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記者走訪三星誕生之地,在這次的走訪中我們獲悉了,三星的AI武器本月底登陸中,三星的下一代手機Note 9會更輕更薄 還是折疊屏哦!我們也總結了三星在中國為什么會逐漸衰落。
因為中文版即將在中國上市,三星電子臨時取消了Bixby的媒體溝通會。在近期走訪三星韓國水原總部時,記者獲悉了該消息。
Bixby是什么?在今年三星最新發布的旗艦機Galaxy S8、Note 8身上我們都看到了它的身影。它是三星電子在AI上的拳頭產品——人工智能助手。按照三星電子的規劃,Bixby不僅僅會用在智能手機上,未來還將運用到平板、電視、冰箱等其他產品,甚至包括非三星公司的產品。
當然,外界更關注的是三星下一代智能手機會是什么樣?會推出哪些新技術?是否如外界所言將推出折疊屏、柔性屏手機?在記者與三星手機外觀、音樂、拍照、天線等業務負責人短暫接觸后,并沒有得到明確答復,但從中也窺見到一些脈絡。
11月底Bixby登陸中國
走進三星韓國水原總部,這里就像一座小鎮。有超過3萬名員工在這里工作,大多是研發人員,比例達到70%。三星很多優質的產品都來自于此,所以這里又被稱為數字城市。
在參觀完三星創新博物館后,交流從穿戴設備正式開始,Bixby是討論的焦點。
蘋果有Siri、微軟有Cortana、亞馬遜有Alexa、谷歌(微博)有Google Assistant,三星自然也不會放棄自己的語音助手。
Bixby的第一次亮相是在今年3月Galaxy S8發布之時。根據三星電子的介紹,只要能通過觸摸屏做到的事情,用戶通過語音指揮Bixby,幾乎都能做到。但Bixby最大的亮點在于它能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進行自我學習調整,這可能是上述智能語音助手所不及的地方。
由于適配各國語言的問題,Bixby需要長時間的開發學習,直到最近才推出英文版,而中文版11月初才剛開始公測。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期間,Bixby除了完成在S8、Note 8等智能手機上運行外,也與其它產品完成了適配。
三星電子專門負責穿戴產品的韓翔宇告訴記者,前不久已發布的無線耳塞Gear Icon X已支持Bixby,而且很快會在中國上市。
今年6月,三星電子在美國發布了Gear Icon X,售價199.99美元。其采用了分體式耳塞設計,自帶一個膠囊樣式的收納盒,同時它也是耳機的移動電源,可以為耳機完整充電兩次。
除了一般的藍牙耳機功能之外,它還繼承了運動/心率監測模塊,可以實時監測運動健身數據。Gear Icon X還內置了4GB容量存儲空間,可以直接把音樂文件放到耳機中擺脫手機等設備進行播放。續航方面,使用藍牙連接的情況下大概可以連續使用1.5小時,直接播放內置曲目大概可以使用3.5小時。操作簡單,只需要在耳塞上輕拍或者滑動即可執行切歌或調節音量等操作。
當然,最關鍵的是它可以運行Bixby。點擊并保持耳塞不動,就可以訪問Galaxy手機上的語音控制,這比蘋果AirPods功能要強大不少。
據悉,三星計劃今年年底前在中國市場推出Gear Icon X,在11月底正式發布Bixby中文版。
三星水原總部創新博物館
此外,Bixby將像Alexa和Google Assistant那樣,向開發者開放接口與開發工具,將更多應用和功能加入其中。例如,可以通過語音命令Bixby在微信朋友圈上發表任何內容,前提是需要與微信完成互配。相信中文版推出的時候,三星會考慮開發更多本土的應用來支持Bixby。
韓翔宇用一句話描述了Bixby的未來規劃,即所有智能家居設備未來都會加入Bixby。在近日三星開發者大會上,三星電子無線事業部CTO李仁鐘發布了Bixby2.0,并表示三星將打造更個人化的開放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李仁鐘表示,“1.0 版的語音助理 Bixby 是致力于理解智能手機用戶的操作環境和前后語言溝通環境。至于在 2.0 版本的 Bixby 上,將會成為在三星智能電視、冰箱等家電上通用的物聯網智能功能系統。”
在參觀三星創新博物館時,記者看到了一臺加入Bixby的智能冰箱,目前它只支持韓語。顯然,對比目前的智能手機語音助手,三星Bixby擁有更強大的功能和更完善的交互。
Note 9會更輕更薄 還是折疊屏?
在首爾的研發中心,我們了解到了三星手機的產品設計思路以及未來的想法。
對于Galaxy系列的產品設計,三星電子通常采用的是不同的設計師,金國煥是剛剛發布沒多久的Note 8的設計師。在他看來,一款手機產品的設計之初,符合市場需求和用戶使用習慣的設計最為重要。
三星電子首爾研究中心
Galaxy Note的第一代產品是在2011年,是三星電子設計的一款介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間的產品,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屏幕。記得當時,智能手機注重便攜,4.3英寸就可以稱之為巨屏了。而5.3英寸的Note出來后,轟動了整個市場,Note一舉成名,手機廠商紛紛效仿,智能手機也從此進入大屏時代。
Note 8是Galaxy Note系列的第八代產品,從產品設計上來看,依舊是大屏,但沒有延續之前肥大的Note外觀。最大的變化是采用了全面屏,與上一代相比明顯更瘦長。
金國煥對記者說:“這個比以前的Note變窄的原因是,我們調查后發現它更適合用戶單手操作,手感會最舒適,在全面屏下顯示應用程式時也是最佳的畫面比率。”
與過去設計產品注重技術不同,三星手機現在更注重市場需求和用戶習慣。“手機是一個技術集約型產品,設計師有很多想法,但根據消費者使用習慣并結合最新的技術是設計時最先要考慮的問題。”金國煥說。
比如在中國市場三星電子持續多年推出的翻蓋設計W心系天下系列,售價過萬元,但中國市場對翻蓋設計有需求。據悉12月初,三星W2018將在廈門發布。
對于網上有消息稱三星正在研發一款名為Galaxy X的可折疊屏幕智能手機,金國煥沒有正面回答。但他表示,手機設計未來要回歸本質,技術要融入生活,操作要簡單化,所以手機會更輕、更薄。
同樣的理念在三星手機拍照的設計上也是如此。Note 8采用了雙攝配置,但和其他品牌智能手機的雙攝方案有差別。首先在傳感器上,都采用了支持全雙核對焦的1200萬像素傳感器,以及廣角+長焦鏡頭方案,并且兩支鏡頭都支持OIS光學防抖技術。
這樣的好處在于,在動態環境拍攝時,得益于雙光學防抖技術的加持,Note8的整體畫面質量非常高,可有效避免因手晃動而造成的“糊片”問題。這也使其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兩顆光學防抖攝像頭的智能手機,
三星電子移動事業部相機研究副總裁李庸求對記者表示,拍照無論怎么設計都要先滿足基本拍攝時的高品質需求。面對時下多鏡頭的做法,他并不認為這會成為未來的趨勢。至于在拍照的人工智能算法方面,三星稱還在研究中。
據悉,網傳的Galaxy X將采用三星的柔性OLED屏,且100%全面屏,這對擁有屏技術優勢的三星而言也并非不可能。不過,這些對三星手機的天線設計、安全要求都是一個新的挑戰。
在參觀三星手機天線設計實驗室時,記者無疑發現了其正在研究MIMO 8x8的天線設計,具體應用到哪一款產品相關人士沒有透露。目前,智能手機上采用MIMO 2x2已普遍, MIMO 4x4只有個別機型,其中就有Galaxy Note。不同的MIMO天線技術代表著手機接收數據的能力不同,要知道隨著5G以及未來更高速網絡的到來,率先配備多天線設計的智能手機在上網等傳輸數據時將更快。
三星眼里的華為、小米以及OV
在最新的第三季度財報,三星電子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實現約合128.1億美元的運營利潤,同比暴增179%,創下該季度歷史記錄。業績普遍認為,除了延續上一季度存儲、屏幕的增長之外,來自Galaxy S8、Note 8系列的熱銷功不可沒。這也意味著三星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開始回暖。
但需要注意的是,三星手機依舊面臨著強勁的競爭對手,中國的華為便是其中之一。
在走訪的過程中,記者與三星電子移動通信事業部的多位高層有過接觸,言談之間,他們承認了中國手機品牌這幾年的迅猛發展,尤其是華為手機對三星的影響。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三星電子 2017 第三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僅為2%,排名第九,而且該機構預計三星智能手機今年第四季度的在華份額將進一步下跌至 1.6%。這意味著,在5年不到的時間里,三星在華市場份額急劇縮水了超過九成。2013年的時候,三星的中國市場份額在 2013 年第二季度達到 20% 的頂峰,排名第一。
背后原因業界深知,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華為、小米、OPPO、vivo、金立等國產品牌的崛起,是造成三星手機下滑的重要原因。
此外,三星手機在海外市場的份額也正在被蠶食。根據外媒報道,AppBrain最新數據顯示,華為在歐洲銷量持續增長。在過去幾年里,華為一直在歐洲市場進行大力推廣,效果顯著。一些區域市場份額甚至超過了三星。但是三星在這場競爭中仍占主導地位,比如在捷克共和國,三星的市場份額達到33.2%,這在整個歐洲是最低的。盡管如此,這個數字仍然是華為的兩倍。
但不可否認的是,華為已是三星在手機業務上最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三星電子的高層們對記者說:“有競爭對手是好事,華為這樣對三星的沖擊,也會刺激三星做出更好的產品。”
還有一個對三星、蘋果都不利的消息是:有外媒稱,華為Mate 10即將登陸美國市場,與AT&T進行合作。華為終端官方對此不予置評。
對于另一家中國手機品牌小米,三星的人認為,發展速度驚人,尤其是今年其在海外市場的表現。IDC最新數據顯示,三星和小米在今年第三季度都以23.5%的份額并列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第一。
與中國市場一樣,小米積極的網絡定價策略讓其在印度市場成為暫時的贏家。當然,三星并沒有坐以待斃。據了解,三星電子通過Galaxy J 和Galaxy ON系列手機,希望以更優質的性能和更優惠的價格與小米競爭。正如三星電子的高層們所言,小米在印度發展雖然很快,但多是低端產品,性能并不如三星。
在評價OPPO、vivo時,三星稱贊了其渠道和營銷的能力,但三星暫時不會考慮這樣的做法,找明星為手機代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