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由于以太網技術的成熟和低成本優勢,以太網接入方式已經成為很多用戶的首選。最早的客戶采用以太網到E1的轉換器,占用某幾個64kbit/s的時隙,而后逐步擴展到整個E1,速率達到2.048Mbit/s。隨著圖像等業務的引入,單E1已經不再能滿足客戶的需要。因此將多個E1捆綁后承載以太網的技術應運而生。近年來這種反向復用技術越來越多地引起了客戶的關注。由于標準的相對滯后,有多個廠家先后推出了類似的產品。雖然增加了以太網在廣域網上的傳輸手段,但由于制式不一,在使用和維護方面也帶來了諸多不便。
2、 EoPDH的產生
目前,在市場上流行的ETH至E1轉換器絕大多數依然采用高速數據鏈路協議(HDLC)作為封裝方式,而封裝后的數據幀如何分配到各E1通道上等具體的處理過程則由各廠商自己定義,這就給不同廠商設備的互聯制造了障礙。同時,由于在封裝方式、鏈路調整機制、延時差等問題上沒有統一的定義和要求,使業務傳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以上問題,符合國際電聯標準的EoPDH應運而生,并通過如下標準對EoPDH的細節進行了規范:G.7041定義了封裝格式(GFP-F);G.7042定義了虛級聯(VCAT)及鏈路容量調整規范(LCAS);G.7043和G.8040定義了VCAT&LCAS到E1的映射方式;以太網接口要求符合IEEE 802.3標準的規定;E1接口要求符合G.703,G.704,G.823標準的規定。通過以上標準,使不同廠商的轉換器互通成為了可能,同時通過對級聯方式、容量調整、映射方式、E1間延時差等問題的具體定義,使業務的傳輸質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證。
3 、RAYCOM的EoPDH芯片特點及應用模式
基于以上標準,北京潤光泰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AYCOM CO.,LTD.)經過多年的辛勤努力開發出了RC6105(1VCG 5E1),RC6116(1VCG 16E1),RC6621F(6VCG 21E1)等一系列EoPDH ASIC芯片, 為解決相關的技術難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3.1 RAYCOM的EoPDH芯片特點
RAYCOM的EoPDH芯片族為廣大設備制造商的轉換器互通及業務質量保障提供了更加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芯片的功能框圖如圖1所示。同時,RAYCOM的EoPDH芯片還具有如下特點:
圖1 RC6116芯片功能框圖
(1)提供了基于OAM幀的管理。
(2)提供了特有網管通道:即基于E1中SA比特的三種類型的網管通道,使配置和應用更加靈活。
(3)通過對寄存器進行優化,使設置操作簡單,方便對芯片設計的理解和軟件開發。
(4)E1鏈路延時差可達224ms。
(5)默認配置即可互通,方便設備制造商進行板級調試。
(6)與FPGA方案相比,ASIC方案具有電源種類少、功耗小、可靠性高等特點。
3.2 應用模式
應用該方案的設備廠商均通過了中國移動在2009年進行的協議轉換器入圍測試。同時,RAYCOM的EoPDH解決方案也幫助眾多的設備制造商在國內外的其它招標中取得了優異的測試評分。在實際組網過程中,該方案的應用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點對點應用(見圖2)
圖2 EoPDH 點對點應用
通過1-16路E1傳輸以太網信號,穿越傳輸網,實現點對點的以太網業務互通。
(2)星型組網
如圖3所示,通過潤光泰力自主研發的RC6621F(6VCG 21E1 GFP)和RC7240F(16MII 16E1 HDLC)實現了對客戶端EoPDH轉換器及傳統HDLC轉換器(RC7222)的匯聚。尤其是在RC6621F和RC7240F的應用方案中加入了RAYCOM的單芯片SDH解決方案RC7880(STM-1×2,24E1,STB×2,內置時鐘及CDR,內嵌DCN×2)構建的局端匯聚芯片組解決方案,使設備制造商在局端可以構建出匯聚比高、體積小、功耗低、節省局方路由器端口、省去大量E1電纜的新型匯聚型設備,一經推出即得到了市場的廣泛好評。
圖3 EoPDH 星型組網應用
4 、結束語
通過在接入網專用ASIC領域不斷耕耘的10年,RAYCOM不但開發了完善的Converter,PDH,SDH,EOP和EOS等產品系列,還可以提供全套的MSAP芯片組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gt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273瀏覽量
427766 -
轉換器
+關注
關注
27文章
8749瀏覽量
148155 -
asic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206瀏覽量
1208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