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怡康公布了10月冰箱市場數據。數據顯示,海爾冰箱10月市場份額為36.3%,增幅達27.6%。此外截至10月,冰箱市場仍處于下滑態勢,年累增幅下降3.9%。在此環境下,海爾冰箱實現了逆勢增長7.1%,且年累份額為35.5%,居行業第一。
冰箱市場下滑 高端化成救市稻草
整體市場表現不佳,除了原材料上漲導致成本增加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消費端表現疲軟。一方面,受國家房地產政策調控影響,新房購買力放緩,冰箱增長壓力變大,另一方面,家用冰箱飽和嚴重,導致整體增長乏力。
雖然冰箱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但高端化產品增長明顯,中怡康線下月度監測數據顯示,在2017年整體冰箱市場零售量大幅下滑11.4%的環境下,8000元以上高端冰箱市場逆勢上漲,漲幅高達26.5%。2018年增幅在更高的基數上雖有所放緩,但仍保持20%以上增長,份額達到9.1%。
對此,奧維云網冰洗大數據事業部分析師楊赫表示,當消費升級遇上更新換代,消費品質和體驗自然成為了消費者的首要需求,消費者更愿意為高品質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高端產品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在行業去規?;拇筅厔菹拢叨耸袌龀蔀檗D型期冰箱業的新引擎。
綜合來看,小編認為,冰箱企業從以下兩點尋找市場突破口:
其一,注重技術創新,尋求新顛覆性功能。
相關數據已經表明,高端化冰箱增速明顯,可見在技術當道的現狀下,產品升級的重要性。若想激發用戶的購買欲望,冰箱企業還應把重心回歸到產品功能,只有核心技術、功能的升級,才能牢牢抓住消費者的痛點,產生新的增長點。
其二,加大出口,國外市場大有可為。
雖然國內市場消費萎靡,但出口市場仍大有可為?,F如今,很多國家市場仍處于普及型紅利期,相關企業應加大海外市場的擴張力度,把握國內國外雙線發展,才能在起伏不斷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亮眼成績映射海爾冰箱技術實力
海爾冰箱之所以能實現逆勢增長,正是源于其在高端化、技術和進出口等方面滿足了消費者需求。
在技術方面,海爾推出的饗宴冰箱搭載原創的精控微風道科技、干濕分儲技術及智能恒溫科技,為消費者提供了冷藏干濕分儲、冷凍原汁原味的儲鮮體驗,破解了消費者果蔬食材失水打蔫、干貨返潮、肉類營養流失等難題。
該技術突破性地在冷凍風道前、后蓋板之間加入冷凍風機遮蔽裝置,用來智能控制冰箱制冷系統。當冰箱化霜時,風機遮蔽裝置關閉冷凍室出風口,抑制除霜時的熱氣流入冷凍室,避免冷凍室溫度上升,將室內溫度波動降低45%,實現恒溫冷凍。
海爾通過青島、東南亞等全球一流的研發資源,在經歷了16個月的研發、1年的驗證后,才最終實現智能恒溫科技,成為全球唯一掌握該技術的企業。
事實上,冰箱產品在外在已經很難再有新動作,大容量、制冷、變頻已經不是消費者看重的細節,現如今,消費者還是把目光放在了"保鮮"的本質上,海爾冰箱正是憑借著智能技術與產品的深度融合,在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據了解,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中,第三方數據顯示,海爾冰箱從雙11一開始,就呈現出了井噴式的增長態勢。僅10分鐘,海爾冰箱就突破了1億。此外,海爾冰箱在京東、國美和蘇寧三大電商平臺的銷量也穩居市場前列。
在高端化方面,在1萬元價位段以上的高端冰箱市場,海爾冰箱年累計份額達40.9%,在中國市場份額份額為35%、高端份額占到42%,實現28連冠;同時其全球引領地位也不斷夯實,市場份額10連冠,冰箱份額達17.3%。無怪乎美國《紐約時報》如此評價:"世界冰箱進入海爾時代"。
海爾冰箱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不斷升級交互體驗、萬物互聯、高端技術等方案,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在進出口方面,海爾走進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面積1.35億平方公里,產品也早已從單一的冰箱擴展到冰洗空等全產業鏈,成為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根據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8年1-8月海爾冰洗空冷4大品類出口實現同比增長18%,是行業增幅的近2倍。
早在20年前,中國企業爭相出口產品,海爾獨辟蹊徑打響了"品牌出口"的第一槍,并創新性地提出"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3步走"戰略。通過滿足當地用戶本土化需求,不斷優化產品,最終實現了產業引領。
不難看出,海爾冰箱通過賦予產品個性化、多樣化的功能,握穩消費者需求,同時不斷加速國際化進程才得以實現了在市場中的持續增長和份額領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