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持續推進先進制程,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先進制程還是以每兩年一個世代推進,沒有看到任何改變跡象,并會利用3D封裝技術來達到客戶想要的效能及架構。至于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指出,摩爾定律何時終結沒人知道,并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比喻。
英特爾先前遇到制程卡關問題,現在終于開始量產10納米,而且7納米技術研發順利,英特爾預期10納米微縮到7納米及之后的5納米,將維持每2~2.5年就可推進制程至下一代。至于臺積電的技術藍圖,量產中的7納米及明年要量產的5納米,以及后續的3納米及2納米,仍將維持每兩年一個世代推進速度。
魏哲家表示,目前臺積電制程推進還是維持每兩年推進一個世代,沒有看到任何改變跡象,而且臺積制程推進是以服務客戶為目的,每兩年一個世代的技術開發藍圖,是過去與客戶合作延續下來的結果,沒有計劃改變,只是也并不一定要永遠如此。
另外,臺積電在先進封裝技術研發上也加快腳步,今年4月推出多晶圓堆疊(WoW)及系統整合單芯片(SoIC)等3D封裝技術。魏哲家指出,臺積電布局先進封裝領域多年,從基板上晶圓上芯片封裝(CoWoS)、整合扇出型封裝(InFO)到3D封裝,已有六、七年生產經驗,未來3D IC將可達到客戶需要的效能與結構。
臺積電3納米研發符合進度,2納米也開始進入路徑尋找(pathfinding)階段,對摩爾定律能否延續,張忠謀表示,1998年曾有人問他與英特爾前執行長Craig Barrett摩爾定律何時前有效,當時Barrett回答或許是15至20年,自己則回答20年,但事后證明兩人都錯了。現在來看,后面至少還有5納米、3納米、甚至2納米。
也因此,摩爾定律何時到達終點,張忠謀說無法給確定的答覆,因為沒人知道答案。張忠謀還提及,包括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應用,未來會改變全世界,也會依循摩爾定律發展,“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對摩爾定律的最佳寫照。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則表示,只要對客戶有幫助,臺積電都會做,只是不一定會按照摩爾定律的速度。過去摩爾定律靠密度,現在半導體進展不只制程微縮,不再以線寬尺寸度量,而是以邏輯密度或運算能力作為指標,并已發展到3D IC、云端設計,以及跟客戶一起做架構創新。
責任編輯:wv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81瀏覽量
223105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94瀏覽量
1670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