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遺傳學技術,研究人員只需使用光(通常來自激光器)就能激活、失活和操控神經細胞。
三百多年前,路易吉·伽伐尼發(fā)現青蛙的腿在通電后會產生抽搐。 這是因為神經細胞(神經元)是通過產生電脈沖來工作的,電脈沖沿著每個神經元傳遞。 電脈沖被稱為“動作電位”。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科學家們一直使用微型電極向神經元施加電脈沖,使神經元按指令發(fā)射脈沖。 他們利用這個過程,來研究某些神經元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并且判斷出大腦的不同部分對身體的相應位置的控制。
但是,大腦不僅僅控制身體運動。 它還可以思考、記憶并處理來自感覺器官(眼睛、耳朵等)的所有傳入信號。 大約 25 年前,我們還不太了解大腦如何執(zhí)行最普通的任務,比如回憶一個名字或記起朋友的面容。
現在,情況大不一樣了。 科學家們使用各種工具和技術來研究動物的大腦。 尤其是老鼠,經常被用作測試對象,因為它是一種哺乳動物,其大腦的基本結構與人類相似。
光遺傳學點亮神經科學研究
光遺傳學是神經科學家使用的最新研究方法。 它使用光而不是電極來刺激神經。 為了實現這一點,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稱為視蛋白的特殊蛋白質分子。 這種蛋白質在受到光照射時會產生反應。
2005 年,神經科學家 Karl Deisseroth、Ed Boyden 和他們的同事表示可以對動物(包括小鼠)進行基因工程,開發(fā)包含視蛋白的神經細胞,使動物神經細胞對光刺激變得敏感。 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精確地操控神經細胞,準確地選擇哪種類型的神經細胞“表達”哪種視蛋白。
因此,現在只需將某種顏色的光照射在活鼠上,就可以刺激它們的神經細胞發(fā)射電脈沖,而不是通過物理方式用電極刺激神經細胞。 或者,可以使用不同的視蛋白,對其照射另一種顏色的光進行刺激,讓神經細胞停止發(fā)射電脈沖。 這就是光遺傳學。
激光器為光遺傳學提供光源
光遺傳學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光是一種非接觸式可選擇性工具,其干擾性遠低于物理電極。 并且光可以快速地移動,不會傷害受試動物。 另外,如果使用激光,可以聚焦到一個小點,使大腦特定部位的神經細胞受到激活或去激活。
先進的光遺傳學實驗使用超快激光器,例如 Coherent Monaco。 超快激光器的優(yōu)勢在于,它們可以利用多光子激發(fā)的效應,選擇性地激發(fā)小鼠大腦的單個神經元。此外,激光器發(fā)射的紅外光可有效穿透大腦皮層。
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家推出由計算機算法控制的神經元多點激發(fā)模式。 這種模式能夠刺激數百個精確定位的神經元,分析它們如何相互作用。 這項技術需要使用多光子激發(fā) (MPE) 顯微技術,借助如 Coherent Axon 、 Chameleon 系列及 Monaco 激光器。
最終,神經科學家可以實時測量出相互作用和傳遞信號的神經元數量。 在人們首次認識到神經細胞通過電脈沖工作近 250 年后,科學家們終于弄清楚了老鼠的大腦是如何決定向右轉還是向左轉。 現在,如果我們能記住我們把車鑰匙放在哪里了……
審核編輯 黃宇
-
激光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642瀏覽量
6158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光伏 + 儲能,戶用光儲系統(tǒng)如何重塑家庭用電格局

太赫茲細胞能量儀主控芯片方案單片機開發(fā)控制板布局規(guī)劃
空間光調制抗衍射光片流式細胞術中的微流控芯片
基于恩智浦LPC5536的光伏MPPT控制方案

如何使用光伏模擬器

什么是光子學?
活細胞的“聚光燈”——前沿活細胞成像的案例分享

戶用光儲系統(tǒng)方案設計

NVIDIA Parabricks v4.3.1版本的新功能

光耦的應用領域
射頻功率放大器在腫瘤細胞表面EGFR研究中的應用

Home EMS安科瑞戶用光儲系統(tǒng)解決方案

帶光口的交換機能不能用光纖收發(fā)器?
一個可以制造柔性光子晶圓及芯片的300毫米晶圓級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