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百度無人駕駛汽車、長安睿騁等車型的路測,讓人真切感受到,無人駕駛由概念走向實際應用的腳步更近了。不過,盡管如此,在普遍意識里,那種雙手完全擺脫方向盤,在高速公路上自由行駛的場景,仍然還是遙不可及。
然而,上汽通用凱迪拉克即將上市的CT6 4.0 T鉑金版車型就能夠做到這一點,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實現這一功能的量產車。原因在于,這款車搭載的超級智能駕駛系統,而高精地圖的率先使用則起到了突破性作用。
目前,絕大多數車輛所使用的還是智能手機上所用的地圖,甚至一些車載地圖還不及手機地圖。然而,要想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以當前的手機地圖做引導顯然不夠,這就需要更為精準的地圖來做判斷。
為了在中國實現智能駕駛,凱迪拉克找到了中國的合作伙伴——高德地圖,也是高精地圖的開發者。
1高精地圖有多精準?
如果進入自動駕駛時代,高精地圖則是汽車必備部件。超級駕駛系統就是以高精地圖為重要的判斷依據,當車輛在路上行駛時,能夠掌握整條道路的路況信息,甚至提前2.5公里就能夠預測車輛即將到達的位置及周邊環境狀況。
與當前的地圖有所不同,高精地圖的精確范圍可以到厘米。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提前預測車輛在道路上的精確位置和周邊環境,細到能夠提前感知前方路面的凹凸狀況,進而能夠提醒駕駛者或者采取必要的智能駕駛措施。此外,高精地圖還不會受到天氣、光線等因素的影響,可以達到超視覺距離感知。
目前,高德地圖還與千尋位置公司進行合作,前者提供高精度地圖,后者提供高精度定位,進一步提高更多應用場景的實用性。
2自動駕駛來了?
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在凱迪拉克即將上市的CT6 4.0T車型上的有效利用,算是自動駕駛車輛的進步,然而,這就能說明自動駕駛時代來了?
當然不是,即便是能夠解放雙手,自由穿梭在高速公路,也即便是其他車型都能夠應用這一系統,但真正無需人為操作的自動駕駛,仍然距離我們比較遙遠。經緯恒潤科技公司智能駕駛事業部總經理薛俊亮,以及車和家公司智能運營高級總監趙雷等業內人士預測,“也許2030年能夠實現自動駕駛。”
只能說,高精度地圖的開發和應用僅僅是自動駕駛技術前進的一小步,但距離其普及化仍有諸多問題難以突破。
在薛俊亮看來,其公司恒潤科技與一汽解放合作的掛車,僅可以相對實現自動駕駛。他舉例稱,相對于復雜路面,以港口運輸為場景,進行自動駕駛的測試和應用,依然遇到了不少阻礙,特別是不能影響港口的正常作業運輸。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結合港口的場景,進行模擬仿真測試,才算保證勉強完成運作。
然而,這還是比較簡單的應用場景,如果在復雜路面進行測試呢?影響的則是整個交通路網的正常運轉,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對社會、經濟等方面帶來諸多困擾。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目前,即便是特斯拉車已經實現了自動駕駛,但也僅僅是達到了自動駕駛的第二等級,也就是仍需要司機來操控車輛,更不必說,還達不到第二等級的車輛,充其量也就是汽車的輔助駕駛功能罷了。
3自動駕駛還有多遠?
汽車的真正自動駕駛則是完全自動化,不需要人為的操控,一切均由系統來完成。如果能夠實現這一應用,恐怕2030年到來也不是沒有可能,但若是進行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恐怕2030年仍難以實現,畢竟這涉及到的就不僅僅是車本身的問題,而是要上升到整個交通、立法和社會層面了。
立法和交通法規的建設起著關鍵的約束作用,從我國的立法的現狀來看,據智能出行研究院自動駕駛法律中心何姍姍介紹,目前,已經有9個城市能夠進行自動駕駛的路測,但是高速公路的路測尚未開放。
從國外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之路來看,至少要經過六個步驟,即形成智庫,開展討論研究;確立技術路線;政策引導,支持投資;開放路測,積累經驗;審查現行法規;調整和制定安全標準;制定新法規。然而,目前我國僅剛做到路測環節。由于我國交通狀況復雜多變,因此對于立法的確立,仍需要更多探索,更不能因為技術有所突破而去急著修改立法,還是要結合交通、社會、經濟、人文等多方因素去考慮。
對企業而言,據安波福亞太地區工程總監王忻介紹,當前的測試車輛時速通常為60 km/h,但實際上,真正的自動駕駛則需要時速達到130 km/h,這就需要車輛安裝更多冗余的設備,確保自動駕駛車輛不會犯錯。以這樣的速度,如果企業自身都無法保證安全,就更不能將車輛太早推向市場,畢竟安全高于一切。
不過,對于自動駕駛的應用,以標準化場景的應用進行小范圍推廣則更為實際,例如在港口、景區運營車輛等方面,或許會起到更好的效益。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49瀏覽量
13789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704瀏覽量
240364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93瀏覽量
48934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9瀏覽量
137808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33瀏覽量
1670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