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 on,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數據信息,識別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huán)境,并可同時識別多個目標對象,操作快捷方便。一般的RFID 系統由電子標簽(Tag)、閱讀器(Reader)、天線(Antenna)三大部分組成。與現在廣泛應用的條形碼技術相比,電子標簽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數據可加密、讀取距離遠、多目標識別和可重復使用等優(yōu)勢,因而它比條形碼的應用范圍更廣,使用更方便。目前,RFID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動物身份標識、門禁管制、倉儲物流管理、航空行李分揀和高速公路自動收費等領域。在檢驗檢疫監(jiān)管信息平臺中,為確保輸港澳的所有動物都是受監(jiān)控和符合質量要求的,而傳統的動物身份標識容易丟失信息,不易讀取識別,因此運用RFID 技術可以為每個動物個體提供唯一的身份認證,記錄動物的譜系背景以及其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飼養(yǎng)履歷,并可追蹤到運輸、加工、銷售等下游環(huán)節(jié)的相關信息,從而形成一條詳盡的產、供、銷信息鏈,為動物管理及食品溯源追蹤發(fā)揮重要作用。作者簡介:張宗平(1977-),男,廣東南雄人,理學學士,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信息中心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DSS 系統相關及OLTP 業(yè)務系統建設、維護,嵌入式系統應用技術等。
檢驗檢疫監(jiān)管信息系統以“高性能嵌入式微處理器+RFID讀寫模塊+GPRS/CDMA無線模塊” 的系統架構取代了傳統的監(jiān)管信息系統設計方案,此方案雖然硬件成本稍高,需要高性能嵌入式微處理器來支持嵌入式操作系統,但可以實現豐富協議接口,便于移植和向高端系統應用升級,同時更加便于數據采集與遠程監(jiān)控的實現。這樣不僅可以利用ARM 芯片豐富的片內、片外資源簡化系統硬件結構,更為方便的是,可以通過運行嵌入式操作系統來實現豐富協議接口,減小實際應用的開發(fā)難度且便于向高端系統應用升級。
1 硬件結構
本系統選用SAMSUNG 公司的S3C44B0X 處理器,該處理器是一款ARM7 系列的處理器,工作頻率66MHz,片上集成8KB cache、存儲控制器、LCD控制器、4通道DMA、2通道UART 、1 通道I 2C、1 通道I2S、5 通道PWM 定時器、1 通道內部定時器、看門狗、8 通道10 位ADC、71 個通用IO 口(復用)、8 通道外中斷源、RTC 和片上時鐘產生器。重要的是,這塊芯片含有非常豐富的片上資源,幾乎所有常用的芯片級總線結構都有對應的硬件控制器,在做外圍擴展時非常方便;66MHz 的工作主頻對應的信號上升時間在2ns 左右,對應的集總模型尺寸分界點為60cm,而實際設計中最大板子的尺寸為17cm×11cm, 因此不用過多的考慮分布效應的影響,減少了設計的難度。圖1 是檢驗檢疫監(jiān)管信息系統的總體硬件結構圖。
圖1 無線現場查驗系統的總體硬件結構圖
其中,FLASH采用的是SST 公司的SST27SF010 片子,因為系統的需要并不是很高,1M對于系統與Boot Loader 的裝載已經能完全能滿足需要了。系統初始化及Boot Loader 存儲在FLASH 中,系統開機從0x000000 地址開始執(zhí)行,動態(tài)存儲設備選用的是現代公司的57V 系列的HY57V641620。考慮到系統不需要很大動態(tài)存儲空間,所以選用的是8M 大小的片子。本系統USB 模塊采用SL811HS 芯片,它有兩種工作模式HOST/SLAVE。模式的改變是由該芯片27 腳M/S 的電平值決定,可以通過軟件設置來改變。當置M/S 腳為低電平時,它是HOST 模式,可以直接控制打印機;當置M/S 腳為高電平時,它是SLAVE 模式,可以下載PC 的最新資料,同時可對充電電池充電。系統通過USB 接口連接RFID 讀寫器模塊,讀寫器模塊選用TRF7960 型號的USB 接口RFID 讀寫器模塊,模塊的參數如表1 所示,通過讀寫模塊,實現對電子標簽信息的讀寫功能,同時配置GRPS 或CDMA 模塊,可以將有變化的數據及時上傳到服務器中,確保RFID 標簽的數據與數據庫服務器中的數據同步更新。
2 軟件平臺
2.1 嵌入式操作系統uClinux
uClinux 的系統構架與標準Linux 的架構是完全一致的,它集成了標準Linux 操作系統的穩(wěn)定性、強大網絡功能和出色的文件系統等主要優(yōu)點。但是由于沒有MMU,無法使用處理器的虛擬內存管理技術,因此,uClinux 采用實存儲器管理策略,通過地址總線對物理內存進行直接訪問。
2.2 μCLinux 內核功能設計
GPRS/CDMA 的網絡連接是無線數據終端的基礎功能,它是通過PPP(點對點協定)協議來完成的。PPP 是在串行連接的數據鏈路實現IP 以及其他網絡協議的一種機制。嵌入式Linux 的網絡體系結構繼承了Linux 網絡系統具有穩(wěn)定、高效和功能齊全的優(yōu)點,同時按照應用的需要進行了適當的移植和配置就能滿足要求,在完成相關內核修改后,需要重新編譯內核。為實現聯網功能,需要增加μCLinux 內核的對NAT 和PPP 的支持,同時需要編寫聯網撥號腳本文件,調試GPRS/CDMA 聯網, 完成系統利用成熟GPRS/CDMA 技術的網絡連接。
3 系統實現
通過對完善增加ARM-Linux 內核的功能后,ARM-Linux 內核已經具有了PPP 和NAT 功能, 同時通過編寫聯網撥號腳本,完成與GPRS/CDMA 網絡連接之后,需要根據設備的具體應用需求開發(fā)相關的應用程序。
3.1 NAT 配置
嵌入式Linux 是一種開發(fā)源代碼、軟實時、多任務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通常它是在標準的Linux 的基礎上針對嵌入式系統進行裁減和優(yōu)化后形成的,而且裁減和優(yōu)化后的Linux 體積更小,性能更加穩(wěn)定,因此在許多實際應用中都使用網絡地址轉化技術(NAT)這種最為簡單、常用的方式。
NAT 技術本質上是通過修改IP 包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來實現。如果一個節(jié)點執(zhí)行了NAT, 它會修改通過它轉發(fā)的IP 包的源地址或者目的地址,并且節(jié)點會記住它是怎樣修改了這個包,因此當相應的應答包從另一個方向到達時,它就知道如何反向修改應答包。其中,修改IP 包的源地址常被稱為IP 偽裝技術,當內部網絡節(jié)點作為客戶端,需要發(fā)起對Internet 的訪問時,就可以采用這種方式。
3.2 系統結構設計
本系統組成簡單,無需復雜布線,主要有系統服務器,客戶端管理,無線手持終端PDA,放行監(jiān)控閘口等組成。系統結構網絡圖如圖2 所示。
圖2 系統網絡結構圖
系統實現的整個業(yè)務流程如圖3 所示,對于合格放行的出境動物,依據放行數量集中制作電子耳標發(fā)放給企業(yè)并實施耳標的安裝(為方便對放行監(jiān)控閘口對數據的采集,規(guī)定所有電子耳標必須安裝在動物的右耳朵上),加施完畢后須用電子標簽手持設備掃描佩戴的電子標簽,以確保電子標簽加施操作正確無誤。如果在加施過程中電子耳標發(fā)生損壞,則需要通過電子耳標手持讀寫器重新生成電子耳標,以替換損壞耳標,同時將新耳標的有關信息通過自帶的無線網絡傳回監(jiān)管信息數據庫。佩戴電子耳標的出境動物在準備裝車出場時,必須通過供港澳動物電子耳標監(jiān)裝專用通道,由預安裝好的固定讀卡器讀取放行數據,并通過網絡將有關數據傳回到監(jiān)管信息網絡系統,進行自動核銷,并按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及時了解有關放行情況,實現遠程監(jiān)裝。手持設備可以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對電子耳標數據進行抽查檢驗,如遇到所戴標簽與放行數據庫中數據不相符時,及時追查,確保檢疫合格的產品出口。
圖3 業(yè)務流程圖
3.3 軟件設計
PDA 軟件平臺由以下部分組成:系統引導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統內核、文件系統。系統引導程序通常也稱為Boot Loader, 代碼量雖少,但是作用非常大,負責系統初始化工作,然后將系統控制權交給操作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內核是嵌入式系統加電運行后的管理平臺,負責實時性任務和多任務的管理。S3c44b0x 是一款沒有MMU 的處理器,因此采用μCLinux 作為本系統的操作系統內核。μCLinux是Linux 的一個分支,專為無MMU 的處理器設計,它繼承了Linux 強大的網絡功能和多任務管理功能,并對內存管理和進程管理進行了改寫,滿足無MMU 處理器的開發(fā)要求。文件系統是嵌入式系統軟件平臺占用存儲量最大的一部分,也是與用戶開發(fā)最相關的一部分。它存儲了系統配置文件、系統程序、用戶應用程序和必需的驅動程序。
3.4 系統管理軟件
系統管理軟件由系統管理、電子標簽管理、放行監(jiān)控統計三大子系統組成。其中系統管理是對系統平臺運行環(huán)境的設置,主要有人員、權限的設定;電子標簽管理是對電子標簽的數據生成、修改,以及對應數據的變更的管理,接受遠程通過GPRS/CDMA 無線網絡通信的數據更新和管理,并生成合格放行數據供放行監(jiān)控統計系統使用。放行監(jiān)控統計子系統是對通過從放行監(jiān)控閘口采集的數據與監(jiān)管信息系統中的放行數據進行對碰,并將對碰結果進行分類,供分析使用,當接收到未經放行的數據時會自動報警,提示相關人員該次電子監(jiān)裝需人工干預。
4 結束語
本系統是一個典型的嵌入式系統應用例子,在ARM7 的嵌入式Linux 平臺上,詳細介紹了基于RFID 的監(jiān)管信息系統的實現,利用嵌入式Linux 系統下的網絡通信設計, 通過對Linux 的內核進行了修改和重新編譯后,增加了相應的NAT 和PPP 功能,實現遠程數據交換。本文作者創(chuàng)新點是充分利用了ARM 豐富的硬件資源簡化了系統結構,并通過對嵌入式Linux 系統核心編譯增加對NAT 和PPP 的支持,并利用先進RFID 技術實現遠程電子標簽的管理,整個系統的結構簡化,實現簡單,在其他嵌入式設備上的無線應用方面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和指導意義。
責任編輯:c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