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消息,德國電氣自動化公司Festo利用仿生學習網絡開發了BionicSwifts,一共五只仿生機器鳥,每只翼展為68厘米,體長44.5厘米,體重為42克。在機身內部,Festo塞進了撲翼機構和控制部件、無線電和定位技術、一個無刷電機、兩個伺服裝置、一個電池和變速箱。該機器鳥可以利用人工羽毛飛行。研究人員利用基于無線電的室內GPS與超寬帶技術,以真實鳥類的羽毛為模型,讓機械鳥在規定的空域內以協調的模式安全飛行。
單個薄片(即羽毛)是由超輕,柔軟但非常結實的泡沫制成的,像帶狀皰疹一樣相互疊放。與碳纖維套筒相連,它們像自然模型一樣被固定在實際的手和手臂上。” Festo在對機器人的描述中寫道。
鉸接的葉片使機翼像鳥一樣工作,在向下沖程形成強大的鏟子以推向空中,但在向上沖程分離從而產生較小的阻力。一切都在飛機上進行控制,包括表面上看似鳥兒展示的定位系統。一群BionicSwifts可以近距離飛行,并且使用超寬帶設置可以相互避開。
Festo的BionicMobileAssistant似乎更實用,并且從某種程度上講確實可行,但幅度不大。機器人基本上是從輪式基座伸出的手臂,或者說是球形的。球形底部由三個“萬向輪”驅動,使其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輕松移動,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占地面積。
這只手是現代機器人抓爪設計的展示,其中裝有各種最先進的技術-但結果少于其各個部分的總和。如今,使機械手變得更好的原因不在于手掌和手指上有一百個傳感器,其拇指具有巨大的運動能力,而在于其抓握力的智能。一個簡單的鉗子可能比看起來像真實的東西更好,因為有支持它的軟件。
更不用說球形運動策略造成了不穩定的基礎。這說明機器人正在運送圍巾,而不是運送食物或零件的盤子。
當然,批評這種機器是愚蠢的,而不是實用的,這是愚蠢的。但重要的是要理解,費斯托這些引人入勝的創作對未來的潛在暗示比什么都重要。
據Festo方面表示,Festo仿生學習網絡從自然飛行模式中汲取靈感的傳統由來已久。此前的仿生狐蝠,仿生鴿子都是代表作,但是之所以說仿生飛燕是翻開了新的篇章,因為輕量化結構的使用是機器鳥的核心。在工程領域以及自然界,移動的重量越少,所需材料就越少,耗能也就越低。通過符合空氣動力學的羽毛設計和在緊湊的空間內實現功能集成,最終仿生飛鳥的重量只有42 克。輕盈的身姿讓機器鳥的飛行非常靈活、靈巧,能繞圈飛行和急轉彎。通過與室內無線導航系統的交互,機器鳥能在定義的空域內以協調的方式自主控制飛行。
責任編輯:gt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704瀏覽量
208685 -
gps
+關注
關注
22文章
2903瀏覽量
166838 -
無線電
+關注
關注
60文章
2150瀏覽量
1168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Pamcrash在飛機鳥撞分析中的應用
![Pamcrash在飛機<b class='flag-5'>鳥</b>撞分析中的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75/wKgZO2d_lZmAb_J4AACQ4vF0bzM483.png)
如何選擇云原生機器學習平臺
是否可以利用偽差分的方式通過ADS1256進行采集?
智能驅鳥新紀元:變電站電力智能激光驅鳥器守護電網每一刻
![智能驅<b class='flag-5'>鳥</b>新紀元:變電站電力智能激光驅<b class='flag-5'>鳥</b>器守護電網每一刻](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6/2C/wKgZombimq2AS8ddAAO5ce9ZGTU735.png)
電網桿塔驅鳥 變電站驅鳥 AI智能激光語音驅鳥器
![電網桿塔驅<b class='flag-5'>鳥</b> 變電站驅<b class='flag-5'>鳥</b> AI智能激光語音驅<b class='flag-5'>鳥</b>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88/wKgZombP1lGANpdnAALwJs240nM510.png)
報名開啟!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將啟幕,國內外大咖齊聚話AI
利用人工智能改變 PCB 設計
![<b class='flag-5'>利用人工</b>智能改變 PCB 設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3/4A/wKgaomT4StyAQ7UEAAAMrhv65Kk076.png)
英偉達利用人工智能和Omniverse加速人形機器人開發
電子式驅鳥裝置,輸電線路激光驅鳥器
![電子式驅<b class='flag-5'>鳥</b>裝置,輸電線路激光驅<b class='flag-5'>鳥</b>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B/41/wKgZomYfmNyAYMm5AADLWYrRwj8556.png)
小米機器人公司獲亦莊國投增資,專注仿生機器人技術創新
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超透鏡相機的圖像質量
![研究人員<b class='flag-5'>利用人工</b>智能提升超透鏡相機的圖像質量](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C/96/wKgZomZnf4WANY8LAAOx39ohSPY736.jpg)
評論