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電子書普及的因素有哪些?
??? 自從亞馬遜的Kindle點燃了電子閱讀器(電子書)市場,中國大陸電子書市場即變得空前火爆,先是漢王、方正等效法亞馬遜推出了電子書閱讀器終端產品,繼而國內多個品牌也是枕戈待旦,就連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運營商也毫不例外地紛紛加入戰團。群雄逐鹿的局面使電子書頓時成為時下消費電子領域最受關注的產品。
??? 然而,與各大企業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的熱鬧場面相比,市場的反應卻相對冷淡得多。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因受價格、內容、技術、消費者閱讀習慣、安全隱患等因素影響,電子書想要被人們普遍接受,并成為主宰人類閱讀的主流工具尚待時日。
??? 價格因素:
??? 價格是阻礙電子書普及的最大因素。目前國內電子書的平均價格在2500-3000元,這個價格對那些熱衷于3G產品的發燒友來說的確不成問題,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3000元左右的預算,還不如買一臺上網本合算:兩者價錢相差不多,但上網本的功能卻遠比只能提供閱讀的電子書豐富得多。因此,基于這個原因,多數消費者表示短期內不會考慮購買電子書。
??? 據悉,造成國內電子書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問題。目前電子書的上游主要由美國的Eink、SiPix、Bridgestone以及日本的富士通4家所掌控,指望這個領域成本下降有些困難。不過,占電子書60%成本的液晶面板領域,由于大量臺系廠商的涌入,如友達、臺達、華映、元太、勝華等已投身其中,價格有望快速下滑。
??? 內容因素:
??? 內容也是阻礙電子書普及的一大關鍵。消費者買的不是閱讀器,而是可以閱讀的內容。據悉,目前國內企業的做法是預裝了一些有版權的書籍,并在網上開通書庫,鼓勵消費者下載。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預裝的書數量雖然不少,但內容都比較陳舊單一,熱門暢銷的書籍基本無跡可循。而亞馬遜之所以成功,最大的法寶就在于它本身就是互聯網上最大的書商,有著無可比擬的圖書資源,有能力為電子閱讀器用戶提供資源支持。
??? 除了內容的豐富性不夠之外,大多數閱讀器設備和電子書店都在使用各自的專有格式,例如A牌的電子書不能看B牌的電子書格式,這將是阻礙電子書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有關專家表示,電子閱讀器背后的資源急需一個通用的平臺,把眾多從事電子出版行業的企業聯合起來,用統一的標準去制作、發行內容,從而建立一個暢通的銷售環境,這樣不僅有利于電子閱讀器的推廣,而且對于用戶甚至整個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 收費標準:
??? 目前,電子閱讀器尚缺乏良好的收費機制、標準。定價過高,大家就會選擇盜版,定價過低又會導致出版商的利益分配受損。要突破電子閱讀器普及應用的藩籬,必須要設計出一種符合中國消費者習慣和心理預期的收費方式。
??? 目前在美國,亞馬遜采取的是“終端+內容”的收費模式,用戶除需要支付259美元獲得Kindle終端以外,還要按照每本書9.99美元的價格下載圖書。不過,該模式的可行性在于,美國圖書本身的價格很昂貴。而在我國,由于圖書本身的價格便宜,而且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版權保護環境,免費的圖書資源在互聯網上已經非常豐富,因此復制亞馬遜的收費模式并不可取。
據悉,其即將上市的電子書閱讀器產品“文房”價格為4800元左右,將采取“硬件+服務”打包銷售的方式(即3年3G上網套餐加前1萬名3年免費下載暢銷書)。盡管業界普遍認為這一定價并不貴,而多數消費者則表示對這樣的收費標準難以接受。
??? 定價及收費模式的不清晰造成了用戶消費的不暢,嚴重阻礙著產業的發展。因此,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收費模式,是商家目前亟待解決的最大問題。
??? 技術因素:
??? 作為一種消費電子產品,讀者對電子書的使用體驗有著更高的要求。除了操作直觀和簡便,屏幕的灰度、分辨率及對比度等諸多因素都將影響到用戶的閱讀體驗外,只支持黑白顯示、抗壓性差、刷新速度慢是電子閱讀器用戶目前反應最為強烈的問題,尤其是刷新速度慢。
??? 迄今為止,市面上刷新速度最快的電子墨水屏速度是3幀每秒。這個數據聽起來有些搞笑,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現在市面上的產品,刷新速度都在1幀秒左右。也就是說,你按下了翻頁鍵,要等待1到1.5秒鐘之后,才會顯示下一頁的內容。這也僅僅是翻閱TXT文件的速度。如果翻閱一些更復雜的格式,比圖WORD,PDF等,可能會等待更長時間。關于刷新速度的問題,暫時無解。
??? 消費者閱讀習慣:
??? 根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上班族每人平均一個月看2本書,學生每人平均一個月1.7本書。但超過5成的上班族以及將近3成的學生表示,近一個月內并未購書,這表示大多數的使用者都沒有買書習慣。書都不買了,怎么還會花錢去買個“只能用來看書”的電子書閱讀器呢?
??? 另外,對大多數讀者而言,要改變讀“書”這一千年不變的閱讀習慣并非易事。一位老年讀者表示,自己第一次聽說“電子書”,而且對這種只能在一塊“玻璃板”上點擊,卻不能“翻頁”的閱讀方式完全不感冒。他還表示:“電子閱讀器還要充電,太麻煩了?!?
??? 安全隱患:
??? 與傳統的書籍讀物不同,作為電子產品,電子書用戶的隱私問題,開始引起重視。多數電子書支持3G連接,會記錄用戶的下載內容,閱讀歷史,閱讀習慣等等,這在為用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有了泄露用戶隱私的可能。因此,為了保護自己隱私,多數消費者拒絕購買電子書。
??? 總結:
???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可以看出,電子書想要超越活字印刷的時代,成為主流,還有許多難關需要攻克。各大廠商期待的人手一冊電子書的景象想要實現,恐怕比預想要困難得多。不過,我們仍然相信,電子書一定能夠以一種更加平易近人的姿態,更加“圓潤”的方式,掀起一場閱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