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芯聞早報:2017年中國將推自主生產3D NAND閃存 32層堆棧;2035年無人駕駛汽車將占全球汽車銷量的四分之一;標準型DRAM市場供不應求;SK海力士與美史丹佛大學攜手研發類人腦半導體元件;Misfit推Phase智能手表與Apple Watch競爭;深圳VR產業發展領跑全國;蘋果發布邀請函,下周將發布新款MacBook;OPPO R9s發布,雙核對焦提升拍照性能。
早報時間
| 半導體
1、2017年中國將推自主生產3D NAND閃存 32層堆棧
今年7月份的時候,紫光公司收購了新芯科技公司多數股份,成立了武漢長江存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TRST),紫光公司控股一半多,董事長趙偉國也將擔任長江科技公司的董事長,這個項目就變成了紫光公司主導了——當初收購美光的夢想無法實現,收購西數硬盤的事也黃了,不過紫光現在總算可以正式進軍存儲芯片領域了。
Digitimes援引業界消息稱,長江存儲公司最快2017年底正式推出3D NAND閃存,32層堆棧結構,也就是說明年我們就有可能看到真正國產的閃存芯片了。
新芯科技現在主要生產NOR閃存,而NAND閃存比NOR閃存技術難度要高,他們的技術來源是飛索半導體(Spansion)公司。考慮到與三星、Hynix、東芝、美光、Intel等公司的技術差距,國產3D NAND閃存32層堆棧的起點不低了,這幾家公司研發多年,第一代3D閃存也不過是24層堆棧,32層堆棧的還算是主流,不過等到明年的時候,48層甚至64層堆棧的3D閃存恐怕也早就問世了。
根據之前的報道,新芯科技預計2018年推出48層堆棧的3D閃存,那時候雖然還是追不上最頂級的水平,不過差距應該會縮小很多,國產3D閃存還有追趕的機會。
2、2035年無人駕駛汽車將占全球汽車銷量的四分之一
10月19日消息,英特爾在北京舉辦了關于無人駕駛領域的媒體分享沙龍。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旭等出席了沙龍,并在會上對無人駕駛的未來進行了演講與討論。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表示英特爾有著提供端到端服務的獨有優勢。
楊旭在沙龍上指出,無人駕駛市場正在快速增長。調查顯示,到了2035年,無人駕駛汽車將占全球汽車銷量的四分之一。而隨著萬物智能互聯的迭代創新,楊旭認為未來將迎來數據的大爆發。當收集到這些數據后,需要通過云端數據中心等存儲、處理、分析再及時反饋到設備端,這種快速的內存密集型的計算對處理器有著更高的運算要求。楊旭認為,英特爾能夠憑借領先的計算技術為無人駕駛提供從車到數據中心的支持。
除了大數據挖掘、處理增值能力外,高速網絡傳輸等都是無人駕駛能實現的關鍵。龐大的數據量雙向運輸也需要網絡帶寬的支持。而英特爾要做的是具體到端到端的服務支持,楊旭透露英特爾正在與業界廠商進行合作,研發針對5G的解決方案。
宋繼強則探討了無人駕駛背后的機器學習技術。無人駕駛由人工智能代替決策,一定程度上減少人為車禍的可能。宋繼強認為,這背后需要對大規模的數據進行運算,進行分析和建模,從而創建出深度學習模型,才能讓汽車能制定決策。宋繼強表示要保證安全不僅是要從大數據中進行分析建模,更要從小數據、邊界安全事件中建立其它框架。
無人駕駛領域將是英特爾未來專注點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此前,英特爾已陸續收購了計算機視覺技術開發企業Itseez,半導體相關企業Yogitech等,并與寶馬等車企達成了合作,擬為無人駕駛的實現建立了全方面的生態系統布局支持。
3、標準型DRAM市場供不應求 漲價到年底
雖然英特爾對第4季電腦市場看法較為保守,但標準型DRAM市場仍是供不應求,4Gb DDR3/DDR4原廠顆粒現貨價持續飆漲,10月以來平均漲幅已達15%左右,第3季以來累計漲幅已達45~50%。由于三大DRAM廠明年上半年之前并無新增產能開出,業界不僅樂觀看待DRAM價格將續漲到年底,明年第1季前缺貨問題亦難獲得紓解。
標準型DRAM晶片持續飆漲,模組價格漲幅更大,10月以來4GB DDR3/DDR4模組價格漲幅已逾兩成,對威剛(3260)及創見(2451)等模組廠來說,第4季營收及獲利將較第3季大幅成長。而標準型DRAM帶動利基型及伺服器DRAM同步上漲,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對第4季營運樂觀,產能幾乎已被客戶包下。
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DRAM廠今年上半年將主要產能移轉生產Mobile DRAM,導致下半年標準型DRAM供不應求,價格也一路飆漲不回頭。
根據集邦科技及模組廠提供報價,8Gb DDR4原廠顆粒現貨均價昨日已漲至4.78美元,10月以來漲幅達10.4%,第3季以來漲幅達31.7%,改寫今年新高價。
主流的4Gb DDR4原廠顆粒現貨均價昨日漲至2.48美元,10月以來漲幅達14.3%,第3季以來漲幅達49.4%。4Gb DDR3原廠顆粒現貨價漲勢同樣強勁,昨日平均報價已達2.42美元,10月以來漲幅達16.3%,第3季以來漲幅達46.7%,兩種規格DRAM價格已創1年多來新高。
下半年個人電腦市場雖然需求仍然平淡,但銷售情況已明顯優于上半年,由于英特爾及超微均推出新一代處理器,ODM/OEM廠及主機板廠手中庫存水位又過低,隨著需求持續回溫,自然帶動DRAM價格走高,其中又以DRAM模組價格漲幅最大,7月初4GB DDR3/DDR4模組價格約介于13~14美元,但10月以來價格已漲至20美元以上,累計漲幅高達5~6成。
由供給端來看,雖然三大DRAM廠下半年的20奈米制程良率趨于穩定,不過因為沒有新增產能開出,且在明年中之前,三大DRAM廠也沒有新建生產線可以開出新產能,加上20奈米及更先進的1x/1y奈米的制程進入量產后,對現有產能會造成產能自然減損問題,同一條生產線的投片量至少縮水兩成左右。因此,模組業者普遍認為DRAM供不應求情況將延續到明年第1季,價格也會持續看漲。
4、SK海力士與美史丹佛大學攜手研發類人腦半導體元件
據韓國經濟報導,日前SK海力士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簽約,將合作研發利用鐵電材料(Ferroelectrics)的人工神經網路半導體元件(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Devices)。這項研究計劃的參與單位還包括半導體設備業者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及材料業者慧盛材料(Versum Materials),目標研發出類人腦芯片(Neuromorphic chip)。
SK海力士表示,目前電腦運算得依序經由資料輸入、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資料輸出的過程,成為拖累巨量資料運算時間的主因。若能采用類人腦芯片,在電腦運算就能像人類的腦神經一樣同時多方演算,加快資訊處理速度,也可提高巨量資料的應對能力。
類人腦芯片是可模仿人腦思考過程,以人工神經網路半導體元件為基礎的半導體,適合在巨量資料時代處理龐大的非制式化文字、聲音及影像,同時也能彌補過度使用硬件設備導致速度變慢與過于耗電的問題。
若能持續研發人工神經網路半導體元件與類人腦芯片,最終將可望研發出同時具備存儲器功能及系統半導體演算能力的新概念運算系統。
類人腦芯片的研發關鍵在鐵電材料,這項物質在不通電時仍能維持電偶極化(Polarization)狀態,因此能辨識資料的基本構造0與1。
SK海力士未來技術研究院長洪性柱表示,透過與史丹佛大學及相關業者的共同研發,元件、制程、設備、材料、設計等部分都將以最專業的方式進行,加速發展人工神經網路半導體元件的目標指日可待。
史丹佛大學教授西義雄表示,看好這項共同研究的前景,也期盼研究能成為開啟人工智能時代的契機。
| 可穿戴
Misfit推Phase智能手表與Apple Watch競爭
Misfit正在推進其可穿戴產品線與蘋果手表競爭,并已推出了最新的Phase智能手表,它使用小型彩色顯示屏,并且可以通過按鈕控制音樂,用手機拍照,或在演示文稿中推進幻燈片。與Misfit其它產品類似,Misfit Phase自動更新時間,具有六個月的電池壽命,以及高達50米的防水性。
Misfit Phase支持觸覺反饋,并且有小色彩窗口作為通知和反饋的用戶界面。用戶可以收到活動通知,鬧鐘,通知數據,文本,通話,應用通知和移動提醒等等。Misfit Phase智能手表主體采用拋光不銹鋼,由鋁護罩固定。Misfit Phase智能手表允許用戶使用任何20mm表帶。(包括Misfit設計的表帶)。
| VR、AR
深圳VR產業發展領跑全國
目前全國約有300家企業致力于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其中約三分之一的VR企業落戶在深圳。記者從日前舉行的京東眾籌與移動VR產業聯盟溝通會獲悉,深圳VR產業全國領跑,并且正在與教育、醫療、旅游等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進行融合。
深圳VR產業鏈的輻射和輸出能力是全國乃至全球性的。睿悅信息CEO賴俊菘稱,公司總部在南京的他,每個月約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待在深圳,因為“這里擁有全國相對來說最成熟的VR產業鏈,全球絕大部分VR移動端的設備產自深圳。”
目前VR產業正處于上升期,而在深圳發展的VR產業具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除了已經開始產業化的游戲領域外,未來VR對旅游、軍事、醫療、教育等傳統行業的應用前景不可估量。
不過,VR產業仍在起步階段,挑戰與機遇并存。賴俊菘建議虛擬現實產業應盡快建立標準體系,規范市場并對硬件設備標準提出嚴格要求,以此推動VR產業的良性發展。
| 智能硬件
1、蘋果發布邀請函 下周將發布新款MacBook
北京時間10月20日凌晨消息,今日蘋果向媒體公開邀請涵,確定將于美國當地時間10月27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10月28日凌晨1點)正式召開發布會,活動屆時將在加州庫比蒂諾(Cupertino)總部舉行。
本次邀請函的主元素是Hello,又見面了!
?
Mac系列電腦將是主角
蘋果Mac系列電腦將會是本次發布會的重頭戲,蘋果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為它的Mac系列電腦做出重大的改變了,上月蘋果發布MacOS Sierra系統時,并未推出任何相關的電腦產品。在蘋果看來,選擇眼下時間推出新款Mac電腦,正好使新品趕上完整的假期購物季。
外觀四年未變
外觀到了必須革新的時候
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一直處在常規升級的狀態,MacBook Pro筆記本的外觀一直沿用2012年六月WWDC大會發布的Retina MacBook Pro,僅僅是在硬件上升級。
被期待更久的還有MacBook Air,楔形機身同樣沿用多年,在蘋果發布12寸MacBook之后,MacBook Air的處境更加尷尬。
據外媒報道,蘋果將終止11英寸MacBook Air銷售,這可能意味著蘋果將削減12英寸MacBook和13英寸MacBook Air產品售價。不管怎樣,本次發布會也是決定MacBook Air命運的時候,或是革新或是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OLED觸控條和Touch ID
外觀方面,新一代MacBook Pro除了將采用全新、超薄設計的之外,最引人關注的恐怕將是傳聞多時的OLED功能觸控按鍵取代目前的功能鍵。這種方式在筆記本領域并不新鮮,很多廠商都已經使用。懸念是蘋果是要用它取代目前的功能鍵區,還是屏幕上方的狀態欄。
另外,Touch ID指紋識別裝置也將出現在新筆記本上。蘋果不是第一家把指紋識別放在電腦上的公司,但Touch ID的識別速度和安全性都已經在iPhone上得到了充分驗證。
此外,MacBook Pro也將取消USB-A插口設計,與時俱進的采用USB-C插口。熟悉好用的MagSafe磁吸式充電口能否保留或是被新的設計取代也是個懸念。
目前大多數筆記本都搭載了觸控屏幕,這次新MacBook Pro能否搭載觸控屏同樣值得關注。
配置全面升級第七代酷睿
除了OLED 觸控條和Touch ID指紋識別,蘋果MacBook還將全面升級到英特爾第七代酷睿處理器,不同于蘋果的iPhone、iPad可以使用自家的A系列處理器,蘋果電腦產品線中CPU和GPU還得依賴別人,據傳15寸MacBook Pro高配版還將加入AMD的“Polaris”顯卡。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將在10月26日發布全新的Surface系列產品,屆時全新的Surface與蘋果Mac的對抗也很有看點。
2、OPPO R9s發布 雙核對焦提升拍照性能
10月19日晚間,OPPO在上海正式發布了R9s系列手機,這款產品在兩個星期之前就已經就曝光,最早在電視臺公布了廣告盡管只是一閃而過依然被大家發現,之后官方微博陸陸續續公布了一些產品特點和技術細節,就連發布會邀請函上都是一枚索尼IMX398傳感器,彰顯了這款手機重視拍照。
OPPO今年第二季度銷量攀升,根據多家數據調查公司的統計在第二季度該公司手機出貨量已經成為全國第二,相比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成為2016年最具成長力的品牌。這其中最R9占比最多,最受市場認可,因此下一代R9s成為關注的焦點。
R9手機曾經主打自拍,針對前置攝像頭優化,從用戶需求出發設計硬件。R9s系列手機繼續提升拍照實力,根據現場介紹截止到今年九月份,OPPO已經在拍照領域申請了多打1116項專利,其中防抖、美顏、攝像頭等領域就有289項核心專利。
R9s采用1600萬像素攝像頭,來自索尼與他們合作的IMX398傳感器。最大光圈達到了F1.7,相比普通的F2.2光圈進光量提升了60%。使用了6P鏡頭和人工藍寶石鏡片。國內首創了雙核對焦模式,雙核對焦的對焦像素是由兩個完整的像素組成,而普通PDAF對焦像素則是由遮蔽了1/2面積的2個像素組成。如果覺得理解有點抽象,不妨將兩種對焦方式看作人眼視物。雙核對焦就像是雙眼視物,普通PDAF相位對焦則是單獨用左右眼進行視物。這就意味著單個對焦像素進光量提升了100%,對焦的精準度和速度也會有所提升。相比三星使用的雙核對焦技術有相似之處,不過在保證速度的同時分出一部分像素保證光的捕捉,同時保證畫質。
此外,在300多個不同場景下進行色彩優化,讓手機能夠在不同環境拍照的時候對景、物、人自動調整色彩、亮度、飽和度以及對比度等等。前置攝像頭也得到了同步升級,針對人像進行了提升,皮膚更細膩色彩更明快。
早報由超能網、工商時報、網易科技、Digitimes、中關村在線、廣州日報、新浪科技、TechWeb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