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美國CES展,從創(chuàng)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走過了整整50年,一直被視為國際電子產(chǎn)品潮流的風向標。不少重要的電子產(chǎn)品都選擇在CES首發(fā),借其影響提高產(chǎn)品的關注度。無人機就是在CES 2015上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迅速成為一個新興產(chǎn)業(yè)。
今年CES上無人機雖然不再是2015年那樣萬眾矚目的焦點,但仍然吸引了眾多國內無人機廠商參展。它們紛紛帶來了自己的最新產(chǎn)品,試圖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從它們的參展動向,或能從中一窺無人機的發(fā)展趨勢。
無人機廠商執(zhí)著于消費市場的原因
去年國內廠商億航曾經(jīng)以其大型無人機184在CES上大出風頭,但這種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再。今年幾乎所有參展廠商帶來的多是小型化產(chǎn)品,甚至專業(yè)航拍無人機都比較少見。
大疆在展會之前就開始推廣新品DJI MAVIC Pro,一款帶云臺的小型化航拍無人機,主要針對的是消費市場,在CES上它也是主力。零度智控繼續(xù)主推已上市數(shù)月的dobby 口袋無人機,而零零無限則帶來了去年底上市的hover camera 跟拍無人機。真正意義上的CES首發(fā),應該是MOLA模拉的UFO無人機。這款新品 “機”如其名,主體酷似飛碟,收攏后直徑約14厘米與蘋果6S長度相近,近300克比兩部蘋果6S略重。整體和一個大號充電寶相當,攜帶比較方便,主打的也是自拍。
從今年CES的參展情況來看,表明各大廠商都打算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尋求突破。
而一直以來,無人機都是靠行業(yè)市場求生存,比如大疆就是在專業(yè)航拍無人機領域確定起自己的行業(yè)霸主地位。目前還沒有真正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成功的先例,但為何眾多無人機廠商仍執(zhí)著于消費市場呢?主要原因可能有兩點:
1、行業(yè)市場雖然潛力巨大、利潤更豐厚,但技術、資金等條件要求要高得多。比如電商是無人機應用看好的一個細分市場,但事實上很少有無人機廠商直接進入,基本還是電商巨頭主導。因為了解電商的具體需求,才知道自己需要解決多少諸如電池續(xù)航時間短、7KG以上無人機低空安全飛行、無人機載重量等技術難題,而目前無人機企業(yè)資金和技術實力都相對偏弱。
而與潛力更大的行業(yè)市場相比,消費市場進入的門檻要低得多。市面上的消費級無人機,基本上都是飛行相機的概念,無需考慮更復雜的機械控制。其主要技術難題在于飛控系統(tǒng),而且技術要求上也沒有行業(yè)市場那么高。加上市面有不少開源系統(tǒng)可供參考使用,進一步降低了技術門檻。
2、身處消費市場而志在行業(yè)市場,這可能是目前很多無人機廠商的真實想法。由于實力不足尚難進軍行業(yè)市場,很多企業(yè)索性不如先在消費市場練兵。一來消費市場上容易確立品牌,提高市場知名度;二來通過研發(fā)消費級無人機產(chǎn)品,還可以鍛煉隊伍、積累相關技術,為未來進入行業(yè)市場打好基礎。
轉型、裁員不斷,消費市場或被高估
不過,廠商們進入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也并非形勢大好的局面。相反,眾多無人機轉型、裁員的消息,讓人感受到一絲絲寒意。
2016年的CES上,億航以184載人無人機成功地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一時風光無限。雖然也有人表示質疑,但并未影響它拿下CES 2016 的最佳另類產(chǎn)品獎和快公司的 2016 最佳創(chuàng)新公司獎。當時億航表示3到4個月就能實現(xiàn)商用,但事實上一直跳票。而在去年年底,宣布其B輪融資4200萬美元剛剛三四個月的億航就曝出了大幅裁員的消息。
有分析認為,導致其裁員的原因是億航不僅在184上毫無進展,而且在消費市場也無功而返。根據(jù)Xtecher報道表示,早期億航最高的出貨量一個月曾達到過4000多臺,表現(xiàn)尚可。但后來產(chǎn)品迭代跟不上市場節(jié)奏,被大疆遠遠甩在身后,導致出貨量大跌。國內市場平均每月出貨量僅100多臺,最終陷入資金困境也就不足為奇。
憑借dobby 口袋無人機的全新策略,零度智控迅速成為無人機市場的新貴,市場份額也一度攀升至2成。不過同樣無法阻止裁員事件的發(fā)生,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零度智控被曝出突擊裁員的消息,多達134人被裁。雖然CEO楊建軍對外解釋稱是人員劇增超出管理能力,但說到底還是市場銷售不及預期,資金緊張所致。
多家研究機構的市場預測報告認為,未來三年國內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guī)??蛇_300億元。不過,從目前現(xiàn)狀來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可能被高估了。消費市場面臨著三大瓶頸,使得市場規(guī)模短期內難以突破:
首先,消費級無人機的使用場景過于單一,對于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來說不是剛需。盡管無人機廠商在廣告宣傳時把旅游、運動、聚會等列為使用場景,但事實上它們都限定在戶外場所。而在國內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戶外是非常少的場景。再加無人機的特殊性,一些大城市實行管制,更是減少了消費級無人機的使用范圍。更致命的是,這些大城市恰恰是消費級無人機最有潛力的區(qū)域市場。
其次,價格仍未能真正突破用戶心理期待底線。目前消費級無人機已經(jīng)降至了3000元以內,與一部中端手機價格相當,表面看起來并不高。但由于使用場景非常有限,單次使用成本顯得過高,因此消費者并不認為花3000元購買無人機對自己有價值。目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狀況,類似于智能手機普及前的階段,過高的價格阻礙了市場普及。
再次,目前消費級無人機的用戶體驗不佳。為了把尺寸做小,消費級無人機只能犧牲續(xù)航時間、穩(wěn)定性等部分性能,其中續(xù)航時間太短讓用戶最為不滿。消費級無人機通常續(xù)航時間也不過20-25分鐘左右,而便攜式產(chǎn)品更低至10分鐘以內。如dobby口袋無人機標稱飛行時間為7分鐘,但實際飛行時間只有4、5分鐘。按廠商的場景描繪,你能想像出去晨跑才跑一圈就得背著無人機的尷尬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