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據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官網近日報道,該研究院與蔚山國立科技大學研制出高導電率、可完全變形的超薄電極材料。這項研究通過更細的三維互連線,將幫助我們徹底革新智能裝置的外觀,并加強它們的技術功能。
背景
在手腕上戴一塊智能手表,就能讓自己看起來很酷,這樣的日子似乎已經離我們遠去了。近來,可穿戴生物技術產業顯示出對未來主義物品永不滿足的渴望。這些物品包括:監測腦電波的止痛護目鏡、監測生命體征的貼紙、解讀心智的眼鏡等。
可監測心率、呼吸、肌肉運動和其他健康數據并發送至智能手機的皮膚貼片(圖片來源: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
雖然所有這些可穿戴原型產品是否都會流行起來還不確定,但有一點很清楚:可穿戴技術領域還會出現更多的產品。然而,這一偉大的潛力卻受制于一項技術性約束:這些可穿戴產品從來沒有讓用戶真正地感覺到“可穿戴”。
盡管它們摸起來應該像是穿戴者的第二層皮膚,但是從技術角度來說,我們設計出的產品卻無法在柔軟、具有弧度的皮膚上舒適地彎曲與拉伸,并同時保持良好的數據記錄能力。
可穿戴智能設備通過將電極連接到皮膚表面,采集個人生理指標測量值。設備的內部是三維形狀的電極連接線(也就是互連線),它們可以傳遞電信號。迄今為止,這些互連線只能在僵硬表面上形成,而且其成分都是易損、難以拉伸的金屬,例如金、銀、鋁。
創新
位于韓國大田的基礎科學研究院(IBS)納米醫學中心的 Jang-Ung Park 教授與位于韓國蔚山的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的 Chang Young Lee 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在《納米快報(Nano Letters)》期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報告了可完全變形的高導電率電極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新型復合材料超薄,直徑為5微米,是傳統連接線寬度的一半。這項研究通過這種更細的三維互連線,將幫助我們徹底革新智能裝置的外觀,并加強它們的技術功能。
圖1-1:這項研究的圖形概要。以鉑(Pt)修飾的碳納米管與液態金屬之間具有很高的親合性(左),并導致碳納米管在液態金屬中均勻分布,形成可拉伸的金屬復合材料(中)。這種可拉伸的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優于未經處理的液態金屬,因此很適合被塑造為“始終如一的細(也就是說高分辨率)”的三維結構(右)。(圖片來源:IBS)
圖1-2:液態金屬的圖片(左)、有碳納米管無鉑(Pt)的液態金屬(右)、在碳納米管表面上用鉑修飾的可拉伸金屬復合材料(右)。鉑(Pt)可以使得碳納米管在液態金屬基體中均勻分布。(圖片來源:IBS)
技術
研究團隊采用液態金屬(LM)作為主要基底,因為液態金屬高度可拉伸,并具有與固態金屬類似的相對較高的導電率。碳納米管(CNT)均勻地分布其中,以改善液態金屬的機械穩定性。論文第一作者 Young-Geun Park 表示:“為了讓碳納米管均勻地分布在液態金屬中,我們選擇了對于碳納米管與液態金屬來說都有很強親合性的鉑(Pt)作為混合劑,它的確起到了作用。”
圖2:可拉伸金屬復合材料的三維印刷系統示意圖。該印刷系統由一個連接墨水槽的尖嘴、一個壓力控制器和可在x、y、z軸以及xy平面中其他兩個傾斜軸上自主運動的五軸運動臺組成。墨水槽中充滿了可拉伸金屬復合材料。(圖片來源:IBS)
這項研究也展示了一項新的互連技術,它可以在室溫下形成高度導電的三維結構。為了具有高導電率,新系統不需要任何加熱或者壓縮過程。此外,這種新型電極的柔軟與可拉伸的天性,也使之更容易通過直徑很小的噴嘴。研究團隊采用噴嘴直接印刷各種各樣的三維圖案結構,如圖3所示。
圖3-1:在電子芯片般的柔性材料(硅膠)三維結構上印刷的可拉伸金屬復合材料的立體顯微照片。比例尺為100 微米。(圖片來源:IBS)
圖3-2:印刷而成的可拉伸金屬復合材料的各種三維結構示意圖(左)和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右)。三維互連可以交疊。比例尺為100 微米。(圖片來源:IBS)
Park 解釋道:“對于使用各種柔性電子材料來說,在室溫下形成高度導電的三維互連線是一項必要的技術。在現有電子器件中使用的這種打線技術,采用熱量、壓力或者超聲波來形成互連線,有可能損壞與皮膚相似的柔性裝置。在高性能電子器件制造工藝中,這些因素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他注意到,尖嘴也使得預印的圖案重塑為各種三維結構,具有一個像“開關”一樣工作的電極,從而打開和關閉電源。
這種復合材料的高分辨率三維印刷,采用了直接印刷法,形成了無支撐的線狀互連。具體來說,這種新的可拉伸的三維電氣互連是由超薄線(5微米細)組成。之前,關于可拉伸金屬的研究只能展示直徑為幾百微米的線。這種新系統比傳統打線方法制造出的互連線更細。
價值
論文通訊作者 Jang-Ung Park 教授表示:“我們不久將可以與那些基于皮膚的龐大笨重的接口說再見,因為這種可自由變形的超薄三維互連技術將成為行業的重大突破,制造出小巧纖細的裝置。這項新技術讓人體與電氣裝置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將促進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好的半導體元器件的生產,應用于現有計算機和智能手機,以及柔性且可拉伸的電子器件。”
-
三維
+關注
關注
1文章
512瀏覽量
29041 -
可穿戴電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67瀏覽量
13450 -
電極材料
+關注
關注
0文章
84瀏覽量
6646
原文標題:新型三維互連技術:讓未來可穿戴電子產品變得更舒適實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IntelligentThings,微信公眾號:IntelligentThing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纖納光電與南開國家新材料研究院簽訂合作備忘錄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選購我司差示掃描量熱儀及拉力試驗機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b class='flag-5'>科學研究院</b>選購我司差示掃描量熱儀及拉力試驗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B2/wKgZPGdiIweAd0szAADfiOUKDxs527.png)
行易道科技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達成合作
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仁懋電子&amp;深圳先進材料研究院孫院長就芯片封裝行業友好交流
![仁懋電子&amp;深圳先進<b class='flag-5'>材料</b><b class='flag-5'>研究院</b>孫院長就芯片封裝行業友好交流](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15/wKgZoWcQaw-AWxdEAADoSCnfptc678.png)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選購我司一批熱分析儀設備
![廣東省智能<b class='flag-5'>科學</b>與技術<b class='flag-5'>研究院</b>選購我司一批熱分析儀設備](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2C/wKgaombjmzGAZRo-AAC_-7frE70671.png)
晶科能源產線測量系統獲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認可
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長沙北斗研究院總部基地正式奠基
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選購我司同步熱分析儀
![中國<b class='flag-5'>科學</b>院贛江創新<b class='flag-5'>研究院</b>選購我司同步熱分析儀](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6/CA/wKgaomZFYnuAWt5rAADkzi5cDgM400.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