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比特幣的價格不斷飆升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比特幣挖礦的行業中去,那么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才能挖到呢?比特幣挖礦機的耗電量有多驚人呢?
比特幣是怎么產出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區塊鏈”,比特幣的核心原理是“區塊鏈”,每一個區塊對應一個帳單,將所有的區塊鏈接起來就是區塊鏈,任何交易信息和轉賬記錄都記錄在區塊鏈中。要注意的是區塊鏈存在于整個互聯網中,所以任何比特幣持有者都不擔心比特幣遭受損失。
每隔一個時間點,比特幣系統會在系統節點上生成一個隨機代碼,互聯網中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去尋找此代碼,誰找到此代碼,就會產生一個區塊,隨即得到一個比特幣,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挖礦。計算這個隨機代碼需要大量的GPU運算,于是礦工們采購海量顯卡用以更快速的獲得比特幣獲利,這也是近期顯卡缺貨的重要原因。
有人說那這樣比特幣不就會越來越多,最后完全沒有價值了嗎?中本聰當然也想到這個問題,這里比特幣系統還有一個機制:那就是比特幣具有總量有限,前4年總額將產生10500000BTC,每隔4年產出數額減半,在第4年至第8年會產生5250000BTC,第8至12年則只有2625000BTC,如此類推。到最后,總共產生的比特幣數量為接近21000000BTC。
目前一個1個比特幣基于目前的數據結構被分割到8個小數位,也就是0.00000001BTC,礦工們挖到比特幣最小的單位就是0.00000001BTC。
通俗點說,比特幣好比是一座由總量為2100萬個金幣組成的金山,想要得到它,就需要玩家們利用電腦的運算能力,根據現有的算法計算出一組符合特定規律的數字。
當然,這些數學題隨著現有比特幣的增加正變得越來越難。
比特幣為何能產生價值?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上文也曾提到,任何貨幣本身是不存在價值的,只有足夠數量的人相信貨幣,才會使貨幣產生“價值”,并且這個”價值”是帶有引號的。但現在很多人相信比特幣可以為他們帶來財富,所以比特幣才產生了“價值”。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比特幣的特點。
1、總量有限,只有21000000BTC
2、任何人都可以發行比特幣,但發行難度越來越大
3、相對央行貨幣更安全,幾乎無法被盜
4、交易過程完全匿名,不能追蹤
基于以上優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愿意將他們的財富轉換成等值比特幣,同時取消這些財富的法幣代表權,所以比特幣價格才開始不斷的上漲。相信比特幣的人越多,比特幣價格漲勢便會越兇猛。當然,前幾日比特幣暴漲21000元又跌落至17000元事件屬于投機炒作行為,比特幣長期的優勢是不能被投機所左右的,最終比特幣一定會相對穩定在它所真正代表的財富總值上,但現階段,比特幣的價格波動還是太劇烈了。
從現階段比特幣的表現來看,比特幣流動性水平較低、流動性風險較高,因此無法有效履行貨幣的交易媒介、計價單位以及價值儲藏三項基本職能,無法成為真正的貨幣。
再加上比特幣總數量有限,通縮現象會變得越來越嚴重。試想若用比特幣取代全球貨幣,如果一人擁有10,500,000 BTC,今后的歲月里,他將擁有世界上一半的財產!并且要注意這份財富是永久的。所以比特幣想完全取代貨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一個比特幣要挖多長時間
中國的算力已經占到了全世界的75%以上,也就是說全世界有75%的比特幣都是made in China。 那么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
曾經的比特幣非常好“挖”,普通電腦CPU就能完成,只需下載軟件就可以自動“解題”。但是隨著幣價上漲,想要“解題”的人越來越多,挖礦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現在挖一個比特幣需要消耗的計算量普通人根本無力承擔,普通電腦就別想了。
業內人士表示,在2014年,每天50萬元電費產出100個比特幣,僅電費成本每枚就要5000元。但是到了現在,同樣的成本已經翻了一倍以上,每枚比特幣電費成本高達萬元。
在比特幣的產生機制里,挖礦獎勵是遞減的。比特幣誕生之初,每記一頁賬本,礦工就能拿到50個比特幣,后來記一頁獎勵25個,依次遞減。就像挖金子一樣,一開始挖得多,后來越來越少。每次新增獎勵減少一半的時間點,就叫做比特幣產量減半。
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在2014年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每24小時挖出3600個比特幣。
現在,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挖比特幣的難度,相當于1億個骰子扔出小于1億零50的數字,誰先扔出來,誰就獲得記賬權。此時,1億零50就是個哈希值,扔骰子的過程叫做哈希碰撞,而挖礦算力的單位就是每秒鐘多少次哈希碰撞。
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236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于20多萬個50米長的標準游泳池里面水滴的數目。但即便是這么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鐘左右才能碰撞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比特幣挖礦耗電量驚人的原因竟是它
比特幣確實越來越難挖了,由于大量礦機的涌入,目前比特幣已經被挖了超過80%,只剩下不足五分之一的比特幣還沒有挖出來。比特幣的總量為2100萬枚,現在已經挖出了1680萬枚,還有大約420萬枚比特幣。而且越往后越難挖,價格勢必也會漲上去。但是在2018年初的時候比特幣的價格出現下滑的波動,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去購買。正是因為比特幣的數量越來越少,挖礦機越來越多導致了全球的耗電量驚人,具體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啊。
目前,比特幣挖礦的用電量,遠遠超過了全球所有電動汽車的用電量。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最新報告預測,2018年,比特幣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增長三倍,一年的用電量相當于阿根廷全國一年的電力需求。
該銀行的分析師預測,比特幣挖礦今年的耗電量可能超過125太瓦時,而全球電動汽車將到2025年才能達到這個水平。摩根士丹利在上周三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估算,比特幣去年的耗電量為36太瓦時,相當于卡塔爾全國的年度耗電量。
相比之下,《財富》分析師發現,所有已經上路的特斯拉(Tesla)汽車(據特斯拉的統計數據顯示,至2017年底共有約280000輛)在去年的耗電量可能不足1.3太瓦時。分析中根據報告至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數據,按照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S汽車的中位里程計算率,假設每輛汽車的行駛里程為15,000英里,接近美國的全國平均水平,每100英里的用電量為30千瓦時。
這意味著,去年生產比特幣的耗電量,是今天所有上路行駛的特斯拉汽車用電量的29倍。
有一位名為Frank99的網友在特斯拉的在線討論論壇上發布了類似的計算結果,他寫道:“這太瘋狂了。”
2016年,全球所有電動汽車的耗電量約為6太瓦時。
比特幣挖礦的耗電量如此之高,原因是生產每一枚新比特幣都需要借助大功率計算機執行加密過程,解決復雜的數學難題。挖礦計算用于在數字總分類賬區塊鏈中核實比特幣交易,確保安全;但它們的缺點就是能源消耗量非常大。(人們認為其他多數加密貨幣挖礦的耗電量遠少于比特幣。)
摩根士丹利估算,生產一枚比特幣的成本為3000至7000美元,包含能源和硬件成本。上周四下午,一枚比特幣的價格約為13500美元,從上個月接近20000美元的最高點大幅下滑。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稱:“盡管如此,按照當下的比特幣價格,比特幣挖礦的收益依舊非常可觀,如果加密貨幣持續升值,我們預計全球挖礦耗電量還會增長。”
但分析師們尚未找到比特幣價格與電力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意味著加密貨幣投資者購買比特幣時,并沒有將其實際生產成本作為考慮因素。這也意味著雖然加密貨幣價格異常波動,甚至對挖礦公司的資訊非常敏感,但比特幣價格不太可能受到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稱:“我們認為,近期內,加密貨幣價值不會受到電力成本驅動。2017年,加密貨幣的價格似乎并不是完全基于基本面。”
不過,銀行家們為電力公司們提供了一條建議,利用加密貨幣來推高自己的股價。分析師們總結道:“或許全球的公用事業公司應該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