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關村在線)
海量物聯網設備即將上線,隨之而來的是其聯接問題。WiFi?LTE專網?5G?這些都需要單獨建設基站和配套聯接,推高了建設成本。電力線載波技術(PLC-IoT)可以讓電線傳輸網絡數據,有電就有網,拯救物聯網聯接,如果使用這種技術產品理論上可村村通。
萬物互聯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潮,小到鑰匙、手表,大到汽車、摩天樓現在都要安裝各種感應裝置。再通過網絡和后端聯接,讓生活或者行業更加的智慧。
物聯網不僅要有物,也要有網。尤其是近年來,物聯網的爆發,讓聯接方式五花八門。什么紅外、WiFi、藍牙、ZigBee、VB-IoT、LoRa、LTE等等,讓市場陷入混戰態勢。而且不同廠商之間的設備,不同類型的設備,都不能用一張網。導致要想讓物聯網實現,用戶需要建好幾張網,投入成本大大提高。
說到有電就有網這個技術,其實20年多年前北電曾經有過類似的技術,但是隨著北電公司的消失,這個技術也就不了了之,為了解決物聯網的建設和管理難題,PLC-IoT(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正應需而出。顧名思義,它可以通過電力線傳輸網絡信號,設備通電即可有網絡連接,距離可以傳輸數公里,用戶無需再額外建網。
PLC-IoT支持IPv6協議,不同類型的末端設備可以共享PLC網絡。得益于IPv6協議,PLC-IoT技術可通過TCP/UDP協議承載豐富的物聯網協議。其實,這種技術在家庭中我們也可以見到。華為路由Q2 Pro就采用了PLC技術,將家中的電線變成網線,方便家庭用戶擴展自己家中的WiFi網絡。
現在PLC-IoT面向物聯網正處于初級階段,它工作頻段范圍在0.7-12MHz,噪聲低且相對穩定,信道質量好;采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頻帶利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通信速率在100Kbps到2Mbps,完全能夠滿足大多數終端的智能聯接需求。
物聯網物聯網,物和網不能分離。目前,PLC-IoT技術已經在電力、交通、金融、消防等行業落地。比如在智慧交通行業,需要采集各個路口的信號燈、交通流量、視頻探頭、倒計時牌等多種數據。以前想要做到這些需要將路刨開,重新拉網絡線路,再建設新的道桿,建設周期長,投資大。
使用PLC-IoT技術,只要設備是通電的,就能解決網絡信號傳輸的問題,無需在破土挖路,只需在邊緣植入PLC模塊和PLC核心板,即可完成前端設備的互聯互通。再比如我們家家都有的電表、水表、燃氣表等,原來都需要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手工抄表,不僅人力資源耗費巨大,還容易產生計費錯誤。支持PLC-IoT技術后,工作人員不用進門,即可遠程抄表計費,非常方便。
根據相關技術統計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的物聯網市場將超1.7萬億美元,人民幣超10萬億,相關連接數將達到208億個。PLC-IoT技術完全可以和現在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讓智慧城市中的各個傳感器,采用PLC-IoT技術組網。目前已經有30萬臺終端采用了PLC-IoT技術,其生態系統和產業實踐正在快速發展。
PLC-IoT實現了有電就有網的場景,讓大多數物聯網設備無需再單獨建網組網。如果要想大規模推廣,還需建立產業聯盟,將標準進行統一。不然在各地建設的過程中,又會出現互不支持,數據孤島等問題。
(責任編輯:fqj)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8瀏覽量
377070 -
電力線載波
+關注
關注
0文章
56瀏覽量
114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