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編譯/丹陽)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2018年1月24日發布報告指出,2017年印度整體手機出貨量增長37%,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12%,其中功能手機在2017年四季度增長了55%。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手機品牌小米在2017年第四季度市占率達到25%,首次超越三星占領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終結了三星連續六年的市場壟斷地位。其中,紅米Note 4和紅米4兩款智能手機占據2017年印度最熱賣手機榜單的前兩位。此外,中國品牌手機廠商2017年在印度市場也有極佳表現,市占率從2016年的34%上升至2017年的54%。
Counterpoint研究分析師Karn Chauhan在評論這一現象時指出,這一驚人增長主要歸因于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有強大的手機市場需求。當然,去年第四季度通貨緊縮導致的市場疲軟對市場走勢造成重大影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小米手機以價格策略、品牌渠道推廣的組合拳,獲得了印度消費者的喜愛,終結了三星在印度六年的市場霸主地位。
聯想、Oppo與vivo以6%的市占率位列在第三到第五位。
表1:2017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
在評論競爭格局時,Counterpoint研究主管Tarun Pathak指出,隨著國產品牌小米、OPPO、vivo的崛起,今年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格局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像Reliance Jio、Nokia HMD和iTel這樣的玩家,則以高品質優勢領跑功能手機市場。
Pathak先生在談及功能手機市場時指出,與普通2G功能手機相比,Reliance Jio僅在一個季度就獲得了26%的功能手機市場份額實屬不易,iTel和Nokia HMD分別占據7%和6%市場份額。據業內人士預測,4G功能機未來5年有2億臺的出貨預期,因為在印度現有的數億手機用戶升級到VoLTE手機是大勢所趨。雖然在該季度,Reliance Jio表現良好,但我們認為庫存問題仍可能對未來幾個季度產生影響。
表2:2017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
另一家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也發布報告表示,小米2017年第四季度印度市場出貨量為820萬部,市場份額為27%,超過三星的730萬部出貨量25%的市場份額。
Canalys分析師Rushabh Doshi指出,三星的失利主要因為它無法改變其低端產品的價格組合。“對于那些在意成本的消費者來說,三星很難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尤其在小米手機面向的240美元產品市場中,一個季度一個季度地丟失市場份額。小米和三星之間的競爭將持續到2018年。“
對此,三星發言人表示,“據市場研究公司GfK的數據顯示,去年最后一個季度,按銷售額計算,三星在印度手機市場占比為45%,按銷量計算占比為40%。三星手機產品線覆蓋全部手機細分市場,2017年領跑印度各個細分市場。三星是遙遙領先的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更重要的是,三星是印度‘最受信任品牌’,我們無可爭議的領先優勢,得益于印度無數消費者的喜愛和信任。“ (校對/范蓉)
2.三星懟Canalys:小米咋成印度第一大手機廠商了?;
鳳凰網科技訊據 TechRadar北京時間1月25日報道,三星表示,它仍然是“遙遙領先”的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三星這一表態是對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最近發表的一份投資報告的反應。Canalys在報告中稱,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銷售了820萬部手機,高于三星的720萬部。
三星發言人在回應Canalys的報告時表示,“三星是遙遙領先的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fK的數據,去年最后一個季度,按銷售額計算,三星在印度手機市場占比為45%,按銷量計算占比為40%。三星手機產品線覆蓋全部手機細分市場,2017年領跑印度各個細分市場。更重要的是,三星是印度‘最受信任品牌’,我們無可爭議的領先優勢,得益于印度無數消費者的喜愛和信任。” Canalys報告指出,去年第四季度雖然三星手機出貨量增長了17%,小米市場份額達到了27%。Canalys研究分析師伊尚·杜特(Ishan Dutt)表示,小米成功的關鍵原因“在于它賦予印度分公司的自主權”。
據Canalys稱,除三星和小米外,vivo、OPPO和聯想也位居印度五大市場之列。Canalys估計,去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略低于3000萬部,增長了6%。
似曾相識?
2015年,三星曾駁斥Canalys另外一份投資報告。Canalys在那份投資報告中稱,Micromax成為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有趣的是,當時三星也援引了Gfk的數據進行反駁,聲稱它占有40%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
三星印度公司手機業務部門營銷副總裁阿西姆·瓦爾西(Asim Warsi)當時表示,“在整個2014年,我們繼續借助創新和令人興奮的產品領跑市場。當年,按銷量計算我們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占比為35.7%,是排在第二位的手機廠商的逾2倍。GfK數據反映的是實際的零售數據。”(編譯/霜葉)
3.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ASP同比增長10%,全面屏刺激價格顯著提升;
集微網消息,市場研究機構GFK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為3.97億部,同比增長1%;平均售價增至363美元,同比增長10%;全球智能手機實現營收4790億美元。
GfK移動通訊零售研究全球總監Arndt Polifke評論說:“全球智能手機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增長,2017年第四季度售出3.97億部,增幅僅為1%,但銷售額卻同比增長11%。對于如此成熟的科技產品領域而言,這是一次顯著增長,主要是全面屏手機激勵消費者購買更昂貴的手機。”
從地區來看,全球銷量的增長主要受到中東和非洲(增長8%),以及中東歐(增長7%)的推動。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出現疲軟,2017年第四季度銷量降至1.13億部,降幅達3.2%,這是中國在兩年中首次出現同比下降。2017年全年銷量增至4.49億部,增幅0.3%。
西歐智能手機2017年第四季度需求總量達3700萬部,同比下降3%,2017年全年銷量1.256億部,降幅達4%。
中東歐智能手機銷量持續復蘇,2017年第四季度銷量達2520萬部,同比增幅達7%。該地區2017年銷量為8520萬部,較2016年增長9%。GfK預測,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市場的推動下,2018年銷量將增長6%。
北美智能手機市場過去兩年銷量增長最為強勁,2017年第四季度銷量同比增長6%,2017年全年銷量較2016年增長2%,總量達2.013億部。GfK預計這一形勢預計不會持續太久,2018年銷量將與2017年基本持平。
拉美地區在巴西強勁復蘇的推動下,2017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銷量持續增長,達3500萬部,同比增幅達6%。2017年銷量較2016年增長9%。然而,GfK預測拉美智能手機受到巴西增長放緩的影響,2018年將較2017年僅增長2%。
中東與非洲智能手機2017年第四季度銷量達4620萬部,同比增幅達8%,增長主要受到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推動。埃及智能手機本季度需求量實現28%的顯著增長,同時沙特阿拉伯則增長24%。該地區智能手機2017年銷售總量達1.765億部,較2016年增長4%。GfK預計中東與非洲智能手機2018年銷量將增長5%,但其智能手機普及率相對較低,這為新購機用戶留下足夠的增長空間。
亞洲新興地區(包括孟加拉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在2017年第四季度出現首次同比下降,為5860萬部,同比下降1%。這是受到印度下降3%的拖累,而印度低價4G功能手機的激增可能會“蠶食”智能手機銷量。該地區智能手機2017年銷量為2.327億部,較2016年增長8%。GfK預計2018年需求量將增長9%。
亞洲發達地區(包括澳大利亞、香港、日本、新西蘭、新加坡、韓國和***)2017年第四季度銷量達到1850萬部,同比下降9%,被韓國下降21%所拉低。該地區智能手機2017年銷量達到6850萬部,較2016年下降6%。然而,GfK預測該地區智能手機在2018年將恢復2%的增長,這主要得益于日本財富的改善。
在智能手機平均售價方面,全球智能手機2017年第四季度平均售價增至363美元,增幅達10%。多個地區的智能手機銷量雖然下滑,但銷售額依然保持高增長,就得益于智能手機平均售價的大幅提升。例如中國市場,2017年全年銷量同比增幅僅0.3%,但銷售額再次實現較高增長,較2016年增長13.1%。西歐地區第四季度銷量同比下降3%,銷售額卻增長17%,2017年全年銷量下降4%,銷售總額達560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5%。
GfK預測,由于智能手機發達市場飽和,客戶維系將成為智能手機制造商關注的焦點,這將鼓勵更大程度的創新與差異化來刺激銷量。(校對/范蓉)
4.暴跌樂視的股票居然有人接盤!買入者的理由讓人無語;
集微網消息(文/羅明)昨天是樂視股票復盤的日子,由于這些年樂視的表現太糟糕,負面新聞滿天飛,加上“下周回國賈躍亭”的梗廣為流傳,不出所有人意料,樂視迅速沖上了跌停板有91億資金被封死在跌停板,僅有716萬元僥幸出逃,持有樂視股票的普通散戶拋售還來不及,居然發現還有猛士趁著樂視股價暴跌選擇執行買入操作,讓人倍感意外。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某證券商針對那些買入樂視股票的猛士做了電話回訪,詢問他們買入的理由,回訪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紛紛感嘆:“你的世界,我不懂”。我們來看一下具體情況: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在154個買入者中,買入的股票超過1000股的有29戶(預計樂視在接下來幾天要連續上跌停板,這29戶估計要哭暈在廁所)。
至于買入樂視股票的理由,那就更讓人匪夷所思了:
約占1/3的人是嘗試買入(真是好奇心殺死貓,這些嘗試買入的人也許正是老孫或者老賈需要的)。
有27個人是不清楚買入樂視股票的風險(這些人智商基本可以告別股市了,不清楚風險還買入)。
有1個人是聽朋友介紹(這朋友肯定是損友,友誼的小船妥妥地翻了)。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有23個人是誤操作(心疼這些手滑的人)。
有15個人是無理由買了(應該是看樂視的名字好聽吉利,于是買了)。
有1個人是因為廣發群有人推薦(請務必將推薦樂視股票的人拉黑或者直接退群)。
有5個是因為樂視股價低(包含補倉與低價買入)(這是忠實地執行了高拋低吸的炒股原則)。
看了一下今天樂視股票的情況,超800萬手封單,封單金額近100億元,再看看這些買入樂視股票的理由,小編明白為什么有人炒股輸多贏少了。(校對/范蓉)
5.糖果S11采用6400萬像素+全面屏,5G手機已著手研發設計;
集微網1月25日報道
今天SUGAR糖果手機在成都舉行“夢想無邊框”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糖果手機S11,這款配備6400萬高像素拍照模式及多項AI應用的無邊框全面屏手機,將于2月1日正式開售。
“夢想無邊框”,糖果S11四攝全面屏
2017年手機全面屏之戰打響后,各大手機品牌都在不斷推出更高屏占比的全面屏手機,無邊框也是突破的難點。此次糖果S11發布正是主打無邊框、更全面。糖果S11采用5.99英寸全面屏,屏占比高達86%,加上18:9的修長顯示比例以及全高清2160*1080的分辨率,帶來更直觀的視覺沖擊和沉浸式體驗。
發布會現場,糖果手機董事長林震東表示,糖果手機致力融合現代時尚與創新科技,為智能手機注入個性風尚,打造別樹一幟的通信類時尚精品。在糖果手機戰略定位下,糖果S11秉持“夢想無邊框”的設計理念,突破現有智能手機產品的技術、設計、外觀框架,開創了全新的智能手機風潮。
“夢想無邊框”的理念,也是糖果手機選擇黃子韜作為糖果手機品牌代言人的重要原因,黃子韜也正式成為糖果手機首席潮流官。林震東表示:“黃子韜努力追尋音樂夢想、開創C-POP流行文化的態度,與糖果手機敢于突破、不斷創新的品牌態度非常吻合。”從青澀出道到扛起C-POP大旗,黃子韜以率真的個性不斷給大家帶來驚喜,展現了極強的可塑性和無限成長空間,這與糖果S11“夢想無邊框”的理念不謀而合。
在配置上,糖果S11搭載高通驍龍八核64位處理器,輔以4GB RAM+64GB ROM,支持128GB擴展容量;在網絡上,支持全網通3.0/雙卡雙待,4G+和VoLTE高清語音通話;功放采用NXP獨立的Smart PA智能功放。
在拍照方面,前后雙攝繼續保持行業的高水準:糖果S11延續了糖果手機首創的6400萬像素拍照模式,拍攝的照片放大22倍后依然清晰,真正媲美專業單反的效果。同時,糖果S11還配備前后雙攝120°大廣角的鏡頭,可捕捉更廣視野。
整體來看,在外觀方面,糖果S11采用前后雙面的2.5D炫光玻璃,運用極光紋理工藝打磨,機身側面采用鵝卵石曲線設計,流線型的圓潤機身,增強了握持手感的舒適度,該機側邊的糖果快捷鍵鑲嵌有6顆施華洛世奇寶石作為點綴。
糖果S11售價2499元,已著手5G手機研發設計
從按鍵、翻蓋,再到全鍵盤、全屏幕,手機外觀變化的背后是手機產業技術進步、理念迭代,乃至供應鏈體系的全面升級。糖果手機S11的無邊框全面屏應用,意味著著手機將進入對設計理念、生產工藝、供應體系要求更高的無邊框時代,它體現著手機廠商的綜合實力。
而在2018年整個智能手機市場,除了全面屏會持續突破更高的屏占比外,由AI加持的差異化創新將更為惹人關注。
此次糖果S11也采用了人工智能,在智能化方面也做到了真旗艦水準,涵蓋了市面主流的黑科技應用,并作出了差異化。比如糖果S11搭載了AI語音助手“糖果語音”,可通過語音輕松執行打電話、設置鬧鐘等指令,內置的“糖果翻譯”還可實現中英實時互譯,掃除語言障礙。此外,糖果S11還配備了基于128個面部特征、1024個特征維度的人臉ID 識別技術,讓人臉解鎖更安全快捷。
黑科技和創新是手機廠商不斷的追求,除了高像素的優勢之外,糖果S11機身側面獨有的快捷鍵,可無需解鎖實現一鍵錄像/通話中錄音/拍照/微信加好友/手電筒等多種實用功能。按下SUGAR快捷鍵,快人一步,做到精彩應用,一鍵掌握。
據悉,糖果S11有海軍藍、海鷗灰和玫瑰金三種配色,售價為2499元,將于2月1日正式開售。前不久,糖果推出的全球首款糖果區塊鏈手機“創世版”采用了高通驍龍8核處理器,采用5.99英寸全面屏,但這款手機的定價為3999元,相比之下,最新發布的糖果S11手機或將有更大市場空間。
目前,糖果手機已在前沿技術領域展開超前布局。林震東透露,糖果手機與以太霧基金會戰略合作,發布全球首款糖果區塊鏈手機“創世版”,通過軟硬件技術創新,提升手機區塊鏈網絡的安全性,減少交易信息擁堵,構建一個高效、便捷的移動區塊鏈生態圈。此外,糖果手機已經著手5G手機的研發和設計,為即將到來的5G通訊時代做好準備。(校對/樂川)
6.上央視、當總裁 曾經的80后創業偶像茅侃侃離世
每經記者 肖達明 丁舟洋 許戀戀 每經編輯 文 多
2018年1月25日凌晨,關于80后互聯網創業者、萬家電競CEO茅侃侃選擇終結自己生命的傳聞在創業者、互聯網圈傳開來,每經記者多方求證后,確認此事屬實。
記者還清晰地記得,兩個多月前采訪茅侃侃的情景,當時他的公司北京萬好萬家電子競技傳媒有限公司(下簡稱萬家電競)融資遇挫正面臨破產清算。這家公司的母公司萬家文化2016年底與女明星趙薇之間的收購“大戲”引發市場極大關注,在監管層的質疑和追問下,收購告吹,2017年8月,萬家文化被浙江祥源控股接盤,9月更名為祥源文化(600576,SH)。
在采訪中,茅侃侃提到了公司資金上的困境。而記者本人,也在2017年11月2日這天見證了萬家電競北京辦公場所空空如也的模樣。
上央視 當總裁曾經的創業偶像
茅侃侃的朋友圈定格在了2018年1月23日,“嗯,我愛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配圖是《前任3》的電影主題曲畫面。
1月20日,他還在興致勃勃地點評《歌手》的表現,“張韶涵真是會選歌,改得好唱得也好”。2017年底,他則曬出小程序對自己2018年的測評,“穩,曾經的憂愁和顧慮,將在這一年遇到轉機。2018年,穩了!”
而就在2018年的第一個月,年僅34歲的茅侃侃離開了這個世界。
“沒有想到,誰也沒想到。”一位生前與茅侃侃接近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連感嘆,在茅侃侃朋友、家人、員工的眼中,侃侃是“一個樂觀、堅強、有擔當的人,他跟誰也沒說,誰也不知道”——很平靜,誰也發現不了的方式。
不過是否自殺,該業內人士也表示:“具體情況,警方還在調查中。”
1月25日上午,記者趕赴萬家電競的辦公地,望京誠盈中心2號樓301單元,這家公司已于兩個月前搬走,在這棟樓里,唯一還能找到的萬家電競痕跡,只剩樓下公司指示牌上未來得及換掉的公司名稱。
不過,記得茅侃侃的人很多。他公司門口是一家裝修風格清新的咖啡廳,聽到茅侃侃自殺的消息,工作人員楊小東(化名)表示難以置信,他告訴記者,茅侃侃待人非常禮貌,每天都會點冰美式,加兩包糖,一天1到2杯雷打不動,所以對茅侃侃的印象很深。
“萬家電競是一家不錯的公司,茅侃侃對員工也很好。”楊小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萬家電競艱難的時候,茅侃侃抵押了自己的車子和房子大家都知道,而且因為發不出工資還把自己私人的電腦送給員工,后來聽說拿到融資了,高興了一段時間,但似乎很快又面臨了困難。“太震驚了,不敢相信。”說完這句話,楊小東一直是惋惜的表情。
茅侃侃,男,1983年出生于北京市。小學五年級開始玩電腦,14歲開始在《大眾軟件》等雜志發表數篇文章,并自行設計開發軟件。初中文憑的他,2004年正式創業,2014年擔任GTV(游戲競技頻道)的副總裁,負責視頻等業務。
2006年5月14日,茅侃侃和另外兩個“80后”創業者李想、高燃一起,作為央視經濟頻道《對話》節目的嘉賓,出現在了電視屏幕上。第二天,3人的成名速度幾乎如同他們創業的速度一樣快,轉瞬便成為網絡上炙手可熱的偶像。
面臨破產 融資無望去年底公司已閉門
“創業是艱難的馬拉松,也是一路不斷掉坑不斷爬出來繼續跑的孤獨者游戲,這一回,侃侃兄弟沒能爬出坑來。”1月25日上午,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發朋友圈說。
2015年9月,茅侃侃與萬家文化合資成立萬家電競,當時的萬家文化出資460萬元,認購46%股份;茅侃侃出資340萬元,認購34%股權,而其余三位股東分別出資50萬元。茅侃侃是萬家電競主要負責人。
但2016年年底,趙薇欲入主萬家文化,這件事折騰一年后最終因失敗告終,萬家文化原實控人和趙薇夫婦還因為信息披露不完整等問題受到了證監會的頂格處罰。
此后祥源控股入局,按照2016年年報的表述,作為一家游戲研發企業,萬家電競的財務情況并不樂觀。祥源文化2016年年報顯示,萬家電競(含子公司海南萬家電競)的少數股東持股54%,當期歸屬于這部分股東的損益為負1073.72萬元。
萬家電競的產品計劃早已披露,但隨后進展并不順利。2016年11月左右,萬家電競曾試圖融資3000萬~5000萬元。但經歷了母公司被借殼失敗風波后,萬家電競在此后并未有獲得融資的消息。據祥源文化方面介紹,在2017年9月萬家電競還曾走上直接借款100萬元的路,且借款利率明顯高于市場利率,不過這筆錢后已退還。
據祥源文化2017年11月的公告披露,萬家電競“經營持續性虧損,且經營管理團隊也未能實現新的融資,導致萬家電競經營困難”。
而就在當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方了解到,由于財務陷入困境,萬家電競正面臨破產清算。11月2日,記者來到萬家電競在北京望京的辦公場所只看見辦公室已關門,從周邊人員處只了解到公司已閉門多日。
針對萬家電競的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8年1月25日還就此致電祥源文化董秘辦試圖采訪。董秘辦人士告訴記者:“我們也是今天早上剛剛了解到這件事情,目前公司是在聯系相關人員核實確認,如果說有什么進展的話我們會統一回復,我們這邊基本上是不通過電話回應采訪的。”記者進一步詢問茅侃侃是否還在上市公司體系內工作,對方重申不通過電話回應采訪,需等后續公布調查確認結果。
80后茅侃侃
◎1999年地理會考不及格,退學。
◎2000年起連考了微軟和思科的計算機認證,開始打工,接下來三年里,足足換了有一打工作
◎2004年起正式創業,與一家國企合作運營MaJoy,出任首席運營官
◎2006年茅侃侃與李想、高燃一起,作為“80后”創業者代表,登上央視經濟頻道
◎2009年起合作運營MaJoy的國企換領導,因合作不愉快,茅侃侃董事會摔了手機,選擇辭職,之后未創業或打工,寫了本書
◎2010年起 創業做私人醫療解決方案,堅持一年半后無下文
還曾與人合伙做一款提供實時路況信息APP,后把公司賣了
◎2013年起加入GTV(鳴鶴鳴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踏入電競圈。推動GTV完成了A輪融資,2014年GTV的凈利潤翻了四倍,達到1400萬元,一度是全行業利潤最高的一家
◎2015年創立萬家電競
◎2017年年底時公司出現經營困難
◎2018年離世
記者手記
兩個茅侃侃,一個理性的一個感性的
記者第一次和茅侃侃交流是在2017年11月初,在那之前記者其實已經獲知,萬家電競不能發出工資,茅侃侃作為負責人,自身也有需要承擔的責任。但從員工的態度上來看,茅侃侃似是他們“同一陣線的”。
當時的萬家電競已大門緊鎖、空無一人。
“我已經竭盡自身的能力去解決這件事情了……讓接受采訪,聊一聊,也是員工的意思,我愿意。”茅侃侃當時如此告訴記者,他聲音略顯急促卻不露急躁,對自身的困境顯得坦然。
按照他自身的表述和員工的了解,為了解決萬家電競的資金問題,他自身的財務已經面臨困難,但從語氣中,很難發現這是一個心態絕望的人,更像一個身處荒謬之中有些無可奈何,但仍未放棄解決問題的年輕人。
在長達幾十分鐘的數次采訪中,茅侃侃很容易脫離記者關注的公司現狀問題,而嘆惋此前的事。作為一位創業者,茅侃侃可謂歷經了資本的冷暖交替,由于游戲產業投入較大,茅侃侃一直在為萬家電競的資金問題憂心,當年龍薇傳媒欲入主祥源文化(時為萬家文化),一度為企業帶來眾多戰略投資者。
但接來下的事情世人皆知,一夜之間,對于茅侃侃來說,萬家電競還是那個萬家電競,但投資者都消失了蹤影,萬家電競從巨大的落差“墜落”,但當時還沒有墜落到底。
談及離他而去的孔德永“孔總”,茅侃侃認為孔德永“盡力”,也已經“盡情”了。而對新東家,茅侃侃則認為,新任管理層也沒有“做錯”什么事情,更沒有破壞“規矩”。
在訪談中,茅侃侃也說道:“資本應該是有溫度的。”從這一連串的表述中,走出來的是兩個茅侃侃,一個理性,一個感性。也許,停在人世間最后一刻的茅侃侃,是感性的。
“正如牛文文所言,創業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壓力太多、困難重重,個人疏導太重要,茅侃侃走真得挺可惜的。”一位創業者這樣感嘆道。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