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非接觸的AI智能測溫成了最火爆的一類應用,可以支持戴口罩人臉識別,無需近距離接觸,在公共交通樞紐、辦公園區、超市等人流密集場所,大大提升了檢測、通行的效率,甚至可以與大數據平臺對接,實現有效的管控。
3月19日,電子發燒友舉辦了以“口罩人臉識別、智能測溫,AI助力抗疫裝備升級”的在線直播,邀請了百度AI技術生態部高級產品經理吳延宇、OPEN AI LAB(開放智能)產品總經理孫健峰、智慧眼公共安全技術部經理/公共安全產品總監王飛。有9418名業內人士參與了這場活動,活動期間主要就AI人臉識別+測溫方案在疫情防控中的價值、未來的提升空間、發展方向等進行了全面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分享如下:
一、AI人臉識別+測溫方案在疫情防控中的最大價值是什么?
33%的業內人士認為最大價值在于實現了非接觸測溫,降低了交叉感染風險;23%則認為測溫效率高,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21%認為與后臺大數據平臺結合,便于追溯軌跡;13%認為實現了佩戴口罩進行識別測溫,更方便安全;10%認為減少了人工投入。二、現有的人臉識別+測溫方案還需要哪些改進?
針對需要改進的方面,31%認為是人臉識別的精度;25%認為需要降低成本;24%認為測溫精度;11%認為測溫距離;7%認為測溫速度;2%認為接口協議有待進一步豐富。
三、看好哪類人臉識別+測溫方案的應用?
高達74%的人投票給端云一體化設備,另有26%的人看好單機設備。
四、疫情過后是否看好人臉識別+測溫方案長期使用?
81%表示看好人臉識別+測溫方案的常態化應用,認為公共衛生安全需要長期注意;有19%的人表示,這只會是疫情期間的短期產物。
五、人臉識別進一步普及主要面臨哪些挑戰?
36%認為是個人隱私問題,33%表示對數據安全隱患存在擔憂,27%認為技術本身有待繼續提升,4%則對人臉識別使用的必要性存有疑問。
六、后疫情時代,人臉識別+測溫方案能否常態化?
人臉識別+測溫方案究竟只是疫情下的短期產物,還是能夠常態化存在?未來還有哪些潛在機會?三位嘉賓也發表了各自的看法。智慧眼公共安全技術部經理/公共安全產品總監王飛認為這些設備在疫情之前已經在一些場景中常態化了,只不過是不戴口罩而已,比如海關衛檢、邊檢或醫院的一些檢驗。未來,在海關、邊檢、醫院或是某些重大活動的防控中,他認為這些設備一定是常態化的存在。
在這次疫情當中,人臉識別+測溫設備結合大數據實現感染人群的追蹤溯源,進行疫情的趨勢分析或防控方面,已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今年是“新基建”如火如荼的一年,人工智能在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地位,未來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OPEN AI LAB(開放智能)產品總經理孫健峰從“戴口罩會不會常態化”談起,他認為經歷了這次疫情后整個社會戴口罩的現象會更突出,特別是在醫院、工廠、口岸或其他人流高度密集的場景。戴口罩的人臉識別未來可望成為標配功能,只是由用戶來決定是否開啟它。另一方面,疫情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非接觸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產業化速度,未來都會在一些細分場景下成為標配。
百度AI技術生態部高級產品經理吳延宇從兩個角度看待這一問題。首先,即使在常規情況下,測溫設備也是被廣泛應用于醫療、工業、軍事、建筑等行業的,疫情只是將這類設備推到更廣泛的場景中,進入到公眾視野而已。另一方面,這類測溫設備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的環境干擾問題、精度問題,需要輔助一些策略對硬件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成為標準的功能模塊。
他認為從政府公共空間類項目出于戰略物資儲備的角度,這類設備可能會成為常規的采購項。這可能是一個商業機會,也是安防/泛安防領域廠商需要布局的能力儲備。至于普通商業場景下的人臉識別、身份核驗,例如社區門禁、樓宇閘機等,測溫可能不會成為標配,主要是涉及到設備的成本,還有常規情況下業務的必要性。
觀看本場直播精彩回放,請點擊:http://webinar.elecfans.com/504.html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號elecfans999.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7文章
4089瀏覽量
84277 -
紅外測溫
+關注
關注
2文章
220瀏覽量
15334 -
AI2020
+關注
關注
1文章
22瀏覽量
61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基于LockAI視覺識別模塊:C++人臉識別
保存裁剪后的人臉圖像,目錄結構和BaseDataset相同。
6. 總結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成功實現了一個高效的人臉識別系統,包括:
獲取并加載包含
發表于 07-01 12:01
【BPI-CanMV-K230D-Zero開發板體驗】人臉檢測、手勢識別、車牌識別
【BPI-CanMV-K230D-Zero開發板體驗】人臉檢測、手勢識別、車牌識別
本文介紹了香蕉派 CanMV K230D Zero 開發板結合 MIPI 攝像頭實現人臉檢測、
發表于 06-30 20:44
《DNESP32S3使用指南-IDF版_V1.6》第五十九章 人臉識別實驗
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本章,我們使用樂鑫AI庫來實現人臉識別功能。本章分為如下幾個部分:59.1 硬件設計59.2 軟件設計59.3 下載驗證
59.1 硬件設計1.例程功能本章實驗
發表于 03-26 09:40
紅外線測溫儀如何校準
紅外線測溫儀通過檢測物體表面發射的紅外輻射來測量溫度。由于環境因素、設備老化和使用過程中的磨損,測溫儀的準確性可能會受到影響。 校準前的準備工作 了解設備規格 :查閱
紅外線測溫儀測溫原理
在工業生產、科學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溫度測量是一項基本而重要的工作。傳統的接觸式溫度測量方法存在諸多局限性,如測量速度慢、可能損壞被測物體、無法測量運動物體的溫度等。 紅外線測溫儀的工作原理 紅外
紅外線測溫儀使用方法
在工業、醫療、科研等領域,準確測量溫度是至關重要的。紅外線測溫儀因其非接觸、快速、安全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場合。 紅外線測溫儀的工作原理 紅外
3分鐘搞懂紅外測溫儀測溫原理及選型!
紅外測溫儀是一種使用非接觸式方法測量溫度的設備。它們通常用于工業、科研應用中,以測量非常熱的物體的溫度,例如激光焊接、碳化硅長晶、熾熱的鋼、熔融玻璃或熔爐中加熱的物體。紅外測溫儀的工作

基于迅為RK3568/RK3588開發板的AI圖像識別方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54y1A7nf/?spm_id_from=333.999.0.0
迅為RK3568/RK3588開發板AI識別演示方案,包括
發表于 08-28 09:5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