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百分百投入到ARM核的MCU研發,NXP近年來在MCU市場獲得意外的收獲?!皬?006年至2008年,我們32位MCU的銷售額以150%的增長率成長,而2009年全球都不景氣導致32位MCU銷售額下降23%,但是我們仍是保持20%以上的增長?!倍髦瞧?a target="_blank">半導體副總裁兼微控制器產品線總經理Geoff Lees非常驕傲地表示。
這一次,NXP站到了一個正確的隊伍中,并且成為市場引導者。據iSuppli數據顯示,近年來,基于ARM核的32位MCU市場份額正在迅速增長,而NXP、ST等公司因為在這個市場的積極表現,贏得了快速發展機會。更重要的一點是,現在低端Cortext M0的32位MCU欲搶占8位/16位的市場,如果此一計劃成功,ARM核的MCU將會向半壁江山這個目標邁進。NXP成為第一個向8位市場發起猛烈沖擊32 MCU廠商。
2009年11月它在全球首個推出基于Cortex-M0的32位MCU——LPC1100,并且將最低版本的價格僅定為0.65美元,目的就是直指8位市場。“通過我們的客戶測試發現,Cortex-M0比8051的性能提升5到10倍,代碼長度只是過去的30%到50%,并且開發時間更短,以前平均8051的設計是四個月的時間,現在我們的客戶只需要四個星期的時間,而且目前EDA工具的生產率更高,很多IP都是能夠重復使用的。”Geoff Lees說道:“請問這種情況下,誰還會再選擇傳統的8位/16位MCU呢?”他解釋,雖然NXP也是傳統8051MCU的重要供應商,但是今后NXP的重點一定是在Cortex-M0上了,“目前對Cortex-M0有要求的客戶非常多,我們也排得非常滿,所以在2010年Cortex-M0是我們的重點。”
隨著白家電、汽車、智能抄表、安防、游戲控制、醫療電子以及再生能源領域的逆變器等對互聯和智能化的需求快速上升,這些市場成為32位MCU重要的市場。雖然目前在32位MCU市場的頭兩位廠商飛思卡爾與瑞薩都是采用自己的專有內核,但是32位MCU逐漸走向開源一定是大的趨勢,這也是目前整個電子領域的趨勢,因此TI也收購了Luminary,將更多地投資于開源MCU市場?!皬臍v史上來說我們從不相信專有的內核有什么好處,所以說我們一直認定開源的方式。比如說我們作為ARM社區的一部分,提供開源的工具和共享軟件,從客戶支持以及應用方面都遠遠比專有內核方便很多。”Geoff Lees表示。目前ARM的生態環境已趨成熟,NXP與ARM陣營的其它廠商一起推出了完全基于Web網絡的工具,包括編譯器還有相關的基礎架構,這些工具能夠讓客戶真正幾分鐘之內就能夠生成原型機。此外,Geoff Lees還指出基于ARM架構的32位產品,從M0至M3可以非常平滑地升級,包括編譯器、引腳、軟件、外設來說都是完全兼容。而一些采用32位專用內核的廠商所謂的8位與32位兼容,只是外設兼容,但是從架構、內核以及編譯器來講并不兼容,給客戶升級帶來困難。
中國市場正在成為全球MCU的最大消耗國,2009年中國MCU的銷量約為20億美元,其中40%是8位MCU。ARM Cortext M3在高端32位取得成功后,現在又藉32位的Cortext M0切入8位這個最大的市場,NXP是走在前面的供應商,但是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中國MCU廠商也能快速跟進。正如iSuppli分析師孔曉明指出:“中國的8位MCU市場已是紅海一片,變成commodity的電子產品,價格成為第一要素。而目前的32位MCU仍是藍海,有很多市場機會留給大家。”
比如在汽車市場,利用Cortex M0可以給汽車廠商提供一種低成本、低能耗的技術,他們只要花50美分到1美元這個價格,這對汽車制造商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在汽車行業來說,比其他工業領域更加熟悉ARM架構,所以汽車業對于入門級Cortext M0產品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特別是在中國。
圖1:中國市場8位、16位以及32位MCU廠商排名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