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敏電阻常用測量方法
壓敏電阻的使用一般是并聯在電路中,在兩端的電壓發生急劇變化時,壓敏電阻可能會短路從而將里邊的電流保險絲熔斷掉,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作用。壓敏電阻的作用是用于電源出現高壓時起到保護和穩定的作用。壓敏電阻的常用測量方法如下:
一:可以用一個合適的電壓源串聯一個保護電阻給壓敏電阻施加電壓,測量壓敏電阻的電壓值,看是否在標稱值上,如果是,可以認為元件是好的。如果與標稱值偏差很大,那么這個壓敏電阻就有問題。
二:用萬用表,將檔位置于10K檔,用表筆接在電阻的兩端,萬用表上會顯示壓敏電阻的阻值,可以從顯示的數值推斷壓敏電阻是否有損壞。不過,萬用表測試的準確性不大。
三: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一種儀器,“壓敏直流參數儀”來測試,這種儀器測試是比較準確,這種儀器是專門針對壓敏電阻測試的。
壓敏電阻器損壞的特點
電阻是電器設備中數量最多的元件,但不是損壞率最高的元件。電阻損壞以開路最常見,阻值變大較少見,阻值變小十分少見。常見的有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線繞電阻和保險電阻幾種。前兩種電阻應用最廣,其損壞的特點一是低阻值(100Ω以下)和高阻值(100kΩ以上)的損壞率較高,中間阻值(如幾百歐到幾十千歐)的極少損壞;二是低阻值電阻損壞時往往是燒焦發黑,很容易發現,而高阻值電阻損壞時很少有痕跡。線繞電阻一般用作大電流限流,阻值不大。圓柱形線繞電阻燒壞時有的會發黑或表面爆皮、裂紋,有的沒有痕跡。水泥電阻是線繞電阻的一種,燒壞時可能會斷裂,否則也沒有可見痕跡。保險電阻燒壞時有的表面會炸掉一塊皮,有的也沒有什么痕跡,但絕不會燒焦發黑。
壓敏電阻測量前的準備工作
將兩表筆(不分正負)分別與電阻的兩端引腳相接即可測出實際電阻值。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根據被測電阻標稱值的大小來選擇量程。由于歐姆擋刻度的非線性關系,它的中間一段分度較為精細,因此應使指針指示值盡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圍內,以使測量更準確。根據電阻誤差等級不同。讀數與標稱阻值之間分別允許有±5%、±10%或±20%的誤差。如不相符,超出誤差范圍,則說明該電阻器變值了。
壓敏電阻的檢測方法
1:將擋位旋鈕依次置于電阻擋R×1和R×10K擋,然后將紅、黑測試筆短接。旋轉歐姆調零電位器,觀察指針是否指向零(MF47型萬用表如R×1擋,指針不能校零,則更換萬用表的1.5V電池。如R×10擋,指針不能校零,更換9V電池。)
2:選擇適當倍率擋,測量某一電阻器的阻值時,要依據電阻器的阻值正確選擇倍率擋,按萬用表使用方法規定,萬用表指針應在全刻度的中心部分讀數才較準確。測量時電阻器的阻值是萬用表上刻度的數值與倍率的乘積。如測量一電阻器,所選倍率為R×1,刻度數值為9.4,該電阻器電阻值為R=9.4×1=9.4。
3:電阻擋調零.在測量電阻之前必須進行電阻擋調零。其方法如檢查電池方法一樣(短接紅黑測試筆),在測量電阻時,每更換一次倍率擋后,都必須重新調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