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1 日,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收購了 mesh Wi-Fi 界的領頭羊之一,eero。據亞馬遜官方發布的文章表示,這一收購動作的目的是尋求將路由器技術和自己已有的智能家居產品進行整合,使用戶可以更方便地將自己的智能設備連接到網絡并接入語音助手 Alexa。亞馬遜的意圖很明顯,要在 Echo 智能音箱和 Ring 智能門鈴之后,繼續擴大自己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
智能家居的基礎設施
eero 的主打產品是 mesh Wi-Fi 路由器,一種「用多個路由器硬件節點,組成一個完整 Wi-Fi 網絡」的系統。
這個產品類型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可能有些陌生。對住在公寓里的我們來說,一個路由器的信號就能輕松覆蓋整個房屋,即使是面積大一點的公寓,用上發射功率更大的路由器也可以輕松解決信號覆蓋的問題。但對住在獨棟別墅里的西方人來說,事情沒有那么簡單。發射功率的限制決定了單個路由器的信號很難完美覆蓋一整棟別墅,這個時候很多人的做法是「架設多個路由器,將它們分別連上網線,接入互聯網」,來解決聯網的需求。這是完全可行的,雖然很多時候他們需要手動斷開信號差的 Wi-Fi,再去選擇距離自己更近,信號更好的 Wi-Fi。
但 Wi-Fi 不只是被用來連接互聯網,它還是智能家居系統里最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家居需要互相連接、溝通,需要一個統一的「數據集散中心」來接收指令,發送信息,各自為政的多個路由器沒法承載智能家居的需要,所以就需要 mesh Wi-Fi 的 幫助。
用戶可以將 mesh Wi-Fi 看作多個獨立的路由器,但它們之間「具備某種協調工作的機制」,在設置了 mesh Wi-Fi 的房子里,你只需要將網線插進一個主 Wi-Fi 里,然后副 Wi-Fi 會自動中繼、傳播主 Wi-Fi 的信號,你也只能搜到一個統一的網絡信號。當用戶下達一個復雜的場景指令,比如「開電視、空調溫度調節,燈光色溫調節」時,這個指令會被發送到 mesh 路由器的主路由器,分發至各個副路由器,再發送房屋里的各個設備上。
相比于已經趨近飽和的 PC 和手機,智能家居是一片有著巨大市場潛力且亟待開發的藍海。智能音箱 Echo 的成功更是增加了亞馬遜在「家庭」這個場景下的存在感。這次收購 eero,是它進一步切入消費硬件領域的一個重要契機,只不過它的身邊,還有不少對手。
愈演愈烈的戰爭
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統,有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首先是智能設備,從最基本的燈和空調,到電動窗簾、恒溫器、空氣凈化器、加濕器。其次是環境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門窗傳感器、人體運動傳感器,以及能夠感知聲音接受指令的智能音箱。最后,設備和傳感器之間需要有一套網絡基礎設施和系統來將它們協調起來,需要路由器,大的房子需要 mesh 路由器,需要通信協議和系統。
在做路由器,以及整個智能家居系統這件事上,亞馬遜最大的對手是蘋果和谷歌。
蘋果做路由器的歷史比谷歌和亞馬遜長得多,早在 21 世紀之前,蘋果就發布了自己的 AirPort 路由器。但在 2018 年,蘋果最終為自己的路由器產品線畫上了一個句號。因為在蘋果的 HomeKit 智能家居體系內,路由器并不重要。所有的 HomeKit 設備都聽命于一個中樞設備,這個設備可以是 iPad、HomePod 或 Apple TV。蘋果所有的指令都是端到端的,在 iPhone 上發送一個「開燈」的指令,這個指令會被加密,經蘋果的服務器傳到 HomeKit 的中樞設備,最后傳到對應的燈上。這種「必須走蘋果的服務器」、「必須加密」的設計,保證了 HomeKit 用戶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隱私數據,也決定了從路由器上是收集不到任何相關數據的。這也就意味著,雖然蘋果和亞馬遜在智能家居市場有著激烈的競爭關系,但它們走的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
但谷歌和亞馬遜「練」的,幾乎是同一本秘籍,它們的系統機制和蘋果完全不一樣。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 對智能家居接入的管理要寬松很多。比如用戶用的是小米的智能燈,他也可以將這個燈接入 Alexa。這個時候當他對 Alexa 說「請開燈」,這條指令會先到達亞馬遜的服務器,然后由亞馬遜的服務器到達小米的服務器,然后由小米的服務器發送到本地路由器,再發送到小米的智能燈上。Google Assistant 的邏輯也基本類似,在這套系統里,最重要的節點有兩個,一個是聆聽指令的智能語音助手,另一個就是所有數據進出都必須經過的路由器。其中智能語音助手是「收集指令」的中樞,路由器是「發布指令」的中樞。
這一切系統機制上的高度相似,驅使著谷歌和亞馬遜之間的智能家居戰爭愈演愈烈,最終出現了兩家連續幾年在 CES 上的「大戰」,它們非常迫切地要讓自己的語音助手進入更多的第三方設備。兩家都試圖建立起一套從上到下的完整生態,才有了現在語音助手 Alexa 對上 Google Assistant,智能音箱 Echo 對上 Google Home,智能家居設備 Ring 對上 Nest,電視盒子 Fire TV 對上 Chromecast,到現在,智能路由器 eero 對上 Google Wi-Fi 的激烈戰況。
最后一招
無論是對亞馬遜還是谷歌來說,路由器產品都是「收集數據」的絕佳工具。
據 CNBC 報道,即使根據谷歌現在的用戶隱私條款,它無法獲知用戶通過這些路由器「具體訪問了什么網站」,但大部分路由器的隱私條款都允許制造商獲知「有哪些設備連接到了路由器」。所以在收購 eero 之后,亞馬遜大概率可以去統計,現在安裝了 eero 路由器的家庭里,有多少電腦、多少手機、多少智能家居設備,以及它們的具體品牌、型號。
對作為零售商的亞馬遜來說,路由器簡直是一個絕佳的市場調研工具。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在智能家居高度普及的未來,當 eero 路由器發現你家里還沒有智能冰箱,或你家的智能微波爐已經服役多年,這個數據被亞馬遜的后臺捕捉之后,它就可以在網站上推薦你購買最新款的相關產品。
如果說針對企業的 AWS 云服務讓亞馬遜能夠洞悉企業的需求,那么 eero 路由器則很可能會成為亞馬遜感知消費端市場風向的一個「探針」。這是亞馬遜這門生意最關鍵的燃料,了解消費者需要什么,然后把他們需要的東西賣給他們。
對于已經賣出了幾百萬臺 Echo 智能音箱,已經將 Alexa 植入進大量第三方設備的亞馬遜來說,eero 像是一管「粘合劑」,它可以讓這些設備之間的協作變得更緊密,也讓亞馬遜的智能家居生態變得更完整。這一場跟谷歌你來我往的軍備競賽已經持續了幾年,隨著整個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也將最終進入決勝的階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