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視和我們很熟悉的3D電影有什么差別呢,它的未來會怎樣,大范圍普及還有多遠?
3D電影“被動” 3D電視“主動”
在電影院人們可以享受到身臨其境的3D畫面,這是通過4K數字電影系統。在同一時間分別將2K(指1920×1080分辨率的畫面)的3D畫面傳遞到觀眾每只眼睛。在電影院,通過低成本的被動式眼鏡就可以讓很多觀眾一起享受,這種眼鏡可以清潔后循環使用。
日本索尼公司的技術人員介紹說,4K是數字電影領域的一個分辨率指標,準確說是4K×2K,簡單地說就是4倍于現在的1920×1080分辨率畫面,最高級別的4K×2K電影分辨率為4096×2160,總像素超過800萬。4K×2k放映機放映出來的畫面,要比目前國內普遍使用的2K放映機(分辨率1920×1080)清晰4倍。目前4K×2K已經成為電影業界的3D標準格式。
電影院用的一般是被動式偏振光3D眼鏡。比如,電影放映時使用索尼的3D4K投影機,投影機分兩個鏡頭,鏡頭前面加偏光片用來“分”光。觀眾則使用被動式偏振光3D眼鏡觀看電影,這種眼鏡的左右眼分別“取”不同弧度的光(即圖像),觀眾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立體圖像。
3D電視是在2010年開始投放到市場,目前索尼、三星、夏普、松下等公司所采取的是“幀順序”配合主動快門式3D眼鏡的3D電視技術,來顯示全高清的3D圖像。這種主動式快門技術是目前較好的3D電視解決方案。
利用這種方式,電視機里的畫面是左右交替出現,并利用主動式立體眼鏡與屏幕畫面同步開關來實現3D觀看效果。同時,一些企業都有一些獨有的改進3D畫質的技術,目標是使雙眼能看到清晰的3D圖像。
除上述通過主動快門與電視同步開關的3D電視技術外,業界還有一種被動式的3D電視技術,該技術需在3D電視屏幕上覆蓋一層偏轉膜,并配合被動式3D眼鏡觀看。這種技術目前更多應用于中小尺寸3D電視。
3D電視前景廣闊,具有吸引力的內容是發展關鍵
3D電視節目能夠為觀眾提供更豐富的信息和更真實的臨場感受,是電視技術發展的新方向之一。
目前在國內開通的3D電視頻道,數字信號是通過衛星發射,數字落地,所以在家看3D電視頻道節目需要有3D電視機配合3D眼鏡、同時需要配備數字電視機頂盒并已在數字電視運營商處開通了高清數字電視服務。
但無疑,裸眼觀賞3D電視是未來的一個方向。索尼的技術人員透露說,索尼其實也已經開發出裸眼3D電視原型機。但企業認為該產品現在進入家庭,在技術上、在價格上尚不成熟。
其實,3D電視是配置較為完善的2D電視,除觀賞3D頻道、藍光碟機和個人拍攝的3D節目以外,大多數時間用戶還是在觀賞常規的2D電視節目。3D電視機本身的維護沒有什么特殊之處,配套的主動式快門眼鏡通常較昂貴,需要妥善保管。當然也不是所有形式的電視節目都適合通過3D方式拍攝和播出。業界普遍認為,3D影像提供的真實感、立體感、現場感更適合體育賽事、文藝演出、動作電影、動畫電影以及立體游戲等內容。
索尼的3D業務負責人認為,3D電視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高清電視研發已有30年的時間,推廣時間花了10年。3D電視是基于高清和數字技術基礎上的發展,推廣才兩年時間,已經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標清、高清會共存,3D、2D會共存。
通過提供大量的、特別是優質的3D內容,3D電視市場在2011年得到快速的增長。目前,消費者正逐步認識到最新的3D娛樂力量。業內專家也指出,3D顯示技術可以給消費者在家中帶來全新的、與眾不同的娛樂體驗。然而目前3D電視的內容并不是很豐富,也缺乏一些有吸引力的內容,這兩點成了發展3D電視市場的關鍵因素,同時又需要提供足夠多的機會讓消費者體驗到最新的3D技術。但從長遠來看,3D電視的發展還是很美好的!
2011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上,3D電視、3D家庭影院、3D游戲是“主打”的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