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cnBeta)
巴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款小到可以放在指尖的微小硅芯片。其特點是能夠實現與人體中存在的生物神經細胞“幾乎相同”的功能,為脊髓損傷和心力衰竭等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研究團隊稱,這種低功耗“片上細胞”(cells-on-a-Chip)裝置可用于生物電子設備或植入物,以抵抗影響神經系統的疾病(比如阿爾茨海默病)。
神經細胞(或神經元)遍布在整個大腦和神經系統中,并通過細長臂來迅速發送電信號,從而將信息從大腦傳遞到身體(并返回)。神經細胞的信號傳導活動,涉及將機械 / 化學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離子通道。鑒于神經沖動的原理很是深奧復雜,使得研究人員難以搞清楚細胞對某些刺激的反應。
不過巴斯大學物理學家兼研究合著者 Alain Nogaret 在新聞稿中稱:“在此之前,神經元都像黑匣子一樣。但我們設法打開了黑匣子,并進入到了它的內部”。其工作正在發生范式變化,因其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方法,來細微再現真實神經元的電特性。
有關這項研究的細節,已經發表在本周二出版的《自然通訊》期刊上。論文中詳細介紹了突破性的技術,可在微型芯片上再現神經元的電特性。研究團隊成功復制了大腦中記憶和呼吸所需的單個神經細胞(海馬神經元 + 呼吸神經元)。芯片具有許多合成離子通道,后者負責生物細胞中的電脈沖。
通過將之與大鼠海馬神經元和腦干神經元中發現的信號進行比較,研究團隊讓芯片接受了 60 種不同的刺激方案,并對相應狀況進行了建模。結果發現,芯片每次都能夠重現真實細胞中的響應。需要指出的是,盡管這項研究展現了未來潛在的生物醫學植入物的前景,但作者指出,我們仍需考慮神經細胞的其它特征。
該芯片的作用類似于單個細胞,但神經細胞的分支臂(負責在細胞之間傳遞信號)仍相當復雜。在后續研究中,團隊將嘗試在芯片基礎上構建一套完整的“生物神經元動力學”模型,同時添加能夠描述分支活性特征的部分。
(責任編輯:fqj)
-
人工神經
+關注
關注
0文章
7瀏覽量
6205 -
微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61瀏覽量
135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維架構的新型電子皮膚系統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
光遺傳學 – 用光控制細胞和動物
![光遺傳學 – 用光控制<b class='flag-5'>細胞</b>和動物](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C9/wKgaombHuoOAW_0DAAAgdO3UcM081.webp)
上海科學家精準操控原子“人造”藍寶石 為低功耗芯片研制開辟新路
人工智能神經元的基本結構
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經網絡有什么區別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b class='flag-5'>科學家</b>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3/B0/wKgZomZ9ONuAUhAVAAAZQU0iJ6k876.png)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辦新的AI公司
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b class='flag-5'>科學家</b>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康奈爾大學科學家研制出5分鐘快速充電鋰電池
![康奈爾大學<b class='flag-5'>科學家</b><b class='flag-5'>研制出</b>5分鐘快速充電鋰電池](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F/69/wKgaomWzEVaAAfceAAF6AM2vBV4357.png)
谷歌DeepMind科學家欲建AI初創公司
飛騰首席科學家竇強榮獲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
![飛騰首席<b class='flag-5'>科學家</b>竇強榮獲 “國家卓越工程師” 稱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E/53/wKgaomWqW4SALhppAAAdGqxLG_U638.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