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內溫室大棚中,最常用到的有溫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光照度傳感器、土壤養分傳感器等。在溫室大棚內,通過二氧化碳傳感器采集二氧化碳濃度,經過控制系統及時補充和排出二氧化碳,使農作物達到最適宜的濃度值。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農業種植正在變得輕松化。以往的農業種植跑田間地頭是家常便飯,如今,借助手機、電腦便能輕松完成農業灌溉、施肥。
在江蘇一間溫室大棚里,種植戶小楊正在手機上查看自家大棚里蔬菜的長勢情況。在這個溫室大棚里,小楊安裝了溫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土壤水份傳感器,采集大棚的環境條件。將采集到的數據對比農作物適宜條件,然后就可以通過控制系統來調節了。除手動操作外,小楊還可以設置到參數,等室內溫度過高的時候,卷簾就可以自動打開進行降溫。
新興農業技術的發展,使農人們逐漸擺脫依靠大自然,受制約于大自然的影響。目前,在國內溫室大棚中,最常用到的有溫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光照度傳感器、土壤養分傳感器等。
二氧化碳是農作物生產的必要條件,合理的二氧化碳濃度,有利于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在溫室大棚內,通過二氧化碳傳感器采集二氧化碳濃度,經過控制系統及時補充和排出二氧化碳,使農作物達到最適宜的濃度值。
溫度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植物的呼吸、蒸騰等生理作用。據了解,一般植物在0到35攝氏度的溫度范圍內,隨溫度上升,生長加速,隨溫度降低生長減緩。傳統的農作物生產完全依靠太陽光,受天氣影響大。
在如今的溫室大棚里,不少種植戶采用光照度傳感器來檢測和控制光照強度。通過植物補光燈來補充人工光源,使所有農作物可以得到適宜光照。
另外,為做好農作物長勢監測,國內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還研發出果實膨大傳感器、作物莖稈微變化傳感器、葉片溫度傳感器等,讓農作物種植變得更精準、更高效。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1文章
52208瀏覽量
761916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22文章
45681瀏覽量
385571 -
溫室大棚
+關注
關注
0文章
89瀏覽量
134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四參數懸浮球傳感器,讓溫室大棚管理更 “智慧”
聊聊溫室大棚中的常見傳感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