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即為工具提供動力來源的電源,多指為電動汽車、電動列車、電動自行車、高爾夫球車提供動力的蓄電池。
其主要區別于用于汽車發動機起動的起動電池。 多采用閥口密封式鉛酸蓄電池、敞口式管式鉛酸蓄電池以及磷酸鐵鋰蓄電池。
鋰鐵電池是2000年后由美國永備公司所推出來并得到成功市場化的新型綠色高能化學電源,在應用于需要的高能量高功率電源的電子設備和電動玩具方面,顯示了非常優越的性能。在中等放電電流以上時,鋰鐵電池的放電時間可達堿錳電池的6倍左右;而與鎳氫電池相比,其放電電壓平臺,儲存時間具有顯著優勢。
動力電池企業排行
? ? ? ?銷量比較多的車型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有:寧德時代、力神電池、捷威動力、國軒高科、比克電池、天能電池、孚能科技、遠東福斯特、比亞迪和萬向一二三。從市場角度來看,這些電池企業的產品抓到了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為動力電池產品的后續研發開拓了方向。據統計,2017年1-11月份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4.56GWh,其中前十企業占比達75.5%,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沃特瑪、國軒高科、比克、孚能科技、天津力神、江蘇智航、福斯特和星恒。
2017年Q1中國鋰動力電池出貨排行榜
根據出貨量排名來看,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孚能科技以317.22Mwh、217.05Mwh和190.65Mwh排名前三。與2016年全年的企業出貨量排名相比,中航鋰電、沃特瑪、力神等企業的出貨量排名下滑明顯,而孚能科技、捷威動力、天豐電源、超威等企業出貨量的排名上升明顯。EVTank分析認為隨著整個新能源乘用車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比重日益提升,動力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也將發生較大變化。
針對外企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的表現,EVTank在研究報告分析認為受制于政策等因素,2017年Q1日韓等企業在國內仍無太大市場,從市場數據倆看,SDI僅為中聯重科裝配了大約20臺左右的專用車,LG化學為吉利裝配了大約65臺左右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為上海通用裝配了大約35臺左右的混合動力乘用車。EVTank分析認為在可預見的時間內,外企在國內仍無太多機會。
出貨量是考量的一方面,技術實力也是考量的重要維度,經統計,來自于企查查網站的專利數據顯示,專利排名與電池裝機量排名之間的變化較大,并不是裝機量大的企業專利就多。那么,2017年前11月裝機量前十巨頭,他們于2017年的專利情況如何?誰才是NO1?
動力電池企業專利排行榜
對以上裝機量前十企業2017年的專利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具體如下(以下數據來源于企查查網站):
1、比亞迪:1874項
比亞迪業務范圍廣泛,專利數量自然也就牢牢占據榜首。2017年比亞迪已發布專利共1874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526項,發明授權405項,發明公布836項,外觀設計107項。以上四大類別專利的數量比亞迪均高于其他家。
按照月份劃分,1月共113項,2月共130項,3月共119項,4月共198項,5月共262項,6月共207項,7月共173項,8月共172項,9月共144項,10月共120項,11月共142項,12月共94項。
2、沃特瑪:926項
2017年沃特瑪已發布專利共926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510項,發明授權專利11項,發明發布專利400項,外觀設計5項。
沃特瑪的外觀設計專利共5項,主要分為四類:1、壁掛式充電樁;2、電池箱;3、純電動汽車多合一控制器;4、物流車。
按照月份劃分,1月共79項,2月共44項,3月共44項,4月共83項,5月共164項,6月共70項,7月共134項,8月共24項,9月共74項,10月共58項,11月共84項,12月共68項。
3、寧德時代:529項
2017年寧德時代已發布專利共529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306項,發明授權38項,發明公布177項,外觀設計8項。
按照月份劃分,1月共52項,2月共40項,3月共44項,4月共32項,5月共50項,6月共58項,7月共29項,8月共59項,9月共44項,10月共36項,11月共29項,12月共56項。
寧德時代在技術研發方面一直很“踏實”。2017年11月10日,寧德時代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募集資金131.2億元,其中42億元用于新技術方面的研發。且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寧德時代研發人員共3628人,占公司人數20.10%;2017年上半年研發費用6.7億,占營業收入10.65%。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才過去一周,寧德時代已有8項專利公布,包括實用新型專利7項,發明發布專利1項。主要分為五類:1、二次電池電芯;2、電極連接片和電池模組;3、電池模組;4、電池包下箱體以及電池包;5、故障測試裝置。
4、國軒高科:438項
2017年國軒高科已發布專利共438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36項,發明授權48項,發明公布182項,外觀設計72項。國軒高科的外觀設計專利數量位列第二,緊隨比亞迪。
按照月份劃分,1月共62項,2月共55項,3月共37項,4月共25項,5月共43項,6月共17項,7月共28項,8月共20項,9月共39項,10月共32項,11月共42項,12月共38項。
目前,國軒高科也發布了一項2018年的發明授權專利,為一種圖案化石墨烯的制備方法。
5、力神電池:117項
2017年力神已發布專利共117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74項,發明授權6項,發明公布36項,外觀設計1項。
按照月份劃分,1月共26項,2月共20項,3月共6項,4月共6項,5月共14項,6月共17項,7月共1項,8月共14項,9月共3項,10月共3項,11月共1項,12月共6項。
截至目前,力神也公布了6項專利,實用新型專利3項,分別為一種激光焊壓頭在線打磨工裝、一種疊片卷繞復合式軟包裝鋰離子電池、一種新型鋰離子聚合物電芯雙面沖殼模具;發明授權專利3項,分別為一種鋰離子電池性能衰減原因的測試及診斷方法、一種圓柱型鋰離子電池振動和內阻測試設備和一種熱縮后電池后續處理方法。
6、比克:45項
2017年比克已發布專利共45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8項,發明公布37項,發明授權及外觀設計專利均為零。
按照月份劃分,1月共5項,2月共3項,3月共5項,4月共4項,5月共10項,6月共4項,7月共6項,8月共5項,9月共3項。
7、福斯特:8項
2017年福斯特發布專利共8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5項,發明公布3項,發明授權及外觀設計專利均為零。
按照月份劃分,3月共1項,5月共4項,8月共1項,9月共1項,10月共1項。
8、孚能科技:3項
2017年孚能科技發布專利共3項,均為實用新型專利,于9月發布,均為用于與電芯連接的金屬片。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2月20日,孚能科技與北汽簽署“五年100萬臺電池組戰略采購框架協議”,成就業內有史以來最大訂單!
9、星恒電源:2項
2017年星恒電源發布專利共2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明公布3項,發明授權專利1項。分別為3月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的封口化成方法,9月的一種動力鋰電池的電極引出結構。
10、江蘇智航:1項
2017年江蘇智航發布專利共1項,為3月發布的發明授權專利,為一種鋰離子電池老化方法。
總結: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裝機量排名越靠前的企業,其專利數量也更多,也就意味著現階段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是技術研發的競爭,未來電池企業發展如何,全憑技術實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