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網絡中的多天線技術
在無線通信領域,對多天線技術的研究由來已久。其中天線分集、波束賦形、空分復用(MIMO)等技術已在3G和LTE網絡中得到廣泛應用。
多天線技術簡介
根據不同的天線應用方式,常用的多天線技術簡述如下。
上述多天線技術給網絡帶來的增益大致分為:更好的覆蓋(如波束賦形)和更高的速率(如空分復用)。
3GPP規范中定義的傳輸模式
3GPP規范中Rel-9版本中規定了8種傳輸模式,見下表。其中模式3和4為MIMO技術,且支持模式內(發送分集和MIMO)自適應。模式7、8是單/雙流波束賦形。原則上,3GPP對天線數目與所采用的傳輸模式沒有特別的搭配要求。但在實際應用中2天線系統常用模式為模式2、3;而8天線系統常用模式為模式2、3、7或模式2、3、8。
在實際應用中,不同的天線技術互為補充,應當根據實際信道的變化靈活運用。在TD-LTE系統中,這種發射技術的轉換可以通過傳輸模式(內/間)切換組合實現。
上行目前主流終端芯片設計仍然以單天線發射為主,對eNB多天線接收方式3GPP標準沒有明確要求。
多天線性能分析
針對以上多天線技術的特點及適用場景,目前中國市場TD-LTE主要考慮兩種天線配置:8天線波束賦形(單流/雙流)和2天線MIMO(空分復用/發送分集)。
下行業務信道性能
下圖是愛立信對上述傳輸模式的前期仿真結果:
在下行鏈路中,2、8天線的業務信道在特定傳輸模式下性能比較歸納如下:
8X2單流波束賦型(sbf)在小區邊緣的覆蓋效果(邊緣用戶速率)好于2X2空分復用,但小區平均吞吐速率要低于2X2 MIMO場景。
8X2雙流波束賦型(dbf)的邊界速率要略好于2X2天線空分復用。對于小區平均吞吐速率,在正常負荷條件下,二者性能相當。在高系統負荷條件下,8X2雙流波束賦型(dbf)增益較為明顯。
在實際深圳外場測試中,測試場景為典型公路環境。雖然站間距與城區環境相同,但無線傳播條件更接近于郊區的特點,即空曠環境較多,信道相關性較強,有利于8天線波束賦形技術。對固定模式的測試結果與上述仿真結果基本一致;引入模式內/間切換后8天線在小區中心采用模式3,邊緣則為模式7,因此在小區邊緣優于2天線,小區中心相當,小區平均速率較好于2天線。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模式7的比例僅有20%左右,大多數場景采用的是模式3,即與2天線差別不大。
- 第 1 頁:TD-LTE網絡中的多天線技術
- 第 2 頁:下行控制信道及覆蓋能力
本文導航
非常好我支持^.^
(2) 10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移動通信] 5G 3GPP全球頻譜介紹 2023-10-24
- [移動通信] 移動通信的網絡結構組成及基本原理 2023-10-13
- [移動通信] 3GPP NTN標準的頻率和帶寬技術要求 2023-10-09
- [電子說] 3GPP NTN的射頻標準解讀 2023-09-25
- [電子說] 幾內亞Orange攜手華為完成FDD Massive MIMO全網規模部署 2023-09-22
- [電子說] 全球首個衛星5G通話已實現 2023-09-20
- [電子說] 中興通訊:一個半月后會看見“3GPP”和“6G”好消息 2023-09-20
- [電子說] 了解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 2023-09-07
( 發表人:辰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