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價值存儲,在市場下行時期充當對傳統資產類別的對沖工具。我認為,在這個前提下研究比特幣的表現會很有意思。讓我們先簡單討論一下比特幣在加密領域的主導地位,然后再深入探討它在市場急劇下跌趨勢時的表現。
在過去幾個月漫長的加密熊市中艱難前行,交易員們已經從投機性更強的另類的山寨幣中抽身出來,回到比特幣這個相對安全的位置。比特幣主導地位一直受到各界的關注。
然而,觀察比特幣主導地位的歷史數據,你會發現,最近的高點僅僅是18年高點的50%。事實上,就在2017年12月由散戶投資者推動的價格行情中,在BTC價格達到16800美元的那天,比特幣占比也觸及65%,或許認為比特幣占市值主導地位是熊市的一個特征,這種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盡管與此相反的是,在長時間的熊市中,比特幣表現出主導地位是有道理的,因為許多在市場上漲期間被超買的其他加密貨幣正在被拋棄,而另一方面,在牛市周期中,新技術被炒作,資金流入了這些加密貨幣中,這也導致了比特幣的統治地位被削弱。
進一步觀察上圖得出,在17年之前,比特幣在總市值占比這一指標上高于80%是很正常的。那么這個指標的高或低代表什么呢?我認為答案不能一概而論,雖然我認為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并不是加密貨幣市場健康與否的一個宏觀指標,盡管比特幣目前貨幣方面的屬性比較突出,但它更有可能是反映投資界對于其他加密項目是否可行的衡量指標。
不管怎樣,盡管市值占比是一個有趣的指標,但加密市場對其有著不同的解釋,而我也并不認為它是一個硬科學指標。那么,對比特幣來說,什么才是一個好的宏觀指標呢?正如我所提到的,比特幣的一個特點,是它主要可以作為價值存儲。馬上能夠想到可以用來比較的是黃金,或者可以是白銀。
從歷史上看,當金融市場出現動蕩時,這兩種金屬都表現良好,但當市場處于牛市情緒時期時,它們就會被拋售。因此,如果比特幣是作為一種真正的價值存儲而存在的,那么在理想情況下,它應該與這兩種貴金屬高度相關。
上圖顯示了黃金與比特幣的歷史相關性,120天期的滾動相關性維持在了一個相當小幅波動的范圍內。由于這種相關性在任何重要時期內都不會低于-0.2,因此比特幣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有的話)才能完全取代作為市場下行的對沖資產的黃金。(藍狐筆記:從目前看,相關性不高。當然現在不等于未來。)
如果更大比例的聰明資金開始使用比特幣作為宏觀對沖工具,流入黃金和白銀的錢會不會更少呢?
按照這種邏輯,比特幣與金屬之間不應該有很高的正相關性,因為將“價值存儲”資產類別視為一個整體還是很重要的,而整體中的資金分配是一個零和關系。為了對沖主要貨幣拋售而向比特幣注入的任何額外資金,都將蠶食為了達到同樣目的的流入黃金或白銀的資金。
黃金自古以來就被當作“貨幣”使用,最常見的說法是在從公元前700年左右,當時位于土耳其西部的呂甸帝國(Lydian Empire)。相比之下,比特幣還處于初級階段,要取代金融市場上黃金所提供的功能,比特幣可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但比特幣一個獨特的有趣現象是,在惡性通貨膨脹國家的公民,是如何能夠將其財富轉移到比特幣上的,比特幣能夠抵御當地貨幣購買力被侵蝕,更重要的是,比特幣并沒有給當地政府一個防止其公民以這種方式轉移財富的簡單方法。最明顯的例子是委內瑞拉和津巴布韋。
話雖如此,讓我們仔細看看市場正在經歷的一個下跌周期的一些事件,以及比特幣是否有任何重大反應。首先讓我們來看看2016年第一季度的市場調整。2015年12月,美聯儲自08年金融危機期間將利率降至零以來,首次加息25個基點。美聯儲隨后發布指導意見,預計在2016年全年將再加息3次25個基點,這一觀點得到了絕大多數賣方研究人員和資產管理公司的認同。
從2015年12月22日到2016年1月底,上證綜指(SSE)已經跌去了約27%,引發了全球市場震蕩,最明顯的是,迫使美聯儲調整其貨幣政策緊縮的頻率,預計在2016年發生的三次降息只進行一次,而且是在2016年12月才進行的,自第一次降息以來過去了整整一年。
讓我們關注一下上證綜指(SSE)的下跌。在此期間,黃金價格上漲約4.1%,比特幣下跌14.6%。可以說,由于上證綜指此次下跌幅度特別大,而且是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發生的,對于這樣一個基礎廣泛的指數來說,一個月的時間是很短的,因此黃金或比特幣的升值都將是一個滯后的指標。
在這種情況下,黃金的表現如預期。如果我們看看黃金從2012年7月到2018年7月這6年價格歷史,最大的120天價格上漲是從2016年1月13日到7月6日的278點。2016年大部分時間都維持著價格上漲的行情,但由于英國公投退出歐盟,全球市場在2018年晚些時候開始持續低迷,直到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白熱化才開始復蘇。然而,比特幣行情則是另外一個樣子。2016年上半年價格走勢為橫盤,6月份上漲68%,年底強勁收尾,較6月份上漲峰值高出30%。
上證綜指在過去幾個月再次下跌,自美國5月份宣布開始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以來,下跌了17%。比特幣價格表現再次與上證綜指沒有呈現明顯的負相關,因為比特幣價格在同一時間段內從約8,000美元跌至目前的7,200美元水平。(藍狐筆記:目前比特幣價格在10000美元上下波動)
這里的結論是,比特幣還沒有像黃金那樣,對造成宏觀市場波動的地緣政治事件起到對沖作用。盡管比特幣與大多數法定貨幣、大宗商品和其他宏觀指數的相關性并不高,如下面BitMEX research的圖表所示,但在當前環境下,比特幣價格主要受全球宏觀以外的其他因素驅動。
然而,比特幣對貨幣波動性的反應,比對股票指數波動性反應更為明顯。例如,導致歐元貶值并接近與美元平價的希臘債務危機對比特幣價格的影響,比本文分析中使用的上證綜指的例子以及標準普爾500指數等其他指數的變動對比特幣價格的影響都更為明確。事實上,貨幣越強,其波動性對比特幣的影響就越大。
我原本以為,土耳其在2018年的局勢以及里拉所承受的壓力,可能會對分析比特幣價格提供有趣的角度。但作為世界第18大經濟體的土耳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它的波動無法產生有意義的影響,尤其是在當比特幣與代表第二大經濟體的上證綜指SSE之間的不存在直接關系的時候(土耳其2018年的預計GDP僅為中國的6.45%)。
最后,我相信,在我們能夠真正判斷比特幣是否能作為價值存儲以及市場下行的對沖工具之前,還需要一些更為重大的事件作為導火索,比如意大利退出歐盟、美國進一步削減其資產負債表、或其他一些導致新興市場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的具有重大規模的事件等。比特幣對加密市場的技術進步有很多特殊的影響,這些影響遠比全球宏觀環境中導致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因素要重要,這意味著如果要影響比特幣的價格,必須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宏觀事件。
來源: 藍狐筆記?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