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半導體顯示技術公司、日本顯示器公司JDI(Japan Display Inc.,簡稱JDI)日前表示,已經與獨立投資顧問公司Ichigo Asset 就接受最高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6億元)的追加金融支援達成基本協議。
總計,JDI從Ichigo Asset獲得的支援資金最高將達1108億日元。
疫情形勢嚴峻導致JDI經營環境惡化,JDI社長菊岡稔表示,將保證資金周轉的萬全。
JDI 過去5年持續虧損
JDI成立于2012年,是由日立、東芝和索尼三家公司的LCD面板業務合并組建而成,曾是蘋果iPhone LCD屏幕的供應商,但在iPhone轉向OLED面板的過程中,JDI行動遲緩,加之全球智能手機需求疲軟、LCD面板市場競爭激烈,JDI也陷入了困境,在過去的5年持續虧損。
該公司去年5月發布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31日)合并財報顯示,最終損益為虧損109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8.5億元),連續5年虧損。截至去年9月底,JDI資不抵債金額擴大至101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6億元)。
陷入困境中的JDI,也急需外部的資金,來自Ichigo的資金,對其緩解目前的不利局面及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2020年2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深陷資金危機的蘋果屏幕供應商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 Inc,簡稱JDI),將從Ichigo資產管理公司獲得近9.3億美元的救助資金,但公司大股東也將因此而易主,公司董事長也將換人。
從外媒的報道來看,Ichigo的救助資金將分為兩批注入,第一批的504億日元,將在3月底以購買優先股的方式投入,將獲得JDI 44.26%的股份,第二批的504億日元隨后也將以購買優先股的方式投入。全部轉換為普通股之后,Ichigo將獲得JDI 70.43%的股份,將取代日本方面支持的INCJ基金,成為JDI的大股東。
此外,JDI的董事長也將換人,Ichigo的CEO Scott Callon將成為JDI的董事長。
Scott Callon曾是摩根斯丹利的銀行家,在日本生活了超過30年,對日本的企業也非常了解,但他領導下的Ichigo向JDI注資,看中的則是JDI的技術。
在新聞發布會上,Scott Callon透露,他們同JDI的客戶有過交流,這些客戶對JDI的技術非常有信心,這也是他們決定投資JDI的主要原因。
從外媒的報道來看,向JDI注入9.3億美元的資金,對Ichigo來說是一筆比較大的投入,他們目前管理的資金超過70億美元,9.3億美元在其中的占比超過了10%。
為何JDI一直虧損?
智能手機廠商轉向使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以及中國大陸LCD面板廠商產能增加等等原因,使得JDI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JDI因為轉往OLED面板的步伐較慢,錯失了許多蘋果訂單,JDI希望獲得外部投資,并計劃把獲得的資金投入日本國內工廠,擴大OLED面板產能。
蘋果對JDI的影響很大,資料顯示,當前JDI 60%的營收來自蘋果。
據了解,JDI 2012 年由日本政府主導,整合自索尼、東芝與日立的中小型顯示器部門而建立,在蘋果 iPhone 前些年還在使用 LCD 屏幕時,就與夏普一起充當著傳統 LCD 巨頭的角色,與蘋果維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或許也正是由于其在 LCD 屏幕技術上的積累加上蘋果屏幕供應商的地位,當 2014 年老羅發布錘子第一款手機 Smartisan T1 的時候便著重強調了屏幕是來自 JDI 的,隨后小米 4 等一眾國產旗艦手機上也紛紛使用 JDI 屏,讓 JDI 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這家在 LCD 時代風光的屏幕廠商卻在隨后迷失了自我。
自 2017 年蘋果在 iPhone X 上全面轉向 OLED 屏以后,貢獻了 JDI 一半收入的蘋果便讓 JDI 2017 財年累計虧損了 2472 億日元(當時約 142.34 億元人民幣),成了公司史上的最大虧損。
而去年蘋果推出的唯一一款搭載 LCD 屏的 iPhone XR 在推出之后并未取得預期的成功,鴻海準備的 60 條產線只動用了其中的 45 條,產量低了 20%-25%。這無疑讓 JDI 雪上加霜。
隨著 iPhone 的轉向以及目前全面屏趨勢下不可彎折的 LCD 屏幕無法滿足 COP 封裝技術(主要為了縮小手機「下巴」)的要求,曾經以 JDI 屏幕為賣點的國產廠商也開始紛紛目光轉向 OLED 屏幕。重心仍在 LCD 上的 JDI 可以說是四面楚歌了。
-
JDI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3瀏覽量
277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