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在深圳集成電路產業正處于起步階段時,恰逢科技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批準建立了八個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深圳極具遠見地抓住這個機會。彼時,深圳僅有20多家IC設計企業,專業設計人員不到1000人,年銷售規模約為6億,遠遠落后于上海等地。
?? 今年是高新區成立20周年、深圳高新區成立16周年,在這個重要時刻盤點深圳IC產業,我們欣喜發現,深圳IC設計產業已躍居全國前列。從落后到領先,IC基地功不可沒。最新數字顯示,活躍在深圳IC基地平臺上的設計企業多達151家,從業人員過萬,2011年銷售規模135億元,高居國內大中城市首位。
更值得稱道的是,深圳IC基地在10年的發展歷程中,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模式,成功實現從孵化器的初級模式到技術服務平臺再到全方位的技術服務體系及“資源池計劃”三級跨越,為深圳自主創新提供激情澎湃的“芯”動力。
創新驅動園區發展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IC產業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發展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是有效掌握核心技術、搭建自主創新體系的必經途徑。
高舉創新大旗的深圳當然不會忽視IC產業。早在2002年,深圳就敏銳地發掘到IC產業蘊含的巨大機會。考慮到IC行業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特性,深圳劃撥專項資金1.5億元用于建設IC設計產業化基地,促進深圳IC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相較于別的科技園區,深圳IC基地有著不一樣的發展思路。該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的園區發展是以投資驅動,IC基地則是以創新驅動,把創新要素集合在園區里,打包提供給企業,以此推動IC設計產業發展。在這位負責人看來,IC基地最重要的任務是打造一個從IC設計向IC應用拓展的創新支撐平臺,以此降低產業的發展成本,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在實際操作中,IC基地抓住IC設計這個“龍頭”進行突破,須知,IC設計是整個IC產業的源頭和驅動力,它不僅可以輻射半導體產業鏈,更可借此滲透其他領域。在IC基地的引導扶持下,深圳企業已經覆蓋IC全產業鏈,集成電路制造和封測配套產業日趨完善。更令人振奮的是,深圳IC設計產值已全國份額的1/4強,并涌現出海思、中興微、國民技術等上億元的IC設計企業。
創新的服務模式讓IC 基地成效卓著,經常有內地省市的科技園區來IC基地“取經”,很多園區負責人對IC基地不做招商活動的做法感到不解。基地負責人解釋說:“我們主要是完善產業支撐平臺和服務體系,如此一來,企業想做事,基地都有服務體系幫助它完成,效果非常明顯,不用做招商活動企業也會蜂擁而來。我們現在根本不需要招商,反而要輻射建立多個IC設計應用分園來滿足企業需求,這就是創新服務模式的魅力。”
打造創新資源鏈條
創新服務體系的培育需要長期積累,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深圳IC基地則從產業鏈著手,打造一個創新資源的鏈條。
在這個服務鏈的首端是技術服務,IC設計產業技術要求比較高,因此,深圳IC基地把構筑和夯實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視為當務之急。事實也證明,基地在此方面成效卓著。截至2011年,深圳IC設計基地公共EDA平臺和測試驗證平臺服務企業402家(次),支持設計項目971個;MPW/IP服務和補貼企業 270家(次),支持設計項目516個。可別小瞧了這些公共技術服務,要知道,它們可是每年約為企業節省2億元的研發投入。
深圳IC基地: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
2012年05月30日 11:27 http://www.tosharp.cn 作者:潮光光耦網 用戶評論(0)
關鍵字: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發表人:灰色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