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應用
區塊鏈是近兩年非常火熱的一種技術,而且區塊鏈技術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區塊鏈的基本定義:區塊鏈本的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什么是中心化?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我相信現在一想到買東西,大家第一反應是淘寶吧,為什么大家相信淘寶,愿意在上面買東西呢,相對來說它的支付是有保障的(我說的是支付有保障,并不是商品哦,哈哈哈,大家都懂的),因為只有當買家在收到商品的時候才會付款,支付方式可能通過網銀,微信,支付寶平臺,那么這些平臺就充當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用中心。
那么去中心化顧名思義就是去掉這些中心信用載體,去掉中間商賺差價,實現人對人(點對點)交易。當然這只是金融支付方面的中心化,應用到其他的我們統稱為節點(上面的商家和消費者都可以理解為一個節點),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去掉中間商,買家和賣家又不熟悉,我憑什么相信你,放心跟你交易呢?這里就用到了分布式賬本技術,講到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比特幣,因為比特幣就是最早采用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技術,衍生出區塊鏈技術,可以說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款應用。
那么要了解分布式賬本,我們可以先了解下比特幣。最早提出比特幣的是在2009年,一個自稱“中本聰”的神秘人物,直到現在還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2008年10月31日下午2點10分,幾百個朋克密碼成員收到了一個自稱“中本聰”的人的電郵,內容如下:“我一直在研究一個新的電子現金系統,這完全是點對點的,無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并附上一份九頁的白皮書,里面描述了一個打開新世界大門的全新的貨幣體系。
2008年11月16日,中本聰發布了比特幣代碼的先行版本。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并獲得了首批“挖礦”獎勵——50個比特幣。從此,比特幣進入人們的視野。
好像有點扯遠了,回歸正題,那么比特幣的分布式賬本技術是怎么實現的呢?
1、把每筆交易在全網廣播。讓全網承認有效,必須廣播給每個節點。
2、礦工節點接收到交易信息后,都要拿出賬簿本記載該次交易。一旦記錄,就不可撤銷,不能隨意銷毀。礦工節點是通過電腦運行的比特幣軟件對交易進行確認的。系統會出一道使用哈希散列(Hash)算法的運算題,誰能最快解出值,誰就將獲得記錄入賬權利,并贏得獎勵。為了鼓勵礦工,對于其所記錄和確認的交易,系統為礦工提供25個比特幣作為獎勵(這個獎勵數量,系統設定每4年減半)。
3、獲得記賬權的礦工將向全網廣播該筆交易,賬簿公開,并由全網其他礦工節點進行核對。交易達到6個確認以上就成功記錄在案了,礦工記錄的時候,還會將該筆交易蓋上時間戳,形成一個完整時間鏈。
4、當其它礦工對賬簿記錄都確認無誤后,該記錄就確認合法,礦工們就進入了下一輪記賬權爭奪戰。
礦工的每個記錄,就是一個區塊(block),會蓋上時間戳,每個新產生的區塊嚴格按照時間線形順序推進,形成不可逆的鏈條(chain),所以叫做區塊鏈(Blockchain)。而且每個區塊都含有其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確保區塊按照時間順序連接的同時沒有被篡改。對于要制作虛假交易,除非你說服了全網里超過51%的礦工都更改某一筆賬目,否則你的篡改都是無效的。網絡中參與人數越多,實現造假可能性越低。
到這里我相信大家就基本能理解什么是區塊鏈技術了,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歸納總結出區塊鏈的幾個特征:去中心化、開放性、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
理解了區塊鏈技術的基本原理,那么區塊鏈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實例呢?
一、加密貨幣:比特幣就是第一個加密貨幣,而比特幣以外的密碼貨幣又統稱為山寨幣/競爭幣,目前有市面800種以上的密碼貨幣在流通。
二、物流鏈:區塊鏈的數據不可篡改性,也保證了已銷售出去的產品信息已永久記錄,無法通過簡單復制防偽信息蒙混過關,實現二次銷售。物流鏈的所有節點上區塊鏈后,商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手里都有跡可循,形成完整鏈條;商品缺失的環節越多,將暴露出其是偽劣產品概率更大。
案例:
1、沃爾瑪將與畢馬威、制藥商默克共同參與區塊鏈藥物追蹤試點計劃
2、葡萄酒怎么辨別真假?安永為葡萄酒開發可追溯性的區塊鏈平臺
三、供應鏈金融:借助核心企業的信用實力以及可靠的交易鏈條,為中小微企業融資背書,實現從單環節融資到全鏈條融資的跨越,從而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四、版權保護:流程簡化:區塊鏈應用到鑒證證明后,無論是登記還是查詢都非常方便,無需再奔走于各個部門之間。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存儲,保證沒有一家機構可以任意篡改數據。
案例:
1、新加坡高校采用區塊鏈技術授予學生“防篡改”畢業證書
2、區塊鏈技術可能會帶來真正的電子書所有權
五、信息共享:首先,區塊鏈本身就是需要保持各個節點的數據一致性的,可以說是自帶信息共享功能;其次,實時的問題通過區塊鏈的P2P技術可以實現;最后,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和共識機制,可構建其一條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通道。
六、跨境支付:通過公私鑰技術,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再通過加密技術和去中心,達到數據不可篡改的目的,最后實現點對點的結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也展望了普及跨境小額支付的可能性)。
七、數字資產:資產數字化后,易于分割、流通方便,交易成本低,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資產數字化后,所有資產交易記錄公開、透明、永久存儲、可追溯,完全符合監管需求。
區塊鏈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目前一些區塊鏈技術被用在不法道路,比如加密貨幣洗黑錢、在線賭博、非法集資等等,所以國家目前一方面抵制和監管,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也是不難理解的。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1文章
15563瀏覽量
106757 -
比特幣
+關注
關注
57文章
7006瀏覽量
141338 -
去中心化
+關注
關注
0文章
70瀏覽量
89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