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家電的普及,智能便捷、節源環保的生活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變頻技術通過改變電源頻率來改變電器轉速,大大地實現智能家電的節能和提率。再加上當前利好政策的扶植,未來的家電行業在變頻技術的應用上不斷進行研發、創新,將持續助力智能家電的新起航。
疫情下的家電行業,利弊雙重
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從這次疫情來說,爆發性快,持續時間長,整個世界的各個行業都受到影響,家電行業也不例外。根據4月27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報告》獲悉,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家電市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奮力前行,零售額規模達1204億元,同比下降35.8%。
家電行業作為一個全球產業鏈,由于受到疫情影響,從材料到芯片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整個產業鏈的供應和生產。另外,家電行業在功能使用上也受到影響,例如戶外使用的產品呈現出滑坡式下降。
與此同時,疫情蔓延也會帶來有利的一面,為某些產品的銷售帶來了機會。例如戶外活動受到限制,類似冰箱、家用3D打印機等室內產品的銷量得到了很大的增幅。
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mcu事業部應用開發部經理錢辰鵬表示,家電行業可以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分析人的活動,以此來決定自己在產品上的選擇,并做相應的一個調整。
再加上國際貿易一些形勢的突變,疫情可以說是一個行業的危機,也可以說是一個機會,即國產替代的機會。
中微半導體(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應用開發部部長潘安表示,進口芯片引進慢慢被邊緣化的情況下,國產的芯片將影響出口的銷售量。
廣州德瓏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何偉強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國內家電行業競爭加大,產品的提升將會倒逼家電廠家對產品品質和服務的提升。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大的促進作用。
影響雖然不一定馬上消失,但家電行業要現在疫情之下獲得重生的機會,不得不在新產品上找到新的突破點,以擴大銷售,搶占市場份額。
疫情幾乎改變了人們的辦公方式,人們在居家生活方面的產品需求比以往增多。對家電來講,智能家電品類的銷售量會比以往增多。
深圳市必易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波表示,必易的想法是加大在智能終端小家電電源以及智能家電電源產品的開發。另外,我國國內的MCU的產品,對于國外技術而言,具有一定的延后性。我們要在低端產品的基礎上往國外一些高端的技術去靠攏。
潘安則表示,中微作為一個國內MCU知名的一個廠商,也是在不斷提升技術能力,不再過多依賴國外的技術和產品,而是由自己來主導這個事情。
針對整個中國的家電行業來說,目前雖然有一定的技術增長,包括功能方面的更新,但從本質上來說,仍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特別是針對一些小家電的產品。
深圳市飛尼奧科技有限公司FAE經理宋光波表示,不管是針對國內的新需求,或者是說國外的需求,我國家電行業在品質和能效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間,包括整個產品的工業設計仍然有很多空間可以挖掘。
效能標準政策助力推動變頻技術
節能環保成為生活新時尚。變頻技術在智能家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是當前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技術。在家電行業變頻化發展的趨勢下,從空調開始,發展到掃地器、冰箱等,家電逐漸變得小型化、多功能化。
恩寧安全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強華表示,變頻產品與定頻的不同,它是節能,但是它的器件增加,導致它的維修率可靠性下降。變頻技術可以使產品的可靠性提高,體系變成專業化、模塊化。
何偉強則表示,就國內目前發展,工藝這塊如果說能夠提升上來,微波爐變頻方面推廣會越來越快。
2020年新出臺的家電效能標準政策,變頻技術在家電行業的占比有望提升。目前的變頻技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展,但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東芝電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系統LSI技術部應用工程師黃文龍認為,半導體器件的可靠性是一個需要改進的地方,因為變頻技術需要很多半導體器件的參與。如果以往的交流電機只有電機在里面,不需要半導體器件的參與,那它的壽命可能會更長。
何偉強告訴記者,國內很多變頻化方案現在使用了比較多國外的元器件,配套和技術的發展可能是有點欠缺。另外,國內的一些高端產品,包括微波爐變頻一直受困于一些國外的器件,應用有欠缺,這主要是配套的問題。跟隨扁平化的一個發展,企業需要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更穩定的一些元器件賦予給產品。
變頻技術實際上主要是針對電機,包括工業和家電行業,其占比都非常大,應用也非常廣泛。
宋光波接受采訪時還表示,新的能效標準政策出來以后,作為一個站在終端的用戶,很歡迎這項新的政策。因為新政策可以使用戶倒逼著廠商去進行產業升級、技術升級。特別是針對一些比較核心的控制算法,其中包括一些元器件,都有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另外,因為目前很多產品還是依靠國外的技術發展起來,國產的器件與跟國外元器件競爭,更好地匹配國產家電,實際上都需要長足改進的。
在技術與政策的雙重推動下,家電行業發展空間將變得更加廣闊。隨著國家加快5G網絡建設,5G對于智能家電的賦能來說是全方位、多視角的。智能家電時代下的生活將呈現出全新的狀態。
不可否認,5G具有高速度性、低延遲性等特點,對智能生活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晶訊給我們設想了這樣的一個生活狀態。5G作為一個大型的網絡,比如說城市管理,它可以做一個寬帶的運輸,幫助實現智能物流,包括無人駕駛及大的方向端都可以去實現。然后它作為一個收集口去放到小區,再放到智能家居里面。
智能家居的設備逐漸發展可能會是人在車上,人們可以調整好自己的習慣,比如說它自動計算你到家還有多遠,它會自動地在家里面去幫你打開你的空調,你的回家模式是什么樣子,直接在回家打開門的時候就是一個回家的狀態,不需要再去空調,純無感化的控制。當你睜開第一眼,傳感器會自動感應。醒來時,窗簾也會自動打開,包括播放輕松的音樂,放當天的新聞。在關門的同時,車也會自動啟動,然后從你的車庫慢慢的走到你的門前,你可以坐車去上班,這都是5G建設會實現很大的一個躍升。
另外,新基建的發展必然會引起帶動智能家電新一波的消費量增長。按現在的發展趨勢來說,飲食產品、空調產品、影視產品、家用的服務機器人以及廚房器具等,必然會有一個升級換代的過程。對于家電產品來說,未來的智能家電將朝著可靠性、簡約化、體積小等方向發展。這對企業來說,要分工合作,使產品做成模塊化,組合起來才能適應不同的消費層次。
徐強華表示,家電生產做成模塊化,像拼節目一樣,有些功能既可以增加或減少,即根據客戶需求,把它組合拼成各種需求,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目前,AI技術在家電行業的應用已經逐漸滲透,為產品帶來新的附加值。當前的主流家電廠商在AI技術的應用上已覆蓋全產業鏈。另外,AI智能家電更加注重場景化應用。隨著AI技術發展,智能硬件技術、家電結合的迭代設計以及5G帶來的物聯網環境,家電智能化將實現新的發展,智能家電新生活也將廣泛開啟。
探索與突破,智能家電行走在路上
家居智能化是當前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在當前的技術發展趨勢下,智能家電領域的技術逐漸集成化、低耗能。
張波告訴記者,極高集成度以及高功率密度是電源永無不變的話題,產品的效率也需要不斷提升,必易在這兩方面也都取得一些成績。面向未來,像格力運營方面朝著更大、更高的耐壓,更強的靜電抗受能力,必易目前都有不錯的產品推出。
目前家電領域朝著萬物互聯的方向發展。其中,阿里巴巴、百度都推出了一個智能化的語音控制方案,智能語音成為新潮流。
中微半導體(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應用開發部部長潘安表示,作為一個專注于家電方面的企業,中微也希望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目前實現的一些方案發展和技術突破,都很有前景。
就目前的智能化程度來說,AI識別、云端控制讓家居充滿了科技感。然而從用戶角度來看,在使用這些產品時,仍然需要主動去控制電器的開關,例如借助APP或者使用語音,實際上解決的痛點相對較少。
劉洋認為,未來可以引入了藍牙match的方向去聯合傳感器,讓用戶實現無感控制。
徐強華還表示,智能化的發展落實對消費者而言,最關心的是家電產品的可靠性。此外,智能化的操作可人機對話,設計簡單,功能使用常態化、平民化,這是消費者對智能家電的現實要求。
錢辰鵬認為,家電實現萬物互聯,網絡數據的安全性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智能化以后必然會帶來云端數據的安全性問題,這也是對客戶可能會需要關注、顧慮的點,家電企業需要給到客戶保證。
如果所有行業的利潤放在硬件銷售上,那么整個增值服務是非常小的?;谥悄軘底只瞻l展,未來家電企業的利潤增長點不僅只來源硬件銷售,而是更多地實現產品的服務內容和全屋家居的聯動,以實現它的更高利潤點和賦能。
劉洋認為,整個產品服務的利潤增長點,實際上是在于更加智能無感化的控制。
錢辰鵬表示,可以看到像手機行業最大的廠商利潤可能不是依賴它的手機銷售,而是更多依賴的是它的增值服務,并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家電行業也是這樣,配合較好的硬件再加上算法,形成獨有化的智能化的管理,以此可以提供更好的一個增值服務,形成一個正向的反饋。企業可以把服務做得越來越好,而不只是停留在對硬件的不停壓縮成本上,來滿足它的利潤點增長的要求。這樣才能把生態越做越好,把消費層次越提越高,整個產品做得也越來越有特色。
家電企業造芯,未來在來
針對家電行業的芯片設計與制造,九大造芯家電企業就其生產的家電產品實現了自有的造芯基本面。這些企業造芯分明,各有側重,但是在布局物聯網芯片和關注半導體新材料方面,步調幾乎一致。
宋光波對此表示,作為一個代理商,很希望也很看好國內新的發展。中國在芯片制造上得到了很明顯的發展,但是與國外仍有一定的差距。從長遠來講,不管是國家還是市場需求,中國在整個產業布局方面、扶持力度、技術更新和產品更新迭代上發展將會越來越快。所以說,目前國內的新發展還是很值得被看好的。
? ? ? ?責任編輯:tzh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