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領導的“神經連接”公司,致力于研發人腦和電腦之間建立聯系的系統。16日,該公司在美國舊金山展示了其在相關研究上的進展,包括其研發的第一套腦機接口系統。
馬斯克宣布的“腦機接口”要點
2019年7月17日下午,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宣布要點:
1. 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腦機接口的方法;
2. 腦機接口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
〔1〕“傳輸線”,直徑約為4-6微米柔軟導電線,作用是和外部芯片連接,它們分布在96個線程上的每個陣列中,擁有3072個電極;
〔2〕Neuralink開發的一款型號為N1的感知芯片,能夠讀取和處理大腦傳出的信號;
3. 開發了植入人腦“傳輸線”的縫線機器人。它就像一個神經外科醫生,通過激光束來刺穿頭骨,每分鐘能植入6根線,整個過程真的就像縫紉機在縫衣服。通過運用透鏡和計算機視覺系統,該機器人能夠避免在傳輸線植入人腦時損傷血管或大腦本身;
在動物身上至少進行了近20次“傳輸線”的植入手術。成功率百分之八十幾。
4. 利用鼠和猴進行了實驗研究。
自2017年以來,該公司一直在利用鼠做實驗研究。已成功將小型電極(多達1500個)植入實驗鼠大腦中。已實現對鼠腦活動的記錄。馬斯克在發布會的問答環節透露,該公司正在與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合作,對猴子進行實驗。有一只猴子已經可以用大腦控制電腦。
馬斯克認為該系統已經在老鼠身上實驗成功,通過頭部的USB-C接口收集傳感器信息,但目前還僅限于有線傳輸階段,Neuralink是想實現無線傳輸;[4]
5. 計劃明年第二季度進行人體試驗。
該公司神經外科技術負責人馬修·麥克杜格爾表示,按照計劃,第一次臨床試驗將在因上部脊髓創傷而完全癱瘓的病人身上進行,試驗將會在病人大腦中放置四組植入物。
報道稱,這些植入物是一些配有集成傳感裝置的傳輸線,在被植入者顱內還會植入芯片,以便通過藍牙接收傳感裝置的信息。
6. 最終的計劃是在人腦內植入四個傳感器,其中三個位于運動區域,一個位于感知區域;還有一個自帶電池的設備將安裝在耳后。
7. 研發計劃能夠與人工智能形成共生關系;[4]通過這套系統,“神經連接”公司的目標是使人能夠在植入物的幫助下,能控制智能手機;麥克杜格爾表示,對這項技術最初的應用之一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但長期目標是使植入物變得足夠安全、可靠和簡單,以便應用于夢想大腦具有計算機能力的人,選擇性手術。
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系統是什么用意?
馬斯克發布的腦機接口系統新穎性表現在以下方面:
1)有3072個電極,電極數量超過3000,這些電極的陣列,要事先設計,便準確定位,這是有新意的;他們采集的信號是生物電,不是無線電波;
2)采用的系統連線是有新意的,但沒有透露具體材料,“線”徑約為4-6微米。假如說,它是蛋白質絲線,金屬還原地桿菌的納米線的超高導電性能遠比人工納米線的導電性能好,而且無毒。這是筆者的一種推測。[5]
3)進入人腦的部分釆用的植入方法有創新。目前對單細胞的操作,已經有機器人操作,研制新型機器人,完成系統連線植入。看上去像縫紉機的操作方法,實際上不完全一樣,因為電極的間距是不等的,操作面也不相同。通過運用透鏡和計算機視覺系統,該機器人試圖避免在傳輸線植入人腦時,損傷血管或大腦本身。
4)通過激光束來刺穿頭骨,每分鐘能植入6根線。這種打孔方法比較先進,比帕金森微創手術,速度加快了,安全性也提高了。但是由于連線數量甚多,在操作過程中,不可能沒有危險。這么多植入物會帶來什么問題?做過什么樣的評估?
5)唯一外置的設備安裝在耳后,內含一枚電池。這一做法與帕金森微創手術有所不同,將來換電池的時候,會帶來什么問題?電池的壽命是5年還是10年?
6)馬斯克宣布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在剛結束的發布會上,馬斯克甚至難以抑制自己的興奮之情,一度笑場。馬斯克把發布的計劃當成了成果發布會,這顯然不是一回事,發布的渠道,不是科技新聞,是商業財經渠道。希望不是炒作。
7)腦機接口的研究不是新問題,對此是有爭議的?腦機接口采集的信息是不是意識?人的記憶是不是存儲在植入物所放的區域,用這種電極的方法能不能夠采集到?生物學至今,沒有完全搞清楚。當然,用電極采集到的信息,讓殘疾人恢復某些動作,這是治病。但不等于這些做法就意味著是意念控制。
文[7]認為:腦機接口是研究人或動物腦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以實時“翻譯”意識,最終做到人類與人類之間、人類與機器之間自由傳輸思想、下載思維。這種說法為時過早。
8)為什么Facebook及CTRL-labs初創企業,只考慮采用一種值入規模較小的方法?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系統是冒險,還是激進式商業炒作,吸引眼球和資金?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治什么病?
馬斯克發布的腦機接口系統試圖幫助嚴重腦部疾病的患者,
通過思維來實現交流,恢復運動與感官功能,比如讓盲人復明。
他們的目標是設計無線植入體并通過iPhone app控制的微型腦機接口。
·Neuralink致力于創建人腦植入設備與機器交流的公司,該公司行事隱秘、只擁有100名員工。有有沒有這樣的研制實力?
·2012年至2019年,先后利用腦子接口實現以下功能:
(1)一位女士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控制機器人手臂,完成了喝飲料動作:拿起杯子,將嘴湊到吸管邊,順利喝完它。擁有96個電極。
(2)***一位全身癱瘓病人,目不能轉、口不能言,在妻子的幫助下,僅依靠眨眼示意,竟寫就一本書。
(3)華盛頓大學的兩位計算機科學家坐在兩間不同的房間里,戴著通過互聯網連接他們的大腦的帽子。這是無創非植入式電極的連接方式。兩人要合作玩一款涉及“開火”的視頻游戲。
(4)一位年輕小伙子站在球場上,他是一位腰部以下癱瘓近十年的病人,他借助一個腦機界面,通過他的大腦控制的機器人外骨骼,他能夠將球踢到幾英尺以外的地方。
(5)201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利用語音合成技術與神經網絡算法新開發出一種“聲碼器”﹐可將受試者傾聽數字時產生的腦電波還原為他們聽到的聲音。
上述事例,說明腦機界面會在軟硬件幫助下實現某種功能,但是這不能看成是意念操控。腦機界面技術能否改變人類,還是人類去改變它?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馬斯克發布的腦機接口系統植入人腦后,會帶來什么影響?有短期效應和長期效應。腦機接口的研究人員,希望植入的芯片和電極的數量盡可能的多,這就會導致連線的數量以及能量的消耗增加。對大腦內部的環境造成相當大的沖擊,如果腦內有無線傳輸通道,以及經絡通道,這是人眼不可見的,所造成的影響需要認真對待,不要太簡單的看這些問題。
就帕金森微創手術,多數人能夠改變疾病狀況,但不能根治。也有少數人術后發生異常,頭痛劇烈,發生這種現象的時間,也不一定,有的是半年以后,其原因不清楚。
馬斯克發布的腦機接口系統能否讓盲人重見光明,筆者持懷疑態度。盲人復明的研究已經有幾千年,按理說人類對眼睛的研究是比較深的,讓人無奈的現象是近視眼成了全球流行病的第3位,業內醫學專家至今仍然認為近視眼治不好!長此下去,未來的人們將會都戴上眼鏡,這可不是言過其實的問題!馬斯克發布的腦機接口系統是否考慮解決近視眼問題,因為讓盲人重見光明,比解決近視眼難度更大。還是現實一些好,不要夸大其詞,發誑語。千萬不要以為,治療神經性疾病簡單,有人已預言,本世紀最難治的疾病是神經性疾病,因為這些疾病的機理不清楚,這是需要多學科交叉共同破解的難題。
-
醫療電子
+關注
關注
30文章
1369瀏覽量
90902 -
腦機接口
+關注
關注
10文章
391瀏覽量
21856
原文標題: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如愿以償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world,微信公眾號:嵌入式資訊精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計劃融資5億美元
特斯拉內部擔憂馬斯克影響
奧爾特曼:馬斯克競購OpenAI意在拖延發展
第三名患者成功植入馬斯克Neualink腦機芯片
馬斯克凈資產突破4470億美元
馬斯克欲阻OpenAI商業化轉型
馬斯克Neuralink啟動腦機接口控制機械臂試驗
馬斯克否認特斯拉進軍手機市場
馬斯克透露FSD將對下月的Cybertruck車型開放
馬斯克談腦機接口:計劃將創新設備植入人類志愿者體內
馬斯克展:Neuralink腦機芯片或將顛覆手機
未來已來:Neuralink引領腦機接口新紀元
腦機接口路線之爭愈演愈烈,馬斯克的Neuralink迎勁敵

馬斯克旗下xAI計劃大舉投資AI芯片
馬斯克也給英偉達打工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