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將于3月12日在印度發布Redmi Note 9系列新機。昨日,有外媒曝光了Redmi Note 9 Pro工程機,進一步揭示了這款手機的外觀設計。
▲居中打孔設計
圖片顯示,Redmi Note 9 Pro采用居中打孔屏設計,支持側邊指紋識別,后置浴霸四攝,配備3.5mm耳機孔。
▲浴霸四攝
▲側邊指紋
根據此前爆料,Redmi Note 9 Pro采用6.67英寸FHD+屏幕,搭載驍龍720G處理器,內置5020mAh電池,支持18W快充,前置16MP打孔攝像頭,后置四攝,包括48MP主攝、8MP超廣角鏡頭、5MP微距鏡頭與5MP景深鏡頭。
Geekbench信息顯示,代號為“curtana”的Redmi Note 9 Pro將采用8核高通驍龍處理器,頻率為1.8GHz,預裝安卓10操作系統。
責任編輯:gt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926瀏覽量
159163 -
指紋識別
+關注
關注
43文章
1745瀏覽量
102925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21瀏覽量
14616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RK3568國產芯教學實驗箱:指紋識別實戰案例
一、實驗目的1、熟悉Qt程序的開發流程。2、掌握QtCreator的基礎開發使用。3、通過編寫Qt程序實現指紋識別的顯示界面。二、實驗原理Qt工程創建Qt工程的創建步驟包括:(1)創建Qt工程

蘋果最新消息:蘋果要徹底封殺3.5mm接口 罕見!蘋果首次曝光中國開發者收入
蘋果公司的一舉一動都牽動了很多從業者的心;蘋果公司從iPhone7手機開始正式取消了3.5mm耳機孔。蘋果雖然取消了3.5mm
國產人工智能教學實驗箱操作案例分享:5-27 指紋識別實驗
一、實驗目的
熟悉Qt程序的開發流程。
掌握Qt Creator的基礎開發使用。
通過編寫Qt程序實現指紋識別的顯示界面。
二、實驗原理
Qt工程的創建步驟包括:
(1)創建Qt工程;
(2)GUI
發表于 10-15 16:43
是否有手機3.5mm音頻接口電路設計?
是否有手機3.5mm音頻接口電路設計。我目前從CPU處有一組數字的音頻差分信號輸出,經過二階濾波后直接送到外部音箱但是聲音音量不理想。想設計成手機的音頻輸出接口 然后再外接音箱。是否有類似的DEMO電路提供,或者是小封裝的音頻放大器。謝謝!
發表于 10-12 07:18
使用TLC320AIC3110作為耳機的接口,耳機如果是設備通電再插入,單聲道輸出有時無輸出如何解決?
我使用TLC320AIC3110作為耳機的接口,MIC和耳機是分開插的,耳機如果是設備通電再插入,有時單聲道輸出,有時無輸出,耳機插入再通電設備,就雙聲道正常,有人說通電后,
發表于 10-11 07:39
CW32模塊使用 指紋識別傳感器
指紋特征。模塊配備了串口、USB 通訊接口,用戶無需研究復雜的圖像處理及及指紋識別算法,只需通過簡單的串口、USB 按照通訊協議便可控制模塊。本模塊可應用于各種考勤機、保險箱柜、

p60耳機僅支持數字音頻設備怎么辦
3.5mm接口。華為P60通常支持這兩種接口的耳機。 檢查接口兼容性 : 如果你的耳機是3.5mm接口,需要確認是否使用了Type-C轉
基于FPGA的指紋識別系統設計
隨著人們對安全問題的日益重視,指紋識別作為一種高效、可靠的生物識別技術,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設計并實現了一種基于FPGA的嵌入式指紋識別系統,該系統利用FPGA的高集成度、低功耗和快速處理
【開源獲獎案例】基于T5L智能屏的指紋識別解決方案
——來自迪文開發者論壇本期為大家推送迪文開發者論壇獲獎開源案例——基于T5L智能屏的指紋識別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智能屏串口進行Modbus通訊,實現對指紋識別模塊的精準控制,并集成了指紋錄入與



主流指紋識別技術差異,未來屬于超聲波識別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寧遠)指紋識別技術現在已經很普及,在各類移動電子設備,智能家居設備以及其他智能終端中都能見到其應用。作為眾多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的一種,指紋的應用可以稱得上是最廣泛的。
小米Redmi新款手機主打輕薄攝影,配備1.5K OLED顯示屏與SM7635處理器
據網友猜測,這款神秘機型可能會被命名為Redmi Note 14 Pro。值得一提的是,Redmi Note 13
兆易創新推出全新PC指紋識別解決方案
兆易創新GigaDevice近日宣布,正式推出兩款全新的PC指紋識別解決方案:GSL6186 MoC(Match-on-Chip)和GSL6150H0 MoH(Match-on-Host)。這兩款方案均基于先進的生物識別技術,為用戶提供了更為便捷、安全的Windows 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