用,10GigE通過XAUI標準在 AdvancedMC中得到支持。自從以太網在廣域網中的早期應用以來,它已變得無處不在。
千兆以太網提供點對點的分組架構,數據包大小可變。MicroTCA用其作為基本結構,幾乎確保能得到控制平面上機架內所有AdvancedMC的支持?,F在沒有針對千兆以太網的通用服務質量(QoS)標準,越來越多的路由器與交換機提供一些QoS特性,使基本結構也能用于低帶寬的數據平面傳輸。
然而,對于大帶寬的數據平面傳輸,從千兆以太網到10GigE的成本跳躍太大。以太網要求高CPU處理和分組協議開銷,意味著以太網不是一種高效的實現標準。再加上以太網上傳輸的高延遲與抖動,設計者可能希望尋找其它的結構。
SERIAL RapidIO
由于這些問題,SRIO正在多處理器系統中日益普及。它兼有低成本、低功耗、大流量和先進功能等特點。與PCI Express不同,SRIO可以有多個主處理器,并支持多播。它有較以太網更低的協議開銷,并有更好的流控機制,和更高的原始帶寬利用率。
SRIO最初開發用于處理器的互連,它同時適用于控制平面和數據平面的傳輸。它是一種點對點的分組架構,可以支持低開銷的任何拓撲。它允許采用大小可變的分組數據包,和最大256字節的協議數據單元(PDU)。
除了大流量以外,SRIO還是一種高效率實現的技術。它本身就支持QoS,而以太網需要附加的協議層和網絡協同操作。這使SRIO在某種數據帶寬下具有了成本與功耗優勢。
過去幾年來,在DSP和信號處理市場上出現了從PCI Express到SRIO的明顯轉換。Crystal Cube Consulting公司預測,到2011年,帶SRIO功能的DSP將占總DSP市場的34%,在無線基礎架構應用中這一趨勢尤為強勁。SRIO已在一些基帶處理的主要DSP上實現,并可以得到獨立的FPGA IP核心。
在支持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并采用擴頻技術的無線基帶處理應用如CDMA和OFDMA中,所有射頻天線的數據都必須送給所有基帶處理塊。此時,實現優異性能的關鍵就是支持多播的高效低延遲互連,而SRIO就非常合適。
一個刀片級子系統的解決方案可能同時包含DSP和FPGA,選擇兩者的結合以適應特定應用的要求。SRIO結構可以用于射頻數據分配,并用于設備之間的一種低延遲直接內存存取(DMA),包括在卡上和在卡外。將SRIO用于卡間和卡內連接可以將各種部件結合在一起。
在無線基站中,SRIO可以用于將數字“芯片速率”數據從用戶天線轉移到系統中的基帶處理卡上。每個基帶卡都帶有一個SRIO互連,一般都有一個支持SRIO的高性能DSP。然后,經基帶卡處理的數據仍通過SRIO,送至回程接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