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知名醫院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Clinic)評選出了“2021年十大醫療創新”,遠程醫療再次入選。躋身其中的還有基因療法、CD20靶向療法、PARP抑制劑等多個創新療法。
專家組表示,這些創新將為醫療帶來變革。好醫友為您整理如下:
1、基因療法治療血紅蛋白病
血紅蛋白病是一種影響血紅蛋白分子的結構或產生的遺傳性疾病,最常見的是鐮狀細胞病和地中海貧血,每年累及全球超33萬名兒童。
克利夫蘭診所有關血紅蛋白病的最新研究帶來了一種新的基因療法,可讓患者制造功能血紅蛋白分子——減少地中海貧血癥中鐮狀紅細胞或無效紅細胞的存在,以防止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2、一年2劑,改善原發性MS!
多發性硬化(MS)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慢性炎性疾病,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青壯年致殘性神經系統疾病之一。由于自身免疫系統病變引起的大腦神經髓鞘破損和脫落,患者的神經信號難以傳播,可能導致其逐漸喪失自理能力,最終死亡。
其中,約15%的MS患者為原發性進展型,其特征是癥狀和體征的逐漸發作和穩定發展。目前,B細胞靶向藥ocrelizumab,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經FDA批準的針對原發性進展型MS患者的首個創新療法。該藥每年只需輸注2次,有望顯著改善MS患者的依從性。
3、起搏器連手機,實時掌控心臟健康!
通過可植入設備將電脈沖傳遞到心肌腔來刺激心臟跳動,起搏器也可用于預防或糾正心律不齊、心律過慢或過快等。這些設備通過藍牙與移動端應用程序連接,提高了患者對自身健康狀況的了解,同時醫生還能遠程監控數據,醫患之間的聯系更為高效緊密。
4、囊性纖維化新藥,治愈率大大提高!
囊性纖維化(CF)是由CFTR基因突變引起的一種遺傳性疾病,其特征是黏稠的粘液在肺部積聚,阻塞氣道,引起感染、炎癥等。CFTR基因突變眾多,而以往開發的藥物,僅對某些突變有效。
去年10月,組合療法Trikafta(elexacaftor/tezacaftor/ivacaftor)在美獲批上市,有望治療90%的囊性纖維化患者。
5、降低丙肝威脅,共譜人類健康!
丙肝(HCV)是最為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也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會導致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便花落丙肝領域的研究者。
由于沒有針對該病毒的疫苗,患者只能接受藥物治療,但許多治療方法都有嚴重副作用或僅對某些基因型有效。而今,能夠治療全部6種丙肝亞型(占比90%以上)的口服雞尾酒療法Epclusa(丙通沙)也已上市,大大降低了丙肝對健康的威脅。
6、嬰兒正壓呼吸系統,增強早產兒的肺功能!
嬰兒正壓呼吸治療系統(BubbleCPAP)是一種非侵入式通氣策略,可向新生兒持續提供正壓通氣支持,維持肺活量。長期使用時,還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身體損傷并刺激肺部生長。
7、子宮填塞器,控制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是一種嚴重的分娩并發癥,影響了1%至5%的產婦。目前,常用的非手術止血方法是使用球囊擴大子宮,壓迫出血部位。
真空誘導子宮填塞器,是一種利用子宮內部產生的負壓,使出血腔塌陷,達到止血目的。它作為一種微創工具,可以避免侵入式治療帶來的痛苦。
8、PARP抑制劑治療前列腺癌
每九人中就約有一人確診前列腺癌。盡管過去十年取得了不少進展,但該疾病仍是美國男性中導致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PARP抑制劑是一種重要的DNA修復蛋白,通過抑制PARP介導的DNA損傷修復機制,在攜帶BRCA基因突變的腫瘤中導致過度DNA損傷的積累,從而引發癌細胞死亡。
今年5月,美國FDA已批準兩款PARP抑制劑:盧卡帕利(Rucaparib)和奧拉帕利,前者用于治療攜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后者治療攜帶同源重組修復(HRR)基因突變的mCRPC患者,為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
9、預防偏頭痛,新時代來了
2018年,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成為治療偏頭痛的熱門靶點。隨之而來的一些創新藥也逐漸獲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前,FDA批準CGRP受體拮抗劑Ubrogepant、Rimegepant治療急性偏頭痛。2月,成人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Vyepti也獲批上市,這是首個為偏頭痛預防治療而設計的藥物,標志著偏頭痛療法的新時代。
此前,已有不少國內偏頭痛患者通過好醫友中美遠程會診,受益于這些新療法。
10、創新實踐+政策變化,讓遠程醫療觸手可及!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臨床醫生需要對患者進行在線問診,遠程醫療服務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自3月以來,美國各州和聯邦監管機構迅速采取行動,加快獲得遠程醫療服務的速度,同時還能保護醫療工作者和社區服務人員。
這些變化也打開了遠程醫療的大門,極大推動了遠程醫療的發展。其實早在2018年,遠程醫療就已被納入“十大醫療創新”。遠程醫療突破了空間障礙,醫療服務可以更及時、更高效,同時還能節約成本。而遠程醫療另一大優點在于,它可以為行動不便和易感染人群提供醫療服務。
美國的醫療創新全球領先,但對于有赴美就醫需求的患者來說,疫情阻擋了他們的求醫之路。特殊時期,以國際遠程會診為代表的遠程醫療,成為重要的替代方案。
依托平臺優勢,好醫友引入32個專科上萬名美國專家,并通過在美自有的醫生集團和健康險公司實現強綁定,在遠程醫療的資源端做“增量”。同時,與國內數百家醫療機構共建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讓國內患者不出國門,就能方便快捷地與國際權威專家“面對面”會診,并可在院內落地實施治療方案及隨訪,打通了線上線下服務場景。
據統計,在疫情期間,已有上百名腫瘤等疑難重癥患者通過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在國內主診醫生的陪同下,獲得國際權威專家提供的各種形式的遠程醫療服務,由中美專家共同制定權威診療方案,受益于美國醫療創新成果。
責任編輯人:CC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