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向海外擴張的國內智能手機公司陷入了“專利流氓”壟斷的網絡。這些智能手機公司的專利大戰已經到了全面開戰的邊緣,歐洲專利巨人要求中國移動品牌小米和OPPO繳納高額專利費。
中國手機廠商開始反擊了。
本月,小米和OPPO分別在北京和廣州兩地法院對歐洲專利運營機構Sisvel提起反壟斷訴訟,并要求法院確定Sisvel持有的中國標準必要專利(SEP)許可費率。
很明顯,這個不是專利的糾紛,而是專利費的糾紛。說白了,小米和OPPO并不是不認可Sisvel對專利的所有權,而是收費太高了,違反了FRAND(公平、合理、非歧視)的承諾。
小米和OPPO一直保持同Sisvel的接觸,但始終沒有談攏,主要原因在于Sisvel的費率報得過高,而且態度強硬,根本不留談判空間。“Sisvel的費率大約在0.8-1%左右,而且Sisvel的專利無論是質還是量都遠達不到愛立信和諾基亞的程度,這么高的費率讓手機廠商難以接受。”上述報道稱。
Sisvel盯上中國廠商
今年4月底,Sisvel在英國倫敦針對OPPO(及其關聯公司)提起了全球專利費率以及禁售令,稱OPPO公司侵犯了其專利權。5月底,Sisvel又在意大利米蘭發動專利侵權訴訟要求法院頒發禁售令,起訴OPPO侵犯其無線通信領域專利。6月份,Sisvel再次在荷蘭海牙針對OPPO發起專利侵權訴訟,同樣要求禁售令。
小米也遭受了同樣的困擾。今年4月,Sisvel公司先后在英國、荷蘭和意大利等國針對小米提起臨時禁令程序和專利侵權程序,聲稱小米侵犯其專利權,并請求英國高等法院對其多種無線傳輸技術專利包的全球許可費率作出裁決。
之所以是小米和OPPO,主要是因為這兩家企業的產品最近兩年在歐洲打開了市場,并且份額在不斷擴大。這樣的舉動顯然引起了Sisvel的注意。
Sisvel的角色有點類似于網貸催收組織,業務就是在全球各地以專利保護的名義四處出擊。中國廠商決定在中國法院反制。OPPO將Sisvel公司起訴至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請求法院確定Sisvel公司持有的無線傳輸技術專利包中全部中國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費率。
手機廠商的反擊取得了一些效果。2019年8月,荷蘭海牙地區法院以Sisvel公司在這一救濟程序中的利益并不足夠緊迫,且可能嚴重損害小米的利益等為由,依法駁回了Sisvel公司的禁令請求。
而廠商們反擊的點是FRAND原則。FRAND更多針對的是標準必要專利。所謂標準必要專利,指的是實施某一技術標準而必須使用的專利。作為一類特殊的專利,隨著技術標準的實施推廣,標準必要專利實際上具有了一定的強制性,與專利的獨占權利相結合,將具有對相關市場的控制力,也就擁有了破壞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的能力。
因此標準組織需要在兩者間權衡:既要鼓勵創新技術進入標準,使貢獻者得到適當回報的同時;也要保護標準實施者的權益,維護市場的競爭秩序。
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潘煒曾撰文指出,作為慣例,國際標準組織都會對標準必要專利權人的權利做出一些限制,通常情況下都會要求專利權人做出對專利實施人許可標準必要專利的FRAND承諾。
有意思的是,Sisvel從2004年開始就陸續找到中國企業要求開展談判,簽約專利許可,但碰了一鼻子灰。
長虹則與Sisvel在2006年達成了音頻專利許可協議。而其他并未與其達成協議的品牌就成為Sisvel展示其攻擊力的對象,2008年,德國IFA展會開幕當天, 69家中國、韓國、及歐洲公司的MP3音頻相關產品,以及多家彩電企業的電視產品遭查封,其中有20多家中國企業。中國參展廠商聯合起來,集體抗議主辦方的粗魯,這件事甚至驚動了當時的中國駐德大使館。
而長虹是當時唯一沒有被查抄的參展中國彩電企業。交錢保平安,這是專利所有者最希望達到的效果。然而第二年,Sisvel開始利用與電視相關的其他專利池向長虹進行施壓,要求進行其他相關授權談判。長虹認為自己沒有使用其聲稱的專利,雙方談崩。
2011年,還是在德國IFA展會上,Sisvel向長虹露出了獠牙,在德國起訴,要求長虹在德國境內停止銷售并賠償損失。長虹應訴,遵照德國法院訴訟程序,2周時間內提交代理答復和遞交應訴文件。一年后,德國曼海姆州法院做出一審判決,駁回了Sisvel公司的全部訴訟主張。
但Sisvel沒有善罷甘休,馬上提起上訴。兩年后,二審判決下來,Sisvel再次落敗。Sisvel最終上訴到德國最高法院,申請復審。
2018年4月18日,德國最高法院發出文件,駁回Sisvel的復審請求,長虹贏得了這場國際訴訟的最后勝利。而這場專利糾紛也持續了7年之久。
海爾就沒這么幸運了。2015年11月,Sisvel起訴海爾的通信產品專利侵權。兩年后,上訴法院裁定海爾侵犯了 Sisvel 無線技術組合的兩項專利,并下令海爾賠償損失,并提交具體的銷售信息。 同時,法院認為專利的效力毋庸置疑,再次駁回了海爾有關延期執行的請求。
“專利流氓”掘金史
根據Sisvel 的介紹,Sisvel Group 于 1982 年成立于意大利,業務范圍遍及全球,旗下公司遍布意大利(None Torinese 的 Sisvel SpA 和 Sisvel Technology)、美國(華盛頓特區和洛杉磯的 Sisvel US)、中國(Sisvel 香港)、日本(東京的 Sisvel 日本)、德國(斯圖加特的 Sisvel 德國)、盧森堡(Sisvel 國際 )和英國(倫敦 Sisvel 英國),并在全球擁有 100 多名具備技術、法律和專利授權專業知識的專業人才。
該公司所管理的專利組合涵蓋 MP3 和 MPEG Audio 等音頻壓縮標準以及各種廣泛使用的技術,如 OSD 技術(屏幕顯示技術)、ATSS(自動調諧與分選系統)和 WSS(寬屏幕信令,用于自動電視影像格式切換)。 目前,Sisvel 的專利池和聯合授權計劃涵蓋了 DVB-T2、LTE/LTE-A、3G、Wi-Fi 標準,以及無線和推薦引擎授權計劃。
今年5月份,有媒體報道稱,Sisvel集團已經擁有超過320個專利家族,其中大部分為消費電子和通訊領域的專利。僅在移動通訊領域,Sisvel在全球范圍已經持有超過1100個專利。2019年第二季度初,Sisvel完成了新專利組合的收購,目前已持有超過70個3G和/或LTE相關的重要專利家族。這些專利家族中部分的原持有人為黑莓公司和樂金電子,原黑莓公司專利家族和原樂金電子專利家族包含了大約200個專利。
Sisvel 的行業地位也不是一天形成的。2012年,Sisvel收購了諾基亞的450項無線和視頻專利及專利應用,這些專利包括GSM、3G和LTE移動設備,以及視頻編碼優化系統當中使用的技術。
2015年9月,Sisvel從電信運營商Orange收購了超過400項專利和專利申請。被收購的專利組合涉及移動通信設備和服務中廣泛使用的技術。在收購的65項專利族中,有37項是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所制定的各種移動通信標準中不可或缺的專利組,剩余的28項為移動通信技術領域的實施專利。
Sisvel正在打造一個LTE無線系統的專利庫,該公司已經運營著一個DVB-T數字電視廣播系統的專利庫,并管理著MP3和MPEG音頻壓縮系統的專利授權。
除了Sisvel,還有一家依靠專利訴訟生存的著名公司是美國的VirnetX 。
VirnetX 與蘋果公司的官司纏斗長達9年,至今還未結束。VirnetX 從 2010 年開始對蘋果發起訴訟,主要涉及蘋果系統中的 FaceTime 和 iMessage 等通信功能的技術專利。
2012年,德州陪審團判蘋果賠償VirnetX 3.682億美元,蘋果上訴。2015年9月,法院裁蘋果向VirnetX賠償6.5億美元,且不再使用FaceTime、iMessage服務,蘋果不服,再次上訴。
2016年,聯邦陪審團認定Face Time 侵犯了VirnetX專利,判決蘋果向其賠償3.024億美元,還外加4130萬美元的故意侵權罰款,以及9600萬美元的律師費。蘋果還是不服,又開始上訴。
2018年4月,蘋果被德克薩斯州的聯邦法院判處向VirnetX賠償5.026億美元。蘋果不服,再次上訴。
最新的消息是,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推翻了蘋果賠償5.026億美元的判決。不過該法院認為蘋果侵犯了VirnetX在安全電信技術方面的兩項專利,其中包括用于iPhone的FaceTime。
現金流充沛的蘋果是“專利流氓”眼中的肥肉。最早在2010年,MobileMedia Ideas對蘋果發起了專利訴訟,起訴蘋果侵犯了其16點專利。但最終只有一項和振鈴有關的專利獲得了訴訟支持。這場專利之戰也持續了6年之久,最終以MobileMedia Ideas勝訴告終,不過MobileMedia Ideas其最初要求“1800萬美元賠償”,只獲得了蘋果公司300萬美元的賠償。
-
OPPO
+關注
關注
20文章
5270瀏覽量
80598 -
專利
+關注
關注
3文章
590瀏覽量
39561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32文章
9707瀏覽量
188560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18瀏覽量
1460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華為面向海外全面升級星河AI網絡
IDC預估2025中國手機市場安卓將增長5.6%
華為Q4重奪中國手機市場第一
中國汽車主機廠海外工廠布局(國家地區/車型/產能)

天合光能入選2024中國出海品牌100強指數
中國手機廠商角逐高端市場
中國電動汽車浪潮:物聯網如何推動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全球擴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