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時間:未來四年中國新建晶圓廠數量將超美國 獨占鰲頭;iPhone7銷售疲軟 ***供應鏈業績三連跌;2017 年整體DRAM供給位成長將小于 20%;2020年移動VR用戶將達到1.35億人;供應商爆料微軟正在打造AR眼鏡HoloLens第二代;華為Mate9 pro國內首銷 華為VR也一同上市;三星S8或將首發藍牙5 。
| 半導體
1、未來四年中國新建晶圓廠數量將超美國 獨占鰲頭
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積極,近期產能大開、擴廠消息頻繁,先前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預估,未來兩年新建的 19 座晶圓廠有 10 座就建于中國,今 14 日 SEMI 再發布最新報告,預測至 2020 未來四年間將有 62 座晶圓廠,而中國大陸地區就將占 26 座,半導體設備市場也有望迎來大好年。
據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最新數據,預估 2017 年到 2020 年未來四年將有 62 座新晶圓廠投產,其中將有四成晶圓廠共 26 座新晶圓廠座落中國,美國將有 10 座位居第二,中國***地區估計也會有 9 座。SEMI 估計,新晶圓廠中將有 32% 用于晶圓制造、21% 生產內存、11% 與 LED、MEMS、光學、邏輯與模擬芯片等相關。
而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也有望蓬勃發展,據 SEMI 日本估計,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今年將達到 397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8.7%,其中占比最高的晶圓加工設備 2016 年產值將達 312 億美元,年成長約 8.2%,封測設備市場產值約 29 億美元,也有 14.6% 的成長,半導體測試設備產值則在 39 億美元,年成長約 16%。
SEMI 也預測至 2017 年總體產值將進一步成長至 434 億美元,年成長率約 9.3%。
中國***地區與韓國同樣為半導體設備支出最主要區域,值得關注的是,2016 年中國大陸擠下日本,首次成為半導體設備支出第三大區域。SEMI 預期,2017 年半導體設備銷售成長力道主要在歐洲,估計銷售額將有 51.7% 的成長,來到 280 億美元。而中國***地區、韓國、中國大陸同樣將為半導體設備支出最多的區域。
2、iPhone7銷售疲軟 ***供應鏈業績三連跌
據日經新聞周三報道,日前,***大批IT公司公布了11月份的業績報告。主要19家公司當月的總營收為349億美元,同比下跌了0.04%。雖然跌幅比10月份的6.4%有所收窄,但是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下跌。
其中,身處蘋果手機供應鏈的企業業績不理想。在所有***9家公布業績的供應商中,只有三家實現了收入增長。如果去掉擁有非蘋果訂單協助的臺積電公司,則八家公司收入跌幅高達4.7%。
富士康集團是蘋果公司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企業,該公司11月的收入同比下跌了7.1%,已經是連續第二個月下滑。為蘋果提供攝像頭模組的大立光電收入下跌了8.8%,另外觸控屏制造商宸鴻科技的收入,更是暴跌了39%。
本月初據***媒體報道,蘋果今年新手機的銷售高峰已經過去,由于銷售人氣逐步下滑,蘋果已經聯系上游供應商,縮減了零部件訂單。上游供應鏈目前對iPhone 7基本失去了興趣,已經把資源集中到了明年新推出的iPhone 8零部件方面。
有華爾街分析師指出,由于iPhone 7再一次出現了去年手機的低迷態勢,因此蘋果手機銷量下滑、收入下滑的態勢,可能會延續到明年九月份蘋果發布iPhone 8之前。據稱,iPhone 8將推出重大升級功能,已經有分析師樂觀預測這款新手機將會創造蘋果銷量歷史紀錄。
相較蘋果供應商,***半導體廠商的業績表現較好。五家半導體公司的銷售收入總和增長了26.7%,其中內存廠商南亞科技增長近兩成,另外受到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廠商訂單的拉動,手機芯片設計公司聯發科也保持了較高增長。
需要指出的是,蘋果供應商業績在***IT企業名列最差,這已經延續了較長時間。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數據也呈現這一規律。
外界認為,全球手機市場逐步飽和,蘋果創新能力大滑坡是蘋果和供應鏈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在庫克執掌下,蘋果去年新推出蘋果手表,希望它成為手機、平板之后另外一款支柱型產品,但是這一希望已經落空,機構數據顯示蘋果手表三季度出現了七成的暴跌。
3、2017 年整體DRAM供給位成長將小于 20%
2016 年 DRAM 產業市況轉折相當大,歷經上半年需求不振,持續跌價的態勢,至第三季后,才在中國智能手機出貨暢旺、筆電出貨回溫下,DRAM 的平均銷售單價開始大幅上揚。展望未來,TrendForce 旗下內存儲存事業處 DRAMeXchange 預估,2017 年整體 DRAM 供給位成長將小于 20%,為歷年來最低,在需求面沒有明顯轉弱的前提下,預估全年度 DRAM 供給成長將小于需求成長,可望帶動 DRAM 價格持續攀高,維持供應商全面獲利的狀態。
DRAMeXchange 研究協理吳雅婷表示,DRAM 產業屬寡占市場型態,各供應商在產能的擴張上皆有所節制,2017 年整體晶圓的投片量與今年相較沒有明顯成長。以供給位成長來看,主要會來自于 20 納米轉向 1Y 納米的顆粒增加,不過,由于 die shrink(顆粒微縮)的難度提高,2017 年 DRAM 產業整體的供給位成長將小于 20%。
2016 下半年 20 納米已陸續成為生產主流,在新制程的推動下,最新一代產品 DDR4 及 LPDDR4 也將正式成為市場的供貨主流。目前 DDR4 在服務器端早已成為主要解決方案,但在 PC(個人電腦)部分,則由于英特爾平臺的支持時間遞延,至今年底才將成為主流解決方案。LPDDR4 部分,隨著智能手機主要芯片組(application processor)支持性提高,將在 2017 年正式取代 LPDDR3 成為主流,且在成本結構合理化的考量下,LPDDR4 的容量都會在 4GB 或以上,持續推升智能手機單機搭載容量成長。
智能手機在近兩年面臨成長高原化的挑戰,使相關廠商都積極尋找下一個“主流產品”以求進一步市場成長。盡管無人機、機器人、物聯網等產品,或 AR/VR 等其他游戲繪圖的應用,仍處于發展初期,無法確定后續市場潛力,DRAM 供應商仍積極開發客制化產品,來順應前述多元市場與應用需求。
以繪圖用內存(Graphic DRAM)為例,供應商與 NVIDIA 協同開發的特殊規格 GDDR5X 就以超頻、速度更高為目的,且以高端繪圖卡為主要市場,期望達到產品差異化。吳雅婷指出,相關的特殊規格產品在 2017 年起比例會持續增加,為現在制程技術上處于 20 納米“齊頭式平等”的供應商帶來更高的獲利空間。
| 可穿戴
1、2020年移動VR用戶將達到1.35億人
12月14日,艾瑞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VR營銷趨勢前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VR發展早期,Oculus、HTC、Sony等硬件廠商憑借先入優勢和巨大號召力,在第一代內容平臺的發展方面存在強大的引領力量,而創業公司及開發者也在內容生產領域探索新的機會。接下來預計將有66.1%的開發者發布新的VR內容,VR內容豐富度有望在年底得到躍升。
內容的豐富也促進了VR設備的普及?;贠culus、Gear VR等目前領先級別的VR廠商出貨量預測,2019年VR將成為全球使用人數過億的產品;2020年臺式機VR全球用戶量達到1950萬人,移動VR用戶量達到1.35億人。目前VR內容正從游戲、視頻等領域開始向多樣化拓展。其中游戲內容的開發程度較為成熟,覆蓋了大多數的類型;B2B垂直應用集中在教育和房產行業;360度全景視頻的題材應用較廣的主要有旅游風景和藝術人文。
但是由于VR設備受制于“現實世界與虛擬環境割裂”的原因,無法像手機一樣成為高頻次、長時間使用的工具,因而VR未來會朝著與AR(增強現實)相結合、進階成MR(混合現實)形式,以眼鏡或其他類型的可穿戴設備形式,滿足人類日常的各類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