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提出TD-SCDMA的3G標準后,政府一直積極推動TD-SCDMA發展,主導著TD-SCDMA標準的制定,這對于我國鼓勵自主創新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戰略性嘗試。雖然國人對于TD-SCDMA的爭議較多,其中不乏大力宣揚者,也不乏極力貶斥者。在TD-SCDMA即將到來的產業化中,如何站在科學發展觀的立場上,解讀這些隱藏在中國3G標準內部的“疑問手”,將最終左右TD-SCDMA,甚至中國3G棋局的命運。
疑問手1:專利有多少
為了準確揭示三種3G標準的專利持有情況,信息產業部在2002年底組織了一次涉及WCDMA、CDMA2000和TD-SCDMA的專利評估工作。在2003年8月,評估的初步結果已經令人吃驚:大唐移動在TD-SCDMA中持有的專利僅有7.3%,大部分TD-SCDMA專利仍被跨國巨頭所持有。
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TD-SCDMA和WCDMA在核心網部分幾乎完全相同,而WCDMA核心網專利方面中國企業并無優勢是造成這種專利倒掛的重要原因。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外廠商在移動通信領域耕耘多年,TD-SCDMA采用的時分、碼分、空分等技術在不同廠商不同制式3G系統中也多有應用,TD-SCDMA核心網也采用WCDMA,要完全擺開某些國外廠商的專利并不現實。產業聯盟的專利交叉許可機制可以解決國內外設備廠商之間專利問題,但對于純粹的技術開發商卻難有效果,使得個別國外技術商企圖濫用技術壟斷為TD-SCDMA構筑高的專利門檻,如果國家不能阻止這種不正當壟斷,將直接影響TD-SCDMA標準戰略的推進和產業聯盟的士氣。另外,由于WCDMA和CDMA2000技術的演進速度正在加快,3種制式技術又多有相通之處,TD-SCDMA今后還可能面臨在技術演進中國產專利份額被進一步稀釋的風險,因此需要在演進技術的標準專利上盡早做好戰略規劃。
疑問手2:技術有多強
從國際上看,WCDMA和CDMA2000都已有上百個商用網絡,網絡規劃和優化成熟。而TD-SCDMA系統設備已趨近成熟,但網絡規劃、優化、芯片、終端等仍比較弱,這意味著TD-SCDMA網絡初期可能比其他制式網絡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才能達到用戶基本滿意的通信質量。尤其如果是一張全新TD-SCDMA網絡,花費時間可達2-3年。
對于大家普遍關注的目前正在進行的TD規模試驗,楊驊透露,TD-SCDMA系統設備已經具備商用水平,目前正在參加規模網絡測試,終端方面已經有數款芯片達到或即將達到商用水平,有10多個廠商的20多款終端也將面世,到今年3季度末,絕大部分終端可以達到商用水平。
但計世資訊認為,由于目前為止WCDMA與CDMA2000主要依靠中國以外的商用市場為支撐,目前全球3G市場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加速了這兩種制式的演進步伐。而先進入市場的3G制式將對后進入的同代制式構成一定的發展門檻。因此,目前的形勢對TD-SCDMA的市場化與全球產業化比較嚴峻。
記者了解到,目前WCDMA又已提前引入速率高得多的HSDPA技術,而TD-SCDMA演進技術研究尚在起步階段,這樣運營商部署的TD-SCDMA網絡可能很快面臨技術升級壓力。業內人士不無擔心,認為相當時期內TD-SCDMA網絡可能還難與GSM網絡競爭,可能只變成另一張低值化的小靈通網。
為此,業內人士稱,TD要設法降低技術風險,一方面需要對TD-SCDMA依托GSM的漫游、切換技術和演進技術加強研究,另一方面在保證產業利益的前提下,可進一步推動TD-SCDMA產業聯盟與WCDMA產業聯盟建立大的聯盟,擴大專利交叉許可范圍,在演進技術上進一步融合,因為標準始終是保障產業利益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疑問手3:市場有多遠
TD-SCDMA單獨組網還是與WCDMA混合組網也是熱烈爭論的話題。愛立信、諾基亞、阿爾卡特等很多設備商都建議采用混合組網方式,而大唐移動則強烈反對這種方式。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副總裁、大唐移動公司總裁唐如安公開表態稱:“TD-SCDMA需要單一制式牌照”?!癟D-SCDMA完全有能力獨立組網,希望中國運營商都能采用自己的3G標準?!盩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也不止一次這樣強調。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實際上從中國聯通的分析材料來看,TD-SCDMA其實是不合適單獨組網的,只能和其他標準聯合組網。但是如果聯合組網,那中國幾個大運營商肯定是陽奉陰違,因為多一種制式就多一種麻煩。“恐怕政府要單獨組網,就看誰當冤大頭了”。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新產業研究部副部長盧奇駿坦承,由于從3G市場培育到3G業務經營模式成熟需要一個醞釀的過程,無論是哪個運營商作為TD-SCDMA的承載主體,都將面臨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的結果,導致各大運營商并不心甘情愿上馬TD-SCDMA。
據悉,TD-SCDMA的整個測試預計在6月份完成,結果極有可能在6月舉行的TD國際峰會上宣布。隨后有關部門才會最終確定3G商用的時間表。而首張牌照極有可能在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之間產生。
目前實力較強的國內運營商普遍對TD-SCDMA心存疑慮是個不爭事實。雖然個別實力較弱的運營商對此表示熱心,不少人也擔心其能否真正承擔起。有分析認為,尤其中國這樣大的國家,如果要使一張全新的TD-SCDMA網達到目前任何一個2G網絡覆蓋程度,其耗資將會非常驚人,估計可達3000億元,即使實力稍遜的大運營商也恐怕會被壓得喘不過氣。因此要降低經營風險,首先應當選擇有完善2G網絡和相當2G用戶群的運營商開展TD-SCDMA技術,不僅可以解決技術覆蓋問題,而且可引導大量2G用戶群去使用TD-SCD鄄MA業務,也能彌補TD-SCD鄄MA網絡規劃、優化力量的不足,縮短初建時移動網絡的劣質期和盡快吸引用戶。當然,強大資金實力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終端補貼、產業聯盟運作也將是一個很大投入。
記者觀察:TD-SCDMA不應是剃頭擔子
“2006年是3G年”的說法在業界幾乎達成一致,有關TD-SCDMA的利好聲一片。先是1月20日,TD-SCDMA成為我國3G領域第一個國家標準,業界由此猜測TD-SCD鄄MA牌照很可能率先發放。緊接著又傳來信息產業部聯合發改委清查運營商在各地悄然搭建的違規WCDMA試驗網,同時要求相關運營商今年上半年全部建設TD-SCDMA商用試驗網的消息。
接二連三的利好聲被業界普遍認為是國家力挺國產3G標準TD-SCDMA的重要舉措。通過一“壓”和一“推”兩種手段,國家希望在3G牌照發出之前鼓勵運營商鋪設TD-SCDMA試驗網,讓TD-SCDMA有更多的試驗機會,盡快成熟起來,縮短和全球另兩大3G標準在應用上的差距。
然而正當國家采取措施為TD-SCDMA“保駕護航”之際,業界卻傳出對TD-SCDMA不利的消息。今年2月份包括夏新、波導、聯想、三星和LG等在內的數十家手機廠商各提供了一款TD-SCDMA終端參與上海中興網絡測試,但據TD-SCDMA產業聯盟公布的第二輪外場測試結果稱,“在終端方面,僅有兩款完全合格”。
TD終端的高不合格率在某種程度上講并不是壞事,問題暴露得越早,越能把問題早解決。但在3G牌照即將發放,而且即有可能是TD-SCDMA牌照率先發放的節骨眼上,TD終端合格率如此之低,不禁使人對TD-SCDMA的命運多了一些牽掛和不安。
首先,TD終端的高不合格率讓運營商不愿意主動牽手TD-SCDMA多了一層理由。本來TD-SCDMA就是剃頭的擔子,一頭冷一頭熱。由于和另外兩大3G標準比,TD-SCDMA沒有實際商用經驗,選擇TD-SCDMA可能會存在更多的不確定風險。運營商從自身企業行為的角度出發,對TD-SCDMA可謂是心存疑慮。而國家從支持民族產業、民族標準的高度出發,要舉國家之力全力支持TD-SCDMA的發展。如今TD終端大面積不合格會加重運營商對TD-SCD鄄MA的顧慮。
其次,TD終端的高不合格率有可能使終端成為TD-SCDMA發展的障礙。盡管在信息產業部組織的專項技術試驗中,TD-SCDMA的關鍵技術都在設備中實現并得到全面驗證;系統功能和性能達到設計指標要求,設備運行穩定;TD-SCDMA可以獨立組網。但聯通CDMA終端的前車之鑒還讓人記憶猶新,TD-SCDMA可不能重蹈覆轍。
再者,TD終端的高不合格率也反映了國家挺TD-SCDMA的力度還不夠。TD-SCDMA的成熟依賴于產業鏈上各方的共同努力,任何一個環節都“掉隊”不得,否則就會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國家除了支持網絡的研發和建設外,也要支持終端的發展。既要大力支持國產手機廠商研發TD終端,也要鼓勵國外手機廠商參與到研發TD終端上來。(林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