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時間除LCD外,幾乎其他技術的顯示器都無大幅商業化發展的機會,例如PDP(等離子,***稱為電漿)雖適合大尺寸制造、暗處播放,但大尺寸LCD價格太過低廉,逼迫多數PDP廠關閉,如Hitachi、 Pioneer均關廠,剩Samsung、Panasonic等業者支撐。
智能手表面板在陽光下也要看的清楚,讓新型顯示器打開市場需求(圖為MetaWatch)
OLED 方面也類似,OLED不容易大尺寸化,Sony曾嘗試推行OLED TV也因價位過高而失敗。其他技術也類似,Netbook低價銷售的結果,使OLPC用的Pixel Qi面板未能普及(雖然ASUS Eee Note也曾採用過),Pad產品的暢銷,也讓EPD(E Paper Display)無法進一步擴展,使顯示器技術一直獨尊標準LCD。
另外微投影技術也一直推展有限,曾嘗試推出手持式投影機,或嘗試植入Netbook、手機等,都未能增量推展,也曾期望用于車用電子,投影在車窗玻璃上,然一樣反應有限。另外Qualcomm的MEMS顯示技術Mirasol也屬于不適合大尺寸化的顯示技術,技術展示一次又一次,但實際用于量產商品卻幾乎為零。
OLED與半穿反LCD
不過,隨著穿戴式電子的興起,情況似乎有些改觀,Sony第一代的智能手表LiveView採行彩色OLED顯示器,不過第二代又改回LCD,雖改回 LCD,但不是用標準LCD,而是行類似Pixel Qi的半反射、半穿透式LCD,另一款未能量產的智能手表WIMM One(其開發團隊WIMM Labs已經被Google購并)也采用相類似技術。
另外Samsung在IFA 2013上發表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也是使用彩色OLED,MetaWatch公司與Martian公司的智能手表也均采單色OLED,采用OLED原因無它,自發光顯示器較LCD的被動發光來得省電,色彩飽和、可視角度廣。
而采用半反射、半穿透的特殊LCD顯示器,則適合在陽光下觀看,智能手表在戶外觀看的機會遠大于智能手機,因此必須採特殊設計。
Memory LCD與EPD
另外,MetaWatch的新款智能手表與Pebble公司的智能手表,均采用SHARP的Memory LCD,也是特殊型LCD,缺點是只有單色,但好處是每個顯示像素上都配置一個一位元的記憶體,可以記憶顯示的內容,如此即便長時間顯示也不會太耗電,畢竟手表的空間有限,電池電容量約在100mAh~500mAh間,與手機、筆電無法相比。
至于EPD,COMPUTEX 2013上,元太科技也與南北星公司合作,宣佈合作研發采用E Ink電子紙顯示器的智能手表,由于南北星公司過往即發展高爾夫球運動用的電子輔助裝置,如GPS手表,因而擴展延伸其產品成智能手表。
Mirasol與微投影
而前述的Qualcomm獨家顯示器技術Mirasol,也在Qualcomm發表的Toq智能手表上應用,目前業界觀察,由于系統商多顧忌 Mirasol屬Qualcomm獨家技術,擔心供貨源問題而閃避采用,推估Qualcomm會考慮開放技術授權,讓多家業者均生產、供應Mirasol。
除了智能手表外,微投影技術也在 Google眼鏡上找到發揮點,Google眼鏡采用奇景光電的微投影器,但技術來自3M,目前三大主要的微投影技術業者為Microvision、 TI、3M,其中3M的LCoS技術的實現成本最低。Google因看好后續發展,已入股奇景光電,并取得董事席。
***LCD廠現驚訊
最后,這些新興顯示器技術的展露,對臺廠其實是警訊,***LCD面板在面對日韓的技術競爭下,部份以中小尺寸為主力,中小尺寸的應用類型多,包含數位相機、手機、隨身聽、車用電子、口袋電視等等,不似大尺寸就是要做電視,臺廠若認為智能手表興起,既有中小尺寸的LCD也可以打入市場,可能會不如預期,至多低價型、山寨型、在地型的智能手表業者會比較傾向標準型LCD。
而新興顯示器的布局,***明顯不足,奇景的技術亦掌握于他人之手,元太的E Ink雖自主技術,但卻比OLED、Memory LCD等技術,更少被用于智慧型手錶上,Pixel Qi技術也是Pixel Qi公司與奇美(群創)合作。因此,若穿戴式電子市場起飛,臺廠仍會是組裝代工為多,能否吃到大餅恐有些疑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