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未見到3D打印機之前,想必您同我一樣想一睹3D打印機的“芳容”,瀏覽關于3D打印機的論壇、貼吧甚至在百度搜索框中輸入“3D打印機”一探3D打印機的究竟。一個個“栩栩如生”的3D打印作品映入眼簾,心里對3D打印產生著這樣或那樣的疑惑。3D打印的模型究竟如何出爐?事實上,3D打印的學名為增材制造技術,相比傳統減材制造技術,增材制造技術是將模型一層層打印出來。就3D打印成型工藝而言五花八門,諸如:FDM、SLA、SLS、SLM、DLP、3DP等,這些成型技術原理不一、各有特色,但無不呈現同一特性,那就是增材制造。之前筆者在《領銜高新技術 國產桌面SLA 3D打印機》系統解析過SLA技術的成型原理。今天,筆者將解開FDM技術成型原理的面紗。
●什么是3D打印技術之FDM
或許你曾糾結于諸如形象各異的小裝飾品究竟如何出爐,或許你曾苦思憫想搞懂3D打印技術的成型原理。究竟這些精美的打印品如何通過3D打印出現在人們面前?
精美的3D打印成品
今天我們來揭示作為3D打印成型技術之一的熔融沉積成型技術(FDM)。FDM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的簡寫形式,即為熔融沉積成型。搞懂FDM成型技術,首先我們需要轉變思維。通常2D打印是在一張紙上(一個平面上)完成打印,而3D打印是完成一個立體模型的打印。FDM,通俗來講就是利用高溫將材料融化成液態,通過打印頭擠出后固化,最后在立體空間上排列形成立體實物。
平面數軸(左)立體數軸(右),3D打印是完成立體模型的打印工作
FDM是目前3D打印機使用較廣的技術,同時FDM成型技術已被Stratasys公司注冊專利。基于FDM成型技術的機型在中國甚至世界3D打印機市場占有較大的比例。較為著名的FDM 3D打印機有MakerBot Replicator系列、3D Systems的Cube系列、太爾時代UP!系列、弘瑞3D打印機等。
FDM 3D打印機
當然作為成型技術的FDM同其它成型技術相比有其固有的優缺點。優點:成型精度高、打印模型硬度好、多種顏色。缺點:成型物體表面粗糙。
當我們了解FDM 3D打印技術的時候,我們便不會再云里霧里了。其實,FDM成型技術較為簡單,只要我們仔細想象一下便會明白其中的內涵。那么,一件件精致美觀的3D打印品需要經過哪些步驟出爐的?下一頁,我們將了解3D打印的成型過程。
FDM 3D打印技術來源及工藝
●FDM歷史來源及成型過程
先從熔融沉積成型技術的歷史來源說起。FDM技術出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1988年,科特克魯姆普發明了FDM(熔融沉積成型技術),次年科特克魯姆普成立了Stratasys公司。1992年,第一臺基于熔融沉積成型技術的3D打印產品出售。FDM成型技術已被Stratasys公司注冊專利。
FDM成型原理相對簡單,打印之前FDM 3D打印機內置軟件自動讀取3D模型數據并將其分層。分層之后,經過高溫熔化的液態通過打印頭擠出,擠出后遇冷迅速凝結固化,然后通過打印頭在平面上的擺動以及打印板向下位移形成立體實物。
FDM成型原理,打印頭實現一個平面上的移動,打印平臺上下移動實現分層
3D打印需要經過3D掃描、3D建模的過程,最終完成3D打印成品。當然,基于FDM成型技術的3D打印機也不例外。除去3D掃描、3D建模過程,就3D打印本身而言,FDM成型技術一般經過以下環節。首先FDM軟件對3D模型數據進行分析、分層,生成打印路徑以及支撐路徑。其次,打印頭和打印平臺會升至3D模型設置的溫度。
打印頭(左上)打印平臺(下方),打印開始后打印平臺從上向下運動
最后,打印過程中,打印頭在平面上的位移以及打印平臺上下位移會形成一個三維空間,打印頭和打印平臺根據生成的路徑進行打印。在打印過程中,打印頭完成一個平面上的打印任務后,打印平臺自動下降一層,打印頭繼續打印。循環往復直至成品的完成。
打印頭,打印時熱熔的液體會從中間細小的孔徑擠出
FDM 3D打印機打印過程,當打印頭完成一個層面上的打印后,打印平臺自動向下降,直到成品的完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