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手表元老級廠商Pebble推出的產品曾經領先Apple Watch兩年多,但最近卻以賣身結束了其創業歷程,美國著名科技記者史蒂芬?萊維(Steven Levy)撰文,講述了智能手表制造商Pebble被Fitbit收購前的最后時光。Pebble CEO接受萊維采訪時,也對他們犯下的錯誤進行了總結。
以下為原文內容:
如果硅谷的神話屬實,埃里克?米奇考夫斯基(Eric Migicovsky)此時應該興高采烈才對。畢竟,他失敗了。
過去9年,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Pebble身上——21歲那年,當時還在荷蘭代爾夫特留學的米奇考夫斯基就創辦了這家公司,盡管那座城市最著名的是陶器,而非科技。
他的經歷已經成為一段傳奇:在Y Combinator內部孵化時困境重重,但卻通過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一夜爆紅,他們開發了自己的品牌,還賣出了200多萬塊智能手表。聽起來似乎成績斐然,但這并非故事的全部:Pebble陷入虧損,短期內仍然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于是,米奇考夫斯基在12月6日把Pebble的關鍵資產賣給了Fitbit,其中也包括該公司的知識產權。據報道,Fitbit將聘用Pebble 40%的員工。如今,30歲的米奇考夫斯基將面對自己成年之后第一段失去CEO頭銜的日子。
而在這樣一個迷戀失敗的文化中,他也終于獲得了終極文憑:一段徹底失敗的創業經歷。
但他并不高興。
他也沒有因此悶悶不樂。當我上周在帕羅奧爾托的一家餐廳見到這個又高又瘦、滿臉胡須的加拿大人時,他仍然保持著前景明朗時的那份快樂和睿智,但我們之間的對話還是比較嚴肅。畢竟,Fitbit在那一天完成了對Pebble的收購。
米奇考夫斯基之所以愿意見我,是因為我會不定期地報道他的公司。早在他還只是Y Combinator孵化的一家硬件創業公司時,我就采訪過他。那是在Y Combinator 2011年舉行的冬令營上,他的公司當時還叫Alerta,而他們出品的智能手表名叫InPulse。
除此之外,Backchannel還在過去兩年多次對他進行采訪,我們將那個系列的文章稱作《Pebble探險》。蘋果2014年9月發布Apple Watch后,我就采訪過他。米奇考夫斯基當時說,Apple Watch的出現是對可穿戴設備的一種認可,因此Pebble將受益于此。
我見過早期版本的Pebble Time Round,它外形很酷,有點像斯沃琪。今年早些時候,我還有幸見到Pebble將產品線拓展到無屏設備——它可以拴在鑰匙環上,還可以通過流媒體音樂為你的跑步過程增加樂趣。(它還能運行亞馬遜Alexa軟件,支持數以千計的語音指令。)
當我們安排此次會面時,關于Pebble將出售給Fitbit的消息已經曝光,他提出了一件我已經開始思考的事情:記錄Pebble的最后一段冒險。
“愛冒險”很適合描述Pebble今年的歷程:2016年從危機中開始。前一年,這家曾經盈利的公司出現虧損,2015年下半年甚至沒有完成銷售目標。
Pebble此后再也沒有恢復盈利。2016年3月,米奇考夫斯基將160人的員工團隊裁剪了1/4,彼時的Pebble剛剛從帕洛阿爾托那簡陋的總部搬進了紅木城市中心寬敞明亮的新辦公室。當時滿懷樂觀的他們租下了兩層樓,但現在的人員只能坐滿一層。
結果顯示,Pebble和蘋果都誤判了可穿戴市場。“手腕上的iPhone” 并沒有獲得人們認可。到目前為止,手腕上的唯一一款殺手級應用似乎就是健身。
可穿戴設備的活躍用戶發現,攜帶一款能夠追蹤自己體征數據和跑步指標的設備的確很有用。蘋果重視時尚,Pebble看重效率,而且不遺余力地引導第三方創新。但這些努力都沒有奏效,只有健康和健身才能為智能手表市場賦予真正的活力。
“我們覺醒得晚了,蘋果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米奇考夫斯基說。(他承認,通知或許是智能手表的另外一項關鍵功能。)“我們并沒有在2014年開發這一市場——如果我們那時候就定位于可穿戴健身智能手表,情況或許會有所不同。”
值得肯定的是,Pebble一直都在努力追趕。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產品的確把健身作為重點,上文提到的Pebble Core鑰匙環設備的大小跟一張麻將牌差不多。(你或許已經發現,第二代Apple Watch也瞄準了健身人群。)
Pebble還推出了針對健身應用優化的新手表,并配備了心跳監測功能。今年4月,這款產品的Kickstarter眾籌項目吸引的訂單金額超過1200萬美元。
但一切都已經太遲,這些銷量已經不足以挽救Pebble。Pebble Core注定成為一款幽靈產品——雖然它的原型產品頗具吸引力,但卻永遠無法向2.24萬Kickstarter支持者發貨。(他們將通過Kickstarter系統獲得退款。)
在今年4月的采訪中,米奇考夫斯基在談論Core的時候并沒有告訴我,他們之所以返回Kickstarter,其實是因為該公司已經無法繼續融資。“裁員期間很難融資,我們已經無人問津。”他現在對我說,“正因如此,我們才使用Kicksatarter。在Kickstarter之后,我們嘗試過融資,但卻沒有成功。”
整個春天和夏天,米奇考夫斯基嘗試過各種方法來挽救他的公司。但隨著夏日結束,圣誕購物季來臨——新產品已經推遲,他們原計劃的發布時間是不晚于2017年——他也開始快馬加鞭。
“9月很忙。”他說,“我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我去過中國,試圖簽訂操作系統授權協議,還見了一些投資人——他們跟創業初期見到的投資人處在不同層次。” 他沒有拜訪頂尖風險投資公司,而是找到了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和家族信托基金——這都是傳統科技圈之外的企業。
他想過很多方案,甚至曾經考慮過股權眾籌。但由于該公司已經因為經常使用Kickstater進行產品眾籌而遭到批評,所以這個計劃只能作罷。其他很多方案也都遭到否決,包括一些極端想法:“例如炒掉所有人,把公司規模降到10個人,看看究竟會發生什么。”
他現在把當時的情況比作總統大選夜當晚的情形:看著特朗普的票數越來越多,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還有什么辦法能夠勝出?跟希拉里一樣,米奇考夫斯基也已經回天無力。
今年10月,米奇考夫斯基終于認定Pebble已經無可挽救。是時候賣掉公司了,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保護客戶,維護跟開發者的關系,同時還要不遺余力地為員工爭取利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反而給他和其他高管帶來了新的動力。
“當我們10月份作出決定后,事情就變得簡單了。”米奇考夫斯基說,“我們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賣掉公司。”
最合適的買家顯然是Fitbit,它是可穿戴健身市場的領導者,最近還剛剛進入智能手表市場。
米奇考夫斯基表示,除了不錯的現金儲備(據《彭博商業周刊》估計,Fitbit的現金余額接近4000萬美元),Fitbit吸引他的地方在于該公司愿意保留Pebble的開發者和用戶。
盡管目前還不清楚今后將如何發展——比如,未來的Fitbit智能手表能否運行Pebble操作系統?——但米奇考夫斯基在博客中表示,Fitbit的交易可以將開發者的觸角從200萬Pebble用戶擴大到5000萬Fitbit用戶。“Fitbit大力支持開發者。”他說。
盡管該交易的細節并未完全公布(米奇考夫斯基不能隨意披露這些信息),但從Pebble和Fitbit各自在博客上發布的聲明來看,這是一場資產收購交易,涉及Pebble的軟件、固件、專利,但并不包括實際的硬件和庫存。Pebble仍要負責解決自己的債務。
Pebble的智能手表仍可以繼續使用,Fitbit最初也將支持Pebble智能手表,但保修政策已經無法享受。為其開發第三方應用和插件的公司仍可繼續開展業務,只是用戶數量會不斷萎縮。通過Kickstarter訂購Pebble產品的用戶將會獲得退款。
Fitbit最近也遇到了自己的麻煩——該公司上月下調了圣誕購物季期間的銷售額預期,股價也創下歷史新低——但吸收了Pebble的工程師和專利之后,Fitbit未來的產品有望得以改進。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米奇考夫斯基去年4月接受采訪時表示,Fitibt很早就意識到健身將成為早期可穿戴設備的重要功能,并以此為基礎開發產品。
“他們大致明白如何從健康產品轉型為更加大眾化的智能手表。”他當時對我說,“我們目前的情況剛好相反,我們起初是通用智能手表,但現在必須意識到健康才是人們使用Pebble最主要的目的。”當然,他那時顯然不知道Fitbit將通過收購他的公司完成轉型。
Fitbit CEO兼聯合創始人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在新聞稿中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隨著基礎的可穿戴設備越來越智能,隨著智能手表逐漸增加健康和健身功能,我們看到了發展自己強項所蘊含的機會,希望在可穿戴領域擴大我們的領先地位。”
米奇考夫斯基并不會加盟Fitbit。他對是否會效力于Y Combinator也不置可否。無論他從事什么工作,都不會帶著大筆財富離開Pebble。“這不是那種交易,”他說,“這筆交易主要考慮的是客戶、員工和廠商的利益。”
他有沒有遺憾?
“我不會有太大改變。”他說,“我的計劃不夠完美,但很少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我們試過了,還開發了不錯的產品,然后賣了出去,我們開辟了一個市場……但我們卻沒能更進一步。”
他對硅谷的“失敗徽章”怎么看?米奇考夫斯基不認為自己獲得了這樣的徽章。“我未必符合快速失敗的模式。”他說起自己長達9年的征程時說道。但對于米奇考夫斯基來說,出售公司的重要動機就是保留機會,以便繼續培育他所建立的社區。
“這并不是個規模龐大的社區,但我認為它也有一定的規模:全世界約有200萬人。”他回憶道。
在我看來,埃里克?米奇考夫斯基在30歲之前取得了很大成就。盡管他的公司突然死掉,但Pebble的確很有創意,也很有包容性,他們向用戶傳遞了價值,還為開發者創造了社區。在大企業爭得你死我活,有時甚至誤入歧途的時代,Pebble卻令人耳目一新。
米奇考夫斯基今年只有30歲,他還有大把的時間為自己創造輝煌,也有大把的“手表”幫助他把握時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